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65|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梧散记 [M36]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 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东正街的田螺、豆卜和酸笋


下午才到家,打扫完就拉着儿子往外走,走到东正街的拐角,我走不动了:四口大锅在火上炖着,一口田螺,一口石螺,一口豆卜,一口酸笋,热腾腾的水汽招摇地看着我。为走路方便,只要了豆卜和酸笋,加田螺汁。挑起一个豆卜,急切地放进口里……

唔~~~

一口久违的,香极了的田螺汁充盈了口腔,在齿间旋转流淌,安抚我的味蕾后再顺喉而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4-9-2 18:27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口水哗啦啦。。。。。东正街在哪? [M22] [M29]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8:33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记忆中最早的田螺档是在街口的一个老太太的田螺档,一口炒锅炖在小煤炉上,满满的一锅石螺。那时多是石螺,田螺比较贵,只占了锅边一角,螺上是大片的紫苏叶,几个大红干辣椒,再一条宽宽的肥肉盖在锅边的螺上,把螺们浸得油亮油亮的,十分诱人,一分两分一碗,可小小年纪的我身无分文,常常是在锅边踯躅,只为闻一下那个香味,终于能吃到一碗时,定把螺壳舔得干干净净。

老太太就这样常年地守着一口田螺锅,守在我上学必经的街口,直到不知道的某一天,突然地消失了,永久地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8:35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QUOTE Create By 真逗 At 2004-9-2
口水哗啦啦。。。。。东正街在哪? [M22] [M29] [M36]

从人民医院往大钟楼的方向,十一中后门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9-2 18:44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2、冰泉豆浆


第二天一大早,把儿子叫醒,乘着山风,带儿子向冰泉摇晃过去,走过家背后的小路,两边的老房子间插着新房子,护着小路弯曲而上。老房子自我小时候起就一直这样嘟囔着几十年不曾改变的话语,且还要继续嘟囔下去。

山洞,在大山中横掏的一个洞,将山两边的距离猛地拉近了,几分钟的清凉阴暗之路把我们送到了另一座山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9-2 18:46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有空吃完晚饭去散步去啦 [M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9-3 11:34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走进豆浆馆,第一时间就是叫上一大壶正正宗宗的冰泉滴珠豆浆,酽酽的厚厚的一大杯下去,意尤未尽,再倒满……

豆浆馆的点心很多,甜咸都有,小时候最爱甜,常挑萨其马、蛋散、松糕、马蹄糕吃。大了,知道咸的也有好吃的,钟爱咸水角、芋角,当然少不了肠粉。

梧州的肠粉不知是不是水质的原因,都特别的晶莹,又薄又韧,一点不比广州用白云山泉水做的沙河粉差,不论做河粉,做肠粉,口感都特别好,泡在汤中也不容易烂。读大学时,每次经过广州都要先吃一碗河粉解馋,可总是吃不痛快,非等到梧州后吃河粉,才能尽兴,想来就是在粉质上。冰泉豆浆馆的肠粉因是用冰泉水做的,更是该馆的一大招牌。

豆浆要是冰着喝更好喝,此时的豆浆似乎因为冷而浓缩,厚厚地,滑滑地,有凝脂的口感,却又是流体的质地,很有质感地滑过舌尖,滑过口腔,滑过喉头,再很有分量地落入胃里,"一身都舒服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9-3 11:46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口水ING [M25]

楼主继续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9-3 11:51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3、青山 轻风 清凉


梧州是水城,是山城,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山。

夏日下的梧州很热很热,太阳似乎倾注了所有的热情,走在烈日下,一会儿就会受不了,就想往荫处钻,所以,梧州没有树的地方就是骑楼,不管烈日下有多热,到了荫处,立时就有轻风,轻轻悄悄地抚过你的头,你的脸,你的身,把烈日的暑气拂去。

山中更不用说了,长长的山道多年依旧,山道边的草木也是经年如故,将山密密实实的包住,包住一山的青翠,一山的轻风,一山的清凉,最爱这山道的漫步,悠然忘尘。

清晨的梧州清凉地安静着,太阳似乎也很珍惜这一刻,总是姗姗来迟,常要到九、十点钟之后才尽展他的炎热,而之前的梧州,风轻云淡,尽情地享受这一段的舒适。家在老城区的一角,车少,人少,尤其是清晨,走在老街上,我就成了整个世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4-9-4 00:52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期待啊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5:12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4、黄水 绿水 江水


说起梧州,对这个有两条江水经过汇合的地方,不能不想到她的水,最著名的当属鸳鸯江,干流是西江,上接红水河,下连珠江,长途的跋涉,让西江宽阔浑黄,而承接漓江衣钵的桂江,也带着漓江水清绿温柔的个性。在鸳鸯江口,两江水自然融合又青黄分明,像一对相亲相爱又各自独立的爱人。

桂江上有一个江中泳场,是少时唯一的泳场,全木结构,浮在江边,分浅、中、深三种池,浅水池和中水池都有木板条做的池底,深水池却只有网做的底,在我所到过的地方中,只有在梧州才见过这样的游泳池。以前认为简陋,羡慕其他城市的陆地泳池,现在才知道,活水比死水可是好多了,不用天天换水,却天天用新水。其实,江边更是人们爱去的,不花一分钱,又能游得痛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5:13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记忆中是夕阳西下时,太阳的余威尤在,父亲就带着三个孩子,走过长长的坡路再拾级而下,长长的影子拖在身后,一大三小。投入水中的一刻是最痛快的,所有的燠热都随水而逝。父亲是水中的好手,打过水球,当父亲从水中钻出,高高地将蓝球抛出时,高举的右手,挂着水珠的古铜色皮肤,鼓着肌肉,在夕阳下闪烁……这一刻永远地刻在了我年幼的心里。

(写到这里,泪如雨下,以往常不敢想起父亲,就是怕这一刻,只要一想起父亲的一切,泪水总止不住……)

顺着同一条路,我带着儿子来到江边,堤岸边为防洪已竖起了高高的防洪堤,只是在堤脚有一个个的门洞通向江水,钻过门洞,一整条碧水横在了眼前,夕阳下的水面上,是点点的人头和条条的小船,许多人是租条小船划到江中再下水畅游,更多的人则是在岸边戏水。看着青绿的江水,凉意在烈日下拼命地招手,儿子都忍不住要下水了,由于没带泳衣,只好遗憾地将儿子拉回,就让眼睛在水里游个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9-7 15:28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后山的庙香火仍盛否?
山洞中的靶场仍有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5:34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5、老外公 老房子


拖着行李,牵着儿子,才踏进院子,远远就看见外公站在我家的楼下,想来已到了好一阵了,近两年不见,外公依然是瘦瘦地,平和地笑着,头发还是那样稀稀地白着,似乎是又少了点,人又清瘦些了。外公的人中很长,耳朵和耳珠也大,小时候的妹妹--外公最喜欢的外孙女,就喜欢爬上外公的肩膀,把外公的耳朵上下一捏,曰'包饺子',外公就乐呵呵任由爱孙在他头上折腾。

不知老老人和小小孩是否天生就有亲近的感觉,三岁的儿子见到八十三岁的太外公,一点怯意都没有。当我告诉他叫老爹爹时,儿子很自然地笑着叫着"老爹爹",牵上了太外公的手;当我要打扫房间,让外公带着儿子上他家玩时,儿子也马上跟着太外公出去了。这很是让我吃了一惊,儿子也就是在半岁和一岁八个月时见过太外公,现在三岁四个月了,难道还记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9-7 16:00 | 只看该作者

Re: 回梧散记 [M36]

外公住的房子是六十年代建的,至今也四十年了,这房子是单位宿舍,一梯N户,四十年岁月的打磨,楼梯破损得很,原本很亮堂的凹字形天井,由于一幢新楼建起,变得阴暗,越发显出老楼的衰老。一幢五层的楼房,我就住过三层。由三四岁住到初中毕业,住过外公的二楼房子,住过四楼的单间,住过三楼的一室套间,再住过四楼的大一室套间。我想那个年代,我们的父辈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吧?

这种楼没什么活动场地,天井和楼道不是鸡窝就是花盆,要玩得上五楼天棚,更多的是到一楼马路边玩,那时没什么汽车,最多是几辆自行车,两车道的马路上也就是孩子们的天堂,打球,跳皮筋,学自行车,到吵架打架,都在这条马路上进行,儿时很多事都模糊了,却还记得对面院子里那棵高过五层楼的柏树和一棵常常把黄白色的花落在墙外让孩子们捡着玩的鸡蛋花树,那花是我觉得自己见过的最好看的花,由洁白渐到淡黄的花瓣,一股淡淡的香,儿时快乐都盛在了这一托小花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5 00:40 , Processed in 0.0687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