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6 13: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自鱼翅泡饭配方师的文章:

巧用甘油


总所周知的保湿剂,因为其价廉物美而广受好评。虽然其吸水性,长效保湿能力都只算一般,但是因为价格低,使用方便,安全性好,所以无论是低档还是高档产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但是针对保湿在这里有几点要说明:


1. 动态保湿:甘油在吸收后,并不会再把水分释放。而动态保湿是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来调节水分,既如果皮肤中的水分较少,那么保湿剂会将所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而如果皮肤中已有较多水分,那么保湿剂不再继续吸收水分。象透明质酸,甜菜碱类保湿剂都可以根据皮肤中水分情况来调节,释放水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湿,而且肤感适中。



2. 补水:很多mm都说补水。事实上水分并不能为皮肤所吸收,水分在皮肤表面只会蒸发掉,所以补水这一说法并不正确。


下面我们言规正传来说说甘油的使用注意点。


1. 如上所说,甘油不具备动态保湿能力,所以一般在气候非常干燥的地方我并不建议使用甘油。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甘油很可能会从皮肤中吸水来达到其平衡。


2. 如果只使用甘油而不用润肤露,那么也是不能起到真正的保湿作用。润肤露中的油份可以在皮肤表层成膜而避免水分蒸发。


3. 平常我们买到的甘油并不是100%,而是用水稀释后的甘油水溶液。因为100%的甘油肤感太粘滞。


正确使用甘油可以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


1. 润肤水:甘油水溶液可以作为润肤水,而且因为甘油安全性好,很多敏感性皮肤的mm都可以放心使用。不过因为前面所说原因,单用甘油并不能完全锁住水分,所以涂完甘油后还要再涂一层润肤露。



2. 手脚防裂:在秋冬时节,很多mm手脚都需要防裂,除了用护手霜外,还可以使用甘油。如果甘油中能添加尿囊素,那么防裂效果就更佳了。一般我会在办公室配一瓶甘油,随时擦擦手,而早晚再涂护手霜。这样一个冬天下来手还是很滋润。


3. 唇部防裂:很多mm都会买润唇膏,其实甘油也可以在唇部使用,而且非常有效果哦。不过要小心,最好别吃进嘴里。


有关甘油的误区:



1. 使脸部变黄:甘油是淡黄色液体,但是并不会使皮肤变黄。


2. 使色素沉着: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关甘油会使色素沉着的报告。


3. 自制甘油:有些mm说要自制甘油,虽然甘油水溶液很容易配,但是由于其水溶液容易张细菌,所以需要添加防腐剂。防腐剂对一般mm来说是很难弄到。所以如果自己配那么可以以30%甘油的比例,但是最好量少,并放于冰箱中,尽快使用以保证安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3:15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护肤品ph对皮肤的影响



我们常说的皮肤的酸碱度,其实指的就是皮肤表面皮脂膜的PH酸碱值。


由于皮脂中含有脂肪酸、汗水中含有乳酸的原因,皮肤表面的脂肪膜多数呈弱酸性,健康的东方人皮肤的PH值应该在4.5至6.5之间;越是油性的肌肤,PH值越低;相瓜的,肤质越干燥,PH值就越高,越偏向碱性。


很多人脸部的PH值并不均衡,有的地方PH值较高,有些地方偏低,这类肤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合性肌肤。脸部肌肤因部位不同而有不一样的PH值,是常有的现象,只要PH值在正常范围内,都算健康的肌肤。


碱中和能力是肌肤健康的关键:


PH值呈弱酸性,可以阻挠细菌滋生而具有保护能力。另外,当肌肤表面接受到碱性物质的刺激而改变PH值时,酸性的脂肪膜也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将肌肤表面的酸碱度调整回原来的指数,这种能力称为肌肤的"碱中和能力"。


而不论肌肤表面酸碱值是多少,只要其"碱中和能力"强盛,就能抵抗容易造成过敏的过敏源,使肌肤保持健康。而皮肤对酸性产品的调节能力与碱中和能力相比要差很多。所以皮肤对酸碱性的调节能力主要几种在碱性上。


现在很多mm都知道了产品ph对皮肤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如上所说皮肤通常为弱酸性,所以目前很多护肤品的ph都在弱酸性范围内。但是有些产品由于其剂型的限制,其最终ph很可能在碱性或者酸性下。

1. 碱性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是一些皂剂型产品,有洗面奶,沐浴露等,还有就是我们以前常用的雪花膏。由于皮肤对碱性的调节能力比较强,而且一般的清洁产品在皮肤上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这些产品对皮肤本身ph平衡并没有很大的影响。而皂剂型或者说碱性比较强的清洁产品主要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脱脂力比较强,引起皮肤干燥,所以才会有刺激性。而雪花膏虽然是碱性且在皮肤上停留时间比较长,但是健康的皮肤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自动恢复皮肤的弱酸性。



2. 酸性产品:通常的弱酸性产品由于和皮肤ph范围比较接近,自然不会对皮肤ph平衡产生影响。我这里想说的是酸性比较强,大概ph在3左右的护肤品。这类产品主要以化学美白产品,果酸类产品为主。很多化学美白剂因为要在ph3-4左右才可以溶解,而且在这个ph下,可以使一些皮肤角质剥落,这样美白剂就比较容易渗入皮肤中。


AHA(水果酸)最原始用途是用于调整护肤品中的酸碱值(PH值)与皮肤相近。在护肤品领域中含有一种或两三种水果酸成分都被称为果酸产品。

通常
纯的果酸酸性极强,而PH值极低的强酸均属水溶性。越低的PH值,其过敏率就越高;如果PH值高,其过敏率反而减少。果酸引起过敏的主要因素不是果酸浓度含量多少,PH值才是导致过敏的真正主角。

通常我们都会说碱性产品对皮肤影响大,事实上由于酸性较强的产品都是一些护肤品,而这类产品在脸上停留的时间比碱性的清洁类产品要长的多;另外皮肤本身对碱性的调节能力比酸性强,所以我们要更关注酸性较强的护肤品对皮肤的影响。从很多消费者反馈来说,由于使用果酸或者ph较低的美白产品引起的过敏要远远多于皂剂型洗面奶。

很多消费者会用ph试纸来测试,但是由于试纸本身有一定误差,所以准确性并不好。尤其对于皂剂型产品如果用水稀释后,ph一般都会在10以上。不过这个并不说明产品不合格,这是因为皂剂有水解反应,水解后ph会明显上升。而一般未水解的皂剂产品ph在8-10之间。

护肤品ph对皮肤确实有比较大影响,特别是过敏型皮肤的面膜,如果在使用某些产品后过敏,那么就要看看是不是因为产品ph碱性或者酸性太强引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3:15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面膜基本类型介绍(一)




面膜通常用来进行皮肤清洁,护理及面部按摩处理。按照常用机型来说可以分为土基面膜,水溶性聚合物面膜和无纺布面膜。本文主要从面膜作用原理,功效,不同类型面膜特定,使用方法等方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作用原理及功效:


保湿:面膜通过其载体(土基粉末,成膜剂,无纺布)来保持水分。当我们使用面膜时,由于来自面膜的水分与被覆盖层皮肤的水分而使得皮肤角质层保持柔软。



收敛:在粉剂,成膜剂的干燥过程中,面膜会逐渐收敛,对皮肤产生暂时绷紧作用,并使覆盖部位的皮肤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




清洁:面膜还具有吸附作用,在 剥去面膜的同时,可以去除皮肤上的污垢,油脂和粉刺,可以起到很好的洁肤作用。并且对去除老化的角质层也有很强的作用。



清凉:一些面膜中会添加醇类,在醇类挥发时可以产生凉快感。



使用次数:以每周1-2次为宜。


二. 类型介绍:



1. 水溶性聚合物面膜:
它是高粘度凝胶状的体系,可以是透明,或者乳状粘液,有可剥离型和洗去型两种。这类面膜涂在脸上.


剥离型面膜:可成为撕拉型面膜,由于在剥离过程中,难免会对皮肤有影响,造成毛孔粗大,所以现在市场已不多见。推荐采用水洗的方式,尽量避免直接剥离面膜。



洗去型面膜:这类面膜一般以保湿,滋润为特点。



发热面膜:也是洗去型面膜的一种,这种面膜使用时脸部会明显感觉到发热。这类产品是无水配方,含有大量的醇类,所以肤感清爽,滋润。非常适合油性或者混合型皮肤在秋冬季节使用。


作用原理:面膜中添加了一些无机物,它们在与水结合,发生水合作用,这种水合作用是发热型。


使用注意点:使用前需要弄湿脸,不过也不要太湿,稍微有点水在脸上就可以了。

适合皮肤:由于这类产品清洁能力一般,主要以保湿为主,所以推荐中性,干性皮肤mm使用。油性皮肤,混合型皮肤在秋冬季节也可以考虑选用。


2. 土基面膜:


土基面膜包括粘土面膜和泥面膜,含有大量的固体,市售通常以浆状为主。如是粉状制品,则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添加各种液体如水,牛奶等等就可以了。

土基面膜干后会收缩,产生机械收敛作用,同时一些吸收剂如高岭土,膨润土可起到有效的清洁作用,对油性皮肤最为合适。同时,也可以添加一些润肤,保湿成分如甘油,油脂,淀粉等等在清洁同时做到保湿。

使用注意点:具有深层清洁功效,所以推荐油性,混合型皮肤使用,一周1-2次,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调节。在秋冬季节适量减少使用次数,避免皮肤过于干燥。

适合皮肤:油性,混合型。

下次讲介绍无纺布面膜,希望jdm耐心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3:15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面膜基本类型介绍之二



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护肤品上也有很大进步,其中无纺布型面膜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无纺布面膜(即常言的纸膜型面膜)是以无纺布或无尘纸为载体的新型产品,它最大的特点是可集护肤、保湿,美白等功效于一体,一次完成各种功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且新型无纺布基材蓬松,柔软,具有棉制品的感觉,保水性好。


(一)基材(无纺布):



与传统的面膜相比,在所浸液体中添加各种活性添加剂,保湿剂,油脂上并没有很大区别,它最大进步在于基材即无纺布的更新。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



它的特点是不产生纤维屑, 强韧,耐用, 丝般柔软 ,有棉质的感觉。

无纺布使用时感觉柔软,而且具有非常好的保湿性能,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面膜不会因为变干而使皮肤紧绷。无纺布良好的保湿性可使皮肤在整个使用阶段都处于一种滋润,柔软,放松的状态。

(二)浸渍液:


此类面膜的浸渍液实质是微乳液,成分通常为保湿剂,油脂,水,增溶剂,活性剂。活性剂根据不同功效而选择,可具有美白,去皱,保湿等各种功效。


常用保湿剂有甘油,透明质酸,1,3-丁二醇等等,而油脂以轻质植物油为主。

(三)特点:


如果单独使用这些浸渍液一样可以护肤,而无纺布的使用则赋予面膜更多优势。

首先就是使用方便,这类面膜可随时随地使用,用后无需洗脸,只需慢慢按摩脸部使营养成分被完全吸收即可。



对于一些需要即时改善皮肤状态,或者处于旅行中的mm特别合适。

其次就是卫生安全。一次性使用方式,减少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因为面膜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所以防腐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适合肌肤类型:

由于无纺布面膜并没有很好的清洁能力,其功效通常是滋润,保湿,那么就比较适合中性,干性皮肤使用。

总论:无纺布面膜可以起到保湿,滋润,提供营养等作用。因为皮肤的角质层作为皮肤最外层,负责平衡皮肤水分,同时作为屏障,保护皮肤不受到外界伤害,而柔软的无纺布对面部皮肤没有伤害,再加上方便使用,卫生的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总体来说,无论何种面膜都是对日常护肤的提高,不可以用面膜来取代日常膏霜或乳液的使用。一般面膜以一周使用1-2次为宜。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皮肤需要来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千万不要跟随潮流盲目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配方师眼中的植物提取物




一. 历史渊源:
远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发现了许多能治病的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其中植物类占大多数,历史上有中国的本草纲目,印度的寿命吠陀经,古埃及的草药,美洲印第安人的草药和欧洲民间流动的医药,以及民间的芳香疗法。
我国医药古籍《千金要方》辟有"面药"专章,《本草纲目》也收集历代美容药方,如面脂,手膏,口脂等。

二.按功能分:
美白功能
抗皱功能
保湿功能
防晒功能
紧肤,收敛功能
油脂分泌调节功能
抗过敏和刺激功能等
由于植物提取物往往含有两种以上有效成分,并具有多种功能,所以这样分类具有一些交叉性。

三. 常用的植物提取物简介:


1.美白功效:
柠檬提取液:富含Vc,Vb,天然果酸等,有收敛,抗菌, 美白,清爽等功效。


牛奶提取物:含天然牛奶护肤精华,有润肤,嫩白肌肤,养颜美容的功效。
甘草提取物:具有抗炎,舒缓,抑菌,促进免疫,美白, 抗粉刺,抗衰老等功效。



熊果叶提取物:含熊果苷,具有美白肌肤的功效



2.抗皱功效:


绿茶提取液: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和修复DNA,延缓皮肤衰老。



燕麦葡聚糖:促进合成胶原蛋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减少皮肤皱纹,抵抗配方老化。


葡萄籽提取物:富含生物黄酮与多酚类物质,帮助吸收Vc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



3.保湿功效:



乳糖及乳清蛋白:含皮肤必须的氨基酸,在皮肤表皮外层形成水合膜,具有保湿和滋养作用。


芦荟提取液:含有芦荟总甙,补充肌肤水份强化细胞保水力,具有消炎,保湿作用

四.功效及作用的保证:



1. 提炼方法:
植物中含有大量丰富的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他有效成分,要将这些有效成分在护肤品中应用必须经过一定的提炼。事实上这些有效成分不仅在植物中含量有高有底,而且也非常容易失去活性,因此提炼方法非常重要。常用的提炼法有蒸汽煮,溶剂分离,还有超临界提炼等等。


不同的提炼法对最终提取物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如高温可能会破坏某些有效成分,有些有机物会在高温时分解。而溶剂法很可能在最终产品中残留一些溶剂,从而引起皮肤过敏,产品不稳定等等的问题。

2.有效含量:


植物中成分复杂,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对皮肤有效,其中有些可能还对皮肤有副作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植物中可能含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成分,其中真正有效的可能只有一,两种,而这些成分的含量也许是微乎其微。

3.透皮吸收


即使保证能够将那些微量的有效成分提取,并不破坏其结构,在产品中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植物提取物在护肤品中应用首先要确保产品稳定性不被破坏,另外必须保证有效成分能够被皮肤吸收,能够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五.安全性:


通常消费者都认为天然的成分最安全,不会对皮肤有伤害,其实这个是很大的误区。诚如我前面所说,由于植物成分复杂,要完全做到只提取有效成分而不带入杂质目前还很难。而某些杂质正是皮肤过敏源,所以天然的未必就安全。

六.diy:


很多mm喜欢自己diy,比如自己种的芦荟,然后挤出芦荟汁护肤。自己diy缺点在于很难保证有效成分能够被皮肤吸收,而且由于无法去除杂质,所以过敏可能性相对大一些。



目前在市场上对植物型天然成分有点盲目跟风,很多人以为植物的就是安全,肯定比化学合成的好。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片面地说好处是不够客观。希望通过此文能使大家都一个比较客观,正确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化妆水基础知识介绍


化妆水由于具有保湿,滋润,柔软,清洁等多种作用而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和关注。



它一般在清洁产品后,护肤产品前使用,可以作为这两者的一种补偿,但由于收到其机型要求的一些限制,并不能完全替代清洁,护肤产品。目前由于一些广告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使一些消费者对化妆水的认识产品一定偏差。


本文将对此类产品的基本知识做一些介绍:


一. 基本类型:


1. 透明型:这种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化妆水。此类产品由于其透明外观的限制,在可选用的原料,制备工艺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很多原料由于无法得到透明外观而被弃用。化妆水中一般90%以上含量都是去离子水,为了帮助溶解一些油溶性成分比如香精,油脂,油溶性维生素等等,必须添加一定量的增溶剂,或者酒精等原料,以确保透明外观。即便如此,其中可添加的油溶性成分含量仍然非常有限, 所以其滋润,保湿等功效主要都来自水溶性成分,这一定程度上也局限了它的最终效果。



2. 乳液型:此类化妆水介于透明化妆水和乳液之间,外观为乳白色,也有一些外观为半透明状。配方中较之透明化妆水,其中油份的含量偏高,因此滋润效果明显提高。

二. 不同作用:



1. 收敛水:又成为收缩水,紧肤水,爽肤水。一般为弱酸,以透明外观为主。


作用机理:


化学角度:收敛作用是由于酸及具有蛋白质作用的物质表现出来的特点。


物理角度:酒精,薄荷醇所带来的清凉感,水分,酒精蒸发导致皮肤暂时性温度降低,使毛孔收缩。


医学角度:帮助受伤皮肤愈合,加快组织生长。


常用原料:酒精,薄荷醇,柠檬酸,金缕梅提取液,尿囊素等等。




2. 柔肤水:以软化角质,是皮肤柔软,嫩滑为特点,一般ph为若碱性。


作用机理:通过添加微量有机碱或者无机碱来软化角质层。


常用原料:KOH, NaOH.



3. 平衡水:调节皮肤酸碱性及水分。但实际上我以前也在皮肤ph的专篇中说明过,皮肤本身就具有调节ph的能力,而且现在洁面产品通常都是弱酸性,所以没有必要再靠化妆水来调节皮肤的ph。


作用机理:添加具有调节作用的ph缓冲剂


常用原料:乳酸盐。



4. 清洁水:主要用于淡妆卸装和清洁皮肤,但清洁,卸装能力都不强,只能作为专业卸装油,洗面奶的补充,不能替代他们。


作用机理:与洗面奶相同,以表面活性剂的清洁能力为主。所以并没有特别之处。


常用原料:温和性非离子型或两性表面活性剂。



5. 其它: 比如营养水,美白水等等。这些都是在以上的基本类型上,再适当添加相应的功能型成分。



三. 误区:
1. 过分夸大化妆水功效: 实际上化妆水的功效完全可以通过洗面奶,膏霜来达到,并不是缺它不可。化妆水中常用的原料在洗面奶,膏霜中也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一些成套产品中,那些功效成分可能在不同产品中都有添加。
2. 化妆水能补水:一说道保湿,大家都会想到补水。但由于水的分子量较大,基本很难被皮肤吸收,所以补水的说法根本就是错误。水分在脸上很快就会被蒸发,靠水分只能带来短时间的滋润感。
3. 酒精:很多消费者对酒精反感,不可否认很多人会对酒精过敏。在化妆品所用的酒精是改性酒精,不仅气味更小,刺激也较寻常酒精有所降低。应该说它对于健康的肌肤是无害的,像收敛水中含有适量的酒精具有消炎、杀菌、清凉,收敛毛孔等作用,对油性肌肤和易长青春痘的肤质尤其适用。
4. 过敏: 其实化妆水中潜在的过敏源很多,比如增溶剂,香精,防腐剂,植物提取物。尤其是植物提取物,在普通人心目中由于其源自天然,而给人无伤害的印象。那绝对是错误!!!(关于这方面我有专文介绍,有意者可从我个人文集中查找)
5.土法检测:有人说通过摇化妆水,看它泡沫多少来判断其好坏,这个方法不正确。化妆水应该是以无泡为好,因为其配方中有发泡力的就是增溶剂,而泡沫越多则说明增溶剂多,或者就是油性成分少。增溶剂越多,则肤感越粘滞,过敏可能性越大。

四. 如何选择:
选择化妆水之前,一定先要确定自己的肤质,然后选择合适的化妆水。
1. 干性、中性肤质:
宜选用含有保湿成分的化妆水,最常见的保湿成分有甘油、山梨醣醇、天然保湿因子、粘多醣类、聚乙烯醇、丙二醇、醣醛酸等,此类产品以选择半透明或乳液型化妆水为佳,一般透明化妆水的保湿能力有限。因为中性肤质在秋季如果不加以精心养护很容易转变为干性肤质,所以也要与干性肤质一样选用含有高效保湿成分的化妆水。对于一些混合型皮肤如果秋冬季节油脂分泌不是那么旺盛,也可以选择一些中等保湿性的化妆水。

2. 油性、混合性,易张痘痘型肤质,:


宜选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妆水,含有酒精成分的化妆水有再次清洁、收缩毛孔、抑制油分的作用,多数适宜油性、混合性肤质使用的化妆水中同时含有软化角质的成分,可帮助油腻皮肤加速清除老化细胞,去角质成分能令老死细胞迅速脱落,使肌肤更清爽。T



通常去痘化妆水中会含有水杨酸,因为它能够帮助角质剥落,有一定杀菌,去痘作用。但是有些人对水杨酸过敏,所以购买时要看清成分(一般水杨酸这类成分都会有表示)。

3. 受损、敏感性肤质:


宜选用含有消炎、镇定成分的化妆水,许多纯天然植物提取成分都是很好的消炎、镇定剂,例如甘草萃取精华、金缕梅精华、常春藤精华、芦荟精华、薰衣草精华及尿囊素等。

实际购买产品时推荐油性,毛孔粗大皮肤一定要选择针对性产品,因为这方面化妆水具有一定独特功效,可帮助控制油脂分泌,收敛毛孔。而其它类型皮肤可考虑以保湿,滋润为主。因为美白,抗衰老等功效如选择专门的精华素,乳液,膏霜之类效果更好。

如果平常会使用粉底液,或者带有spf指数的日霜,隔离霜,防晒霜之类推荐选择一款滋润型半透明或乳液型化妆水。


因为此类化妆水保湿能力强,滋润效果更久,使用后可使皮肤滋润,光滑,从而起到帮助防晒霜,隔离霜等含有一定粉剂,较难涂抹的产品在脸上涂布的作用,并且可以是粉底更好地附着在脸上,使状容更持久。

希望此文能都姐妹们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美白产品基础知识


作为东方人,向往白暂的皮肤是所有美女的梦想。由于美白产品众多,美白剂众多,所以很多mm都不甚了解,下面对于美白产品的一些基础知识做相应介绍:


1. 美白机理:


a. 通过改变活性中心,可以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


b. 黑色素的减少 :肤亮白作用可以通过漂白作用来促进,已知这种作用可以引发变性作用,随后使黑素细胞坏死。具有漂白功效的最大众化的活性组分为氢醌。不过,黑素细胞的毁灭也会导致出现永久性脱色素的副作用,尤其在长期使用期中,它还会增加皮肤的光敏性。由于这些严重的缺点,氢醌在化妆品中受到禁用,或在大多数国家中至少有着严格的法规限制。



2. 常用美白剂:


化学美白剂:


a.曲酸,氢醌:这两个成分由于副作用比较大,目前主流产品已经基本不用。而且国家对他们的用量也有一定限制。



B.维生素C衍生物会引起一些稳定性问题和在现有配方中出现变色,目前仍是较为广泛用于皮肤亮白产品的流行活性原料,这类衍生物的局部传输还有些问题,由于它们不太佳的皮肤穿透性还会导致低的生物可用性。


C: 熊果苷:有α—熊果苷,β—熊果苷两种,前者效果更佳。α—熊果苷用于皮肤的净化斑点,保护皮肤免受由于自由基导致的损伤。熊果苷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是通过抑制黑色素体酪氨酸酶活性,而不是抑制这种酶的合成和表达



D:植物提取物:目前植物美白剂非常多,但是由于有效物浓度较低,所需添加量较多。另外对产品的色泽,气味都有影响。



E:铅,汞:这是国家明文规定不能使用的,但是是不是有人违法使用就很难说了


物理美白剂:物理美白剂主要是一些具有遮白效果的原料,比如钛白粉。一般使用物理美白剂可以立即有美白效果。而一般化学美白剂起效都比较慢,即使是铅,汞也不可能马上见效。

3. 美白和去斑的区别:根据我们国家法律规定,去斑产品是作为特殊用途化妆品,需要申请特殊许可证。而且产品在上市前,会有国家卫生部对其使用安全性做相应检测。但是这次3.15上的检举说明确实有不法厂家在送检时的产品是安全,而以后产品就乱加各种成分。所以建议大家还是买一些大厂家的产品,这样安全比较有保证。



4.日夜美白:很多美白产品里会添加果酸,或者由于一些美白剂的稳定需要,产品的pH指都会在3.0-4.0之间。在这种酸性条件下,角质比较容易脱落,这样美白剂也更容易渗透入皮肤。当然由此也会削弱皮肤都紫外线的防护,所以现在有些公司推出日夜美白系列,把这种含有化学美白剂的产品作为夜用产品,而以物理美白为主的产品则作为日霜。



5. 过敏皮肤:由于美白产品的pH值往往比较低,而且化学美白剂的使用增加了使皮肤过敏的可能性,所以一般对于过敏性皮肤的mm在选择美白产品是要千万小心。很多mm是红血丝皮肤,美白产品并不能用于去红血丝,相反,对于这类皮肤最好少用美白产品,要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6. 美白防晒:美白并不是说只用美白产品就可以,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所以防晒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如果在晒伤后再想使皮肤恢复白暂就很难了。



7. 珍珠粉:很多mm都喜欢用珍珠粉来美白,我认为珍珠粉的美白效果比较类似钛白粉。也是依靠遮盖瑕疵来达到美白,应该属于物理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0 14:37 | 只看该作者

Re: 护肤品配方师的建议

翻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9 03:52 , Processed in 0.0678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