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12 22:42
|
只看该作者
Re: 有人想去尼泊尔吗?
转贴一个徒步到ABC的帖子:
在有了和丫丫, 悠然, Renee, 温柔一刀和Ally等两次的经验切磋会后, 备了Dicovery的"尼泊尔", Lonely Planet的"Trekking in the NEPAL HIMALAYA"以及"西藏生死书", 12月17日动身31日返回蛇口共两周在尼泊尔, 大部分时间是在安娜普娜山区的徒步线上, 终于得一窥部分喜玛拉雅山脉, 所谓高山仰止, 实是心怀敬畏和感激, 也希望能在此给更多的一样念头的计划中的山友一些参考.
安娜普娜禁猎区线按LP的指南是十天的行程, 但实际八天是足够的, 毕竟在加得满都花园里一边喝啤酒一边写着LP的作者们是很愿意挥霍时间的. 就我看来, 整个行程难度适中, 基本取决于你背包的重量. 基于我在心底对安娜普娜没有丝毫亵渎的崇敬前提下, 我极愿意将这条徒步线譬如为一次和心爱的女人的完美的做爱过程 – 在登到安娜普娜大本营地 (ABC – Annapurna Base Camp)的四天里前三天是由浅入深的Foreplay然后就有了最后第四天的极致快乐, 再后面的四天非重复路线下山则是一场对爱的回顾和眷恋不舍.
主要行程安排:
上山:
第一天: Pokhara-Phedi-Dhampus-Pothana-Deorali-Bhen Kharka-Tolka-Landruk
第二天: Landruk-Himal Pani-Samrung-Jhinu Danda-Taglung-Chhomorong
第三天: Chhomorong-Sinuwa-Kuldi-Bamboo-Doban-Himalayan Hotel
第四天: Himalayan Hotel-Hinkoo-Deorali-Bagar-MBC-Annapurna Base Camp (ABC)
下山:
第五天: ABC-MBC-…-Himalayan Hotel-…-Bamboo-Sinuwa
第六天: Sinuwa-Chhomorong-Taglung-Dhiklyo-Ghurjung-Chiule-Tadapani
第七天: Tadapani-Banthenti-Deorali-Ghorapani
第八天: Ghorapani-Poon Hill-Ghorapani-Nangathanti-Ulleri-Tikhedhunga-Birethanti-Naya Pul-Pokhara
第一天: Pokhara-Phedi-Dhampus-Pothana-Deorali-Bhen Kharka-Tolka-Landruk
Dec. 20th
在Pokhara住在Blue Heaven Hotel. USD 5 per day. 但后来才知道居然也可以讲价到300Rs (约30RM. 旅馆相对于周围其他旅馆而言是一个制高点, Phewa湖尽收眼底. 五楼有个露台,可叫旅馆把早餐送到露台, 便有鱼尾峰和Phewa湖伴你的奄列蛋咖啡奶茶, 自然滋味会独特一些.
8:15am 坐出租车, 讲价为约70RMB经Phedi 到Naya Pul (因同住一旅馆的另一香港小哥们阿Kin要去Naya Pul走另一个小环线). 一路司机很以尼泊尔为亚洲瑞士而自豪,实际上车穿过Pokhara往北然后往西, 出城时整个鱼尾峰及Annapurna II, IV等就突然入眼而来, 阳光把这些较远的山峰映成红色,在近处的连绵的褐色丘陵的衬托下对比十分强烈.司机说这是Pokhara特有的necklace山峰景色, 倒也还觉得所言不虚.
约半小时后达Phedi. 公路状况还好, 司机特别提到是中国帮修的路, 我后来查资料, 分别是70年代和90年代我们帮铺的路. 在国内时会常常很假模假式地敏感于自己纳税人的身份而对那些大而无当的拍脑袋工程愤愤不平, 但当天行驶在我们国家帮建的路上体会到邻国老百姓的由衷感激, 也还觉得虚荣心有较大的满足, 咱们政府倒也不是老乱花钱的.
8:50 开始上路, 有一个ACAP (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Project) 检查站, 但未见人. 开始的一段山路和咱们南山的路类似, 9:15到达Dhampus. 可能是淡季的缘故, 有几家店都关门了.
在随后的一段竹林见了一群野龄猴(Presbytis entellus), 不甚畏人.
沿路可见鱼尾峰-Fishtail (又叫Machhapuchhare), 身影清丽. 实际上鱼尾峰将基本上每天出现在这条徒步线的右前方却丝毫没有重复感, 我自己感觉是因为鱼尾峰实在是靓得太完美了, 也难怪尼泊尔将她作为旅游标志.1957年 Wilfred Noyce和David Cox爬到了离鱼尾峰峰顶约50米处就被尼泊尔政府禁止再往上了因为那儿是神明栖息的地方. 所以尽管鱼尾峰并不高(6997m), 但在技术上说还是一座处女峰. 由此想起曾在"读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说科学尽管现在怎样的牛逼但也无妨还是留点空间给神话和宗教. 其实沧海桑田,我们自以为是的演绎和慎密也许真的不过是洞穴里火光的阴影, 实在是没什么可牛逼的,在这个认识上至少尼泊尔政府显得可爱之至.
10:15达Hotel Raju, 这一段有些分岔但都可以靠常识判断, 基本都是选右边道路为准. 约十分钟后有一段陡峭上坡然后就来到了一个Gurungs族的村子.
沿路有很多小孩会和你说Namaste (你好) 然后就是"Sweet?". 我倒是备了一些糖果在身上,便一路发下来.
11:40达Great view restaurant. 据说春天时这一路杜鹃花很盛, 但此次就只能闻到些许花香了.
12:00 达Pothana (1990m), 这一路上升海拔较快,且因是第一天,一般会觉得较辛苦些. 在Pothana的Annaourna restaurant 吃中饭. 蛋炒饭也就RMB10左右. 按LP的说法此处观鱼尾峰甚佳, 但当时多云,无缘得见.
还是因为淡季的缘故, 游客较少,也就我和三个荷兰小年青, 但几家餐厅布置得倒是巨小资, 有趣的是各店的Menu的内容和价钱都是一样样的, 可能是ACAP统一定的.
13:15从Pothana出发, 12:00达Deurali, 一路在森林中穿越, 鸟们倒是很勤快所以一路听歌也不觉得闷.
14:30达Bherikharka, 这一路可以放松一些因为基本是下坡, 慢慢就可以感觉到Modi河在远处的河谷中隐约作响. 和鱼尾峰一样, Modi河发源于Annapurna Base Camp 附近一路淌下来,所以在整个行程中都是你忠实的地标和指引.
15:00 达Tolka, 因迷恋一个叫RAM Lodge的雅致耽误了一些时间, 但居然见到本来在我前面的三个荷兰小屁孩(两男一女)从后面赶来.一问才知道他们走岔了.我调侃他们说多好呀至少比我多看了些风景,其中一个小年青说对呀因为我们年青嘛, 一脸的阳光巨无邪的笑容.
16:45达Landruk, 沿途是梯田的景色,不觉得比龙胜梯田差,何况飞瀑也不少, Modi河谷两岸山势也虎踞龙蟠的,也就不觉得徒步的辛苦了.
在路上还遇到一个极美的小姑娘背着她的弟弟,先是问"Sweet?", 拿了糖果后我看着她慢慢走远的背影还正犯感慨,不料她突然转身又说"Rupee?", 我便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在Landruk选了一下Guest House最后选了"Peaceful Guest House", RMB 5元一间, 三面是窗,所谓无敌山景.
同在一个Guest House住的还有俩法国佬和一小日本, 大家都在旅馆的花园里等吃晚饭. 大约17:20 Annapurna South峰露出了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山顶, 山腰则仍是被云们缠绕,有一种不真实的妖艳感.
吃完晚饭后店主生了一堆篝火在草坪上, 于是猛跟俩从波尔多来的法国人侃葡萄酒. 我提到国内葡萄酒加七喜加冰块的可笑喝法,结果他说有次在智利别人请他喝意大利Chianti也是将可乐往里掺和,挺逗的.
后来店主的妹妹也过来烤火, 年方21, 美得令人心碎. 一个一岁半的儿子在她怀里吃奶, 问了问是十八岁结的婚.想想如此漂亮的妹妹也就是在这个叫Landruk的地方早出晚归一辈子了, 终于自己越想越糊涂了.
晚上很凉, 接近零度, 半夜冻醒觉得有东西晃眼, 原来是月亮亮得肆无忌惮的从三面窗打入进来, 于是又有些开心.
第二天: Landruk-Himal Pani-Samrung-Jhinu Danda-Taglung-Chhomorong
Dec. 21st
早上6:30醒, 床上一转头便见到Annapurna South(7219m)在那儿八风不动的沉稳, 晨曦渐渐地从东边侵蚀过来, 温暖的红色从峰顶开始向下蔓延.在其左边的Hiunciuli (6441)作为Annapurna South 的拍档亦显得不减峥嵘.
Modi河谷的雾气不紧不慢的升起来,然后在山脉上任意纠缠攀缘, 遭晨光切割的山脊也因此显得温和很多.
山上的早餐有白水蛋(Boil eggs)或煎鸡蛋(Omelet), 这儿的开水方便面叫Noodle Soup, 也还不错.或者可以试试当地的Gurung Bread, 其实就是咱们的煎油饼.
8:30从Landruk 出发, 一路下坡约9:15达Modi河边. 可以见到Ghandruk远远的在河谷的另一边山上.
9:30达Himal Pani. 开始见到一些明显的泥石流痕迹, 许多瀑布也因此显得跌宕诡异, 左边Modi河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在过Modi 河之前就在河边有一独院Guest House, 且前后半小时路程内就此一家, 屋后是一屏山峰, 有一还活泼的瀑布从相当高处跌下, 屋边是几亩耕地, 屋前是河中狰狞的怪石, 耕地边还有一种很奇异的毛茸茸小植物, 我试图去碰结果小毛刺肤出奇的痛,整个一程灵素她家似的.
10:10到New Bridge, 新桥又已被冲走, 我想这也许是最贴切的一个地名了因为总是常建常新的.
11:30 达Jhinu Danda, 居然可以看到一点躲在Hiunciuli后面的Tharpu Chuli (5663, Tent Peak).
Jhinu旁边有一条岔路去Hot Spring, 指示牌很明显因此千万别错过. 你可以找一家餐馆先定餐因为那儿上菜的速度是无比慢的,然后把包留下轻身去温泉.
约15min的路程便下到Modi河边, 先可以看到两个水泥砌的温泉池, 已有一对以色列的小俩口在边泡边洗衣服. 强烈推荐往右拐过去约50m有一天然池, 小池出自天然酷劲绝对可比箱根, 俩人嫌挤一人刚好, 水温恰到好处, 足足泡了一小时. 旁边是Modi河的咆哮直下, 无数高大的树木有黄叶懒洋洋的飘下无声地咽入急流, 后来还来了几只猴子在河边的岩石上发呆, 远处是雪山白云. 自扪天堂亦不过如此.
回到Jhinu是13:30 (回程约半小时), 在一餐厅楼顶喝啤酒, 阳光甚好, 可见四五瀑布,加上Khumnu河和Modi河在此交汇, Jhinu适在其间,两耳俱是涛声,套用在江南一带用滥的一个词是-美得一塌糊涂.
14:30出发,3:45达Chhomorong.
住在Fishtail Guest House. 此处有一ACAP检查站, 登记戳章煞有其事的样子, 跟里面的小伙子聊了会,他说在之前还没有碰到中国人来过, 估计这小子过于孤陋寡闻.
站在高处可见不断有山友先后投宿, ACAP的小伙子告我今晚共有各地山友共26名在Chhomorong.
四下乱走碰到从Yorkshire来的倆英国妹妹, 也是以ABC (Annapurna 大本营)为目的地的, 特开朗, 买了无数小东小西的还拿出来一一摆显. 但聊了不多一会因为实在是外边太冷.
回到自家Guest House吃饭, 碰到一从NewYork来的学地理的大学生Nils, 极节俭, 只点尼泊尔的当地菜-扁豆饭(Dhalbhaat), 原因是便宜而且可以免费无数次加饭加扁豆,但聊起来是极其的害羞和彬彬有礼.
后来同围坐在餐厅火炉的几个尼泊尔向导和我大谈他们的毛主义游击队,至少他们是蛮认同的因为尼泊尔现政府还是挺腐败的.而毛主义游击队的套路跟当年咱们红军如出一撤,也是打土豪分田地农村包围城市等等, 也不知以后能否成得了气候.
由于从Chhomorong开始就是一条单Annapurna Sanctuary 线到Annapurna Base Camp, 所以你可以留下一些认为不太必要的东西在此回程时再取. 毕竟后面两天会更辛苦一些.
第三天: Chhomorong-Sinuwa-Kuldi-Bamboo-Doban-Himalayan Hotel
Dec. 22nd
早上无缘无故醒得极早, 6:00的Chhomorong还是一身的月光, 不过Annapurna South 和 Fishtail 在耀眼月色下确是交相辉映, 天空又很净朗, 星星自然皆是触手可及的感觉, 想起一句广告词-"如不体会,何能领会?"
叫店家预了四个白水蛋在屋前的空坪上, 七时许太阳升起来,但Chhomorong由于地理位置处在Fishtail鱼尾峰等的西侧低处是无法看到日出的. 可幸因这段时间刚好农历十七十八, 早晨日月更替显得坦然从容.四个白水蛋的工夫,眼见着Annapurna South雪顶由月儿涂了一夜的银色一点一点换成了晨曦里的橙黄,那种颜色的交融和转换实实在在叫人心动.
7:25开始第三天的行程.你会发觉有了前两天的热身今天的徒步在开始的时候会显得轻松一些.
Chhomorong相对一路上的其他点来说是一个大镇了,学校直升机场医院商店甚至网球场一应俱全,想象之中有钱可以在此活得无比的安逸.
线路开始是一路下坡直达Chhomorong河的吊桥,然后是一路爬坡,8:50到Sinuwa(2083m). 后来和碰到的当地向导们聊到,其实从Jhinu的温泉可以一直溯Modi河上直达Sinuwa的山脚从而绕过整个Chhomorong免受一次上下折腾的苦,但可能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体力来节省这半天时间,更何况如同一个机灵小向导说的,你还得叫Chhomorong 的人都有口饭吃才成.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到一Guest House, 店家都会非常主动的给你一杯热腾腾的奶茶或姜茶什么的, 的确雪中送炭一般,但决不是免费的,不过也就2~4 RMB左右,私下认为还是极合适的.
在到达Simuwa之前的上山路上曾遇到两个去Chhomorong学校上学的小女孩, 而且后来在回程路上又碰到她俩, 胖乎乎的娃娃脸煞是喜人, 一说Namaste俩人一起脸红, 一身深蓝色的校服裙和里面的白衬衣出乎意料的干净还加上一条银色的小领带,脚下雪白的袜子却只是穿着一双漫不经心的人字拖鞋,就这么每天在山路上蹦蹦跳跳几小时赶去读书, 擦身而过后远远的还回眸一笑,真个天使一般.
要说尼泊尔政府的确也是没什么牛逼的政绩,但我从Kathmandu到Pokhara一直到山上,看到的小学生们的校服都还是整整齐齐的,也还真的是替孩子们高兴,无论如何当看到再穷的地方的孩子能有受教育的机会总是会叫人感动的.
Sinuwa的Guest House不多,其中最好地理位置的一个叫Sonita, 因为店主是一个23岁的漂亮的当地妹妹叫Sonita, 她还说她妈妈是日本人,不知能否当真, 但确是非常的开朗活泼.由于淡季人较少没什么客源,所以刚刚和她搭上碴就开始怪我为什么昨天要住在Chhomorong而不走2小时来Sinuwa投宿, 挺逗的.我只好笑着许诺从山上回来时一定在Sinuwa住一晚.
在Sinuwa停留了约一小时, 风景仍是一样的棒, 远处的Annapurna South 和 Hiunciuli 雪峰也显得近了些许.阳光甚烈, 尽管早晨零度左右但9~10点的太阳只件T恤已足矣.
10:00出发, 11:07过在Kuldi的一个废弃的ACAP检查站, 此段多在山阴竹林中穿行,除了听个Modi河的水响外基本上是闷头赶路.
竹林幼竹居多, 一路下坡几达Modi河边,11:30到Bamboo.
Bamboo四面环山, 几乎在一谷底, 看到若干极好的岩壁,估计开几条5.09到5.12的线路是没有问题的. 唯一能见的是Fishtail的一小尖顶. Bamboo的饭菜很一般, 叫了一个Spaghetti, 结果发现原来是用方便面当原材料做的.
在12月上山好象天气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凡到中午云们便开始聚集和铺陈,于是温度就一直往下掉, 天儿的蓝也就被挤得所剩无几了.
12:40从Bamboo出发, 这一路到Doban (或称Dovan) 沿途有很多小而清的瀑布,雪崩留下的痕迹也渐渐多了起来,大都伴以巨石零乱从高往低散布,可以想象当时的壮烈.
14:00达Doban, 有一巨小的水力发电房, 挺趣致的.
出Doban不远,有一平滑白石大平台,若足够大胆, 可匐身到岩石边缘看Modi河的一个较大的落差.从上望下去,一个三角形的窝坑处皆是白浪,水气氲氲,轰然作响.
按ACAP的规定, 从Doban开始你就不可以带矿泉水瓶再往上了而且店家也不再买矿泉水, 但你可以约RMB2的钱让店家给你灌一升的沸水或用碘或其他清水片对山泉消毒.另一点就是, Doban以上再无电力了, 因而头灯将是你晚上不可缺少的伙伴.
15:25左右达一个很小的在山径旁的寺庙, 也就两米见方, 但ACAP一路都有标志提醒要多么多么的保持方圆多少距离以内的纯洁和无污染,因为是神明居地的缘故.但其规模和格调给我的感觉颇似咱们的土地庙.
开始起雾, 能见度也就七八米,往往是听到隆隆水响却不知东西,猛一抬眼瀑布已在眼前.
15:50达Himalayan Hotel (2900m). 有两家Guest House, 房价已升到RMB10左右.
17:30天已全黑, 且下小雨. 仍遇在Chhomorong认识的美国小子Nils, 因已无电力,大家都默坐在Dining Room的煤气灯下看书烤火. (烤火费每人约RMB 0.3)
后来陆续赶来的有在Jhinu温泉碰到的一对以色列小恋人和两个日本的小子, 那一对以色列是两个人满世界转,刚从西藏陆路过来,没钱的时候就地打工然后再计划下一个扑的点,端的潇洒自如. 另一小日本也是没工作, 但有一PADI的教练证, 说是游完亚洲一圈就去泰国当潜水教练. 一圈聊下来给我感觉怎么满世界人都 *** 一个个巨滋润的活着.
晚上睡觉开始变得较难一些, 因呼吸较平地用力的原因,嘴唇无比干裂,所以一定记得带唇膏,我这点疏忽了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第四天: Himalayan Hotel-Hinkoo-Deorali-Bagar-MBC-Annapurna Base Camp (ABC)
Dec. 23rd
早上仍是六点起, 天气照例的在早上极晴朗.
在Guest House的后面可以较清楚的看Modi河, 此处河水已是相当的暴戾.昨夜估计还是很冷,因为附近的山头都有挂雪.
8:00从Himalayan Hotel出发,8:45经过一极陡的上坡达Hinkoo(3100m), 基本上就是一块孤零零的巨大岩石, 以前曾有一个很cute的小旅馆就开在岩石下,后来被ACAP取缔了.
此处已可见Deorali远远的在前方一小不点.
9:45到Deorali, 山势从Himalayan Hotel开始渐渐有些逼人而来的气势, 处处可见冰雪,尤其几处大的瀑布完全给冻住了,可以做所谓时间被凝结的物理意义上的注脚.
ACAP和LP的建议都是要尽量在上午十点以前尽快通过此段因为雪崩的危险仍是存在的尤其在夏天. 也的确看到有几处雪崩后的现场,上吨的散乱岩石从附加的山上一直刷扫到Modi河中且改变河道,甚惨烈的印象.
10:00到达一个雪崩纪念堆, 太阳已爬得相当高可以照到谷底的纪念石堆上.而西侧的山上仍有两条冰瀑, 水势随着阳光的增强在逐步加大,我是亲眼在10分钟之内看到两次的少量冰雪的急促崩塌,尽管落下的雪块有限但声势还是极其夺人.
按查的资料,分别在前年的三个澳大利亚人和两个以色列人,去年的一个德国人和他的尼泊尔向导在此丧身雪崩.在那儿呆了一会儿后来的那个日本人也赶上来了, 他的当地向导一脸的悲痛的说所有的山友特别是以色列人特别玩命,明知雪崩的危险还要往前拍照,无端地还搭上我们做向导的性命.
当时我坐在代表几条鲜活生命的石堆边上,石堆在太阳的沐浴下安详肃穆,有轻风抚过地上枯黄的野草, 一时心中确是千头万绪的起伏.
谁都知道要珍惜生命,这些人的死原是一件太可惜的事情.但我的确不认为这就代表他们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我宁愿相信他们也是受过良好教育准备充足的山友,只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在冒险向前和安全退后之间选择了前者, 也许因为生命带给他们本身的激情过于强烈的缘故.他们在试图让自己的生命的宽度再扩张一些, 因而在我的心中仍是英雄,尽管这也许不值得提倡. 其实说到底, 生命长度的竭力延伸到头来总是无力而徒劳的,因而我想至少应该允许对生命尊严的解释有见仁见智的说法.
11:45终于到了MBC. (Machhapuchhare Base Camp 鱼尾峰大本营,3700m)
此处风景的磅礴和壮观已是难以言传,雪峰环绕, Hiunchuli, Annapurna South, Annapurna I, Annapurna III (7555m), Gangapurna(7454m). Fishtail则是极完美的尖峰,由于太近的原因,凝视久了就真的有劈面奔来的幻觉.
可以从其两个Guest House的东侧的小路往上走约五分钟看冰川. 切记在快接近小山丘顶时缓慢移动因为到山丘顶才会猛然看到所谓的山丘的另一面其实是直立的高约百多米的悬崖峭壁,一条宽阔的冰川带自西向东在谷底延伸, Modi河汨汨在其间流过,因为临高的原因,河水反而显得婉约许多.
休息了10分钟继续冲向ABC (Annapurna Base Camp), 约须再上430m的海拔高度. 但这一路基本是缓坡上升,不过呼吸已是相当费力. 沿途有一条冻住的溪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很漂亮, 小径旁怪石星罗棋布, 地面基本是铺就一层枯黄但还算茂密的野草, 象极新西兰艾格蒙顿国家公园的拍电影魔戒的场景.
13:45达ABC-安娜普娜大本营(4130m). 住在Snow Land Lodge.
刚到营地就遇到一个叫直子的日本小姑娘在画各山峰峦的速写,挺传神的,她解释说这样一来她的感受会深很多.
安娜普娜一号峰(8091m)在营地的西北侧.1970年Chris Bonington带队征服过这座世界排名第十的高峰.她的右侧则是Singu Chuli (Fluted Peak 6501m), 然后过来是较近的Tharpu Chuli (Tent Peak 5663m).
营地的西南侧为Annapurna South (7219m), 从营地望去往左边一点就是
Hiunchuli(6441m).然后在营地的东南侧就还是亭亭玉立的鱼尾峰.
寂静的群山环起,人处其中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自然天工造化美到的确叫人窒息.往MBC的来路望去,荒原也是无边的沈默,雪坡枯草.有云雾生云雾起,在诸峰间蜿蜒缠绵,不绝如缕.
休息片刻后去了营地西北侧的一个小坡,和MBC的小山丘一样,从Annapurna I 源生的冰川在山丘壁立的一侧的谷底袒露无遗.山丘边有一座不小的纪念塔,是纪念Anatoli Boukreev 在1997年圣诞节时从南面攀Annapurna I雪崩牺牲的.据我所知道的资料,他是曾成功登过珠穆朗玛峰并出过书的著名登山家.
15:45 和一名当地向导一起登了一座营地南侧的小山峰(4380m),有些战战兢兢因为那个向导自己也是第一次爬.到了山顶后感觉倒还是极好,Hiunciuli已经近到似乎抬足便到,当然这不过是光线的错觉.
16:45下到营地, 在Lodge前有一块高约7~8米的巨石,余兴未尽的赶去抱石,感觉已是非常有把握可以到顶,听店主说也是常有住客玩此抱石.但地面积雪过浅, 保护不够,只能悻悻作罢.
17:30左右夕阳西下, 诸峰于是又被涂染成褚红色,忙不迭的拿相机乱拍一气.
一直以为8000m是一个无法迄及的高度,但当时在营地任何方向望上去,都的确觉得8000m是如此的触手可及,亲切而温暖,真真正正的和神仙们做邻居的感觉.
晚餐时吃到的Pizza居然味道出奇的好,居然联想起当年在意大利南部小镇的类似感受,其他几个同住的山友亦是赞口不绝.
晚19:00左右还是感到兴致勃勃,一人走到营地边的旷野看星星,路上碰到住隔壁的直子,于是俩人便越走越远,然后都把头灯关了,立定在零下约10度的寒夜里看星星.
所有爬过稍高一点的山友可能都有此体会,那种星星的明亮和热闹是如何的肆无忌惮,你甚至可以听到他们在你耳旁窃窃私语的感觉,好象他们终于把你当成一伙似的.
无端的想起何清涟的书名"我们依旧仰望星空",居然就有些感动.
直子和我分别看到了两颗流星,但我们好象仍未满足.慢慢的两人似乎有了一种默契一定要一起看到一颗漂亮的流星.夜晚是越来越冷的了,群峰在星空下隐约可见. 温婉可人的直子好心地递过来一个可保温15小时的强力保温袋,不过我是仍在瑟瑟发抖因为只着了一条单薄的牛仔裤,但好在有日本的PLMM在一旁的精神鼓励作用还能硬扛得住.
要命的是平日看流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当时就是把眼都快瞪圆了也不得见.看到直子也在欷嘘呵气就问"give up or not?" 没承想日本妹妹轻声而坚定的说"never give up".
太冷的缘故我很自然的把她搂在怀里互相取暖.不一会儿大概过了五分钟估计老天也有点感觉了,在Singu Chuli峰的上方一颗充盈而明亮的流星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划空而过,我们在同时惊喜到狂吼尖叫跺脚起来,一时忘乎所以.
直到回到营地躺下后,自己仍沉浸在当时那种极其单纯的快乐之中,才发现原来一种简单的无挂碍的喜悦是如此的晶莹剔透,直指人心…
第五天: ABC-MBC-…-Himalayan Hotel-…-Bamboo-Sinuwa
Dec. 24th
一晚几乎冻到无法入睡, 在Lodge拿的两床被子也不管用,几乎所有的山上的Guest House都有房壁过薄的毛病跟室外无甚温差, 后来只好全副武装加防寒帽才勉强打个盹.
早上6:00起来,很尴尬的发现公用洗手间所有用来冲的水全部冻住了,间接地打消了我继续呆在ABC的念头.
仍去冰川谷口看了看,天空已开始泛蓝但月亮仍在,诸山峰也好象都没醒过来的感觉. 在Chhomorong碰到的其中一个英国妹妹酷坐在一块巨石上正做瑜伽,宝相庄严,没敢打扰.
今天雾气是极其迅速的从MBC方向弥漫上来,不一会儿所有视线便全被吞没了. 所以英国妹妹功课做完后我跟她说今天就咱们最幸运,其他还在睡觉的人是再没可能看到今早的山峰的美丽了.
8:00从ABC开始下山,事先忘了检查和防范,结果在路上才发现备的水壶水袋都已结冰.
下得极快,因为按LP的行程是两天到Chhomorong但我的行程是并作一天多一点点.
9:00 MBC
9:50 雪崩纪念点
10:20达Deurali,一路几乎未遇到任何人.
11:20 达Himalayan Hotel, 途中碰到一个也是独行的往ABC去的马来西亚的极漂亮的妹妹,她说我是她来尼泊尔后碰到的第一个从大陆来的中国人,我赶紧说她也是我此行遇到的第一个大马的妹妹,但可气的是行走方向相反,只好含笑而悲壮地话别. 另外遇到一支十多人的挑夫队,全套专业登山设备一应俱全,一问是四个韩国小子准备攀Hiunciuli(6441m),果然随后碰到了那四个小伙子,精明强干的打扮,是跟一般的徒步的有些不一样.
12:00开始下雪.
12:15 达Dovan.
13:05 在Bamboo吃中饭,13:40接着下山.
14:40 Kuldi.
15:30 到Sinuwa, Sonita笑嘻嘻的迎了出来,估计她心想总算是套条水鱼今儿开张了.
和Sonita胡侃一气,后答应给她女儿带一个玩具熊.所以读了此帖的后去的GGDDMM们走之前请联系我一下,毕竟受人之托了.
后来陆续同一节奏下山赶到的还是上山的那拨人共有Nils, 直子和以色列小两口. 平安夜的缘故Sonita用上了自己的小柴油发电机,还对付了些彩灯什么的,居然就把一个Sinuwa搞得有点气氛了,再加点尼泊尔本地音乐,结果把隔壁几个小日本和加德满都的大学生也给吸引过来一阵狂舞,直子还手巧地用餐巾纸做了一小棵象模象样的圣诞树.大家闹到快十点,为上山后少有的晚.鱼尾锋星光里依稀可辩,只是啤酒喝多了些,老集中不了眼神.
第六天: Sinuwa-Chhomorong-Taglung-Dhiklyo-Ghurjung-Chiule-Tadapani
Dec. 25th
早上还是天气很好,昨天小雪使周围的峰峦都换了颜色,但Hiunciuli却是显得远了许多.
8:30出发. 由于来回经过Sinuwa都是早晨,所以又遇到那两个住在Sinuwa的小女孩去上学, Bina和Rina, 把自己作为后备粮食的巧克力给了她俩,还答应了寄照片给她们.
同行到Chhomorong的学校刚好赶上学校十点开课.大约几十个学生在教室前的坪里做操,节奏的控制是通过一个老师敲一截铁块来掌握的,早操的形式和我们国内类似但加了些尼泊尔的舞蹈内容如双手在身上拍击之类.和另一个老师聊了一会儿,说是有7个班共150个学生.
这几天一直碰到当地小孩问有无糖果或笔的.也希望后去的山友能多带一些铅笔类的东西,应该总是比给他们糖好很多.
10:30达到Chhomorong的检查站作下山的Checkout. 没一会儿直子也追了上来,但她是从Poon Hill那边上山再按我的上山来路下山而我是要去Poon Hill的,所以只好就此别过.
在检查站把进山登记本都快翻烂了也的确未发现其他来过的国内的XDJM, 但我还是告诉ACAP的小伙子今年会有不少的中国人会来的.
在过Chhomorong后约十分钟就是Taglung的分岔口,若沿左下则去了Jhinu温泉.如果是时间紧的话沿Jhinu经Landruk可在当天傍晚回到Pokhara(以色列小两口就是如此计划的).我则是往右拐去Tadapani.
这一路较容易, 经Dhiklyo后12:10抵达Ghurjung. 就一个戴眼镜的姑娘开的Guest House未关门,我点了菜后才见她去淘米煮饭,于是这顿饭吃了一个小时.
13:10出发,一路在耕地中和水牛们同行,14:30达Moutain Discovery Guest House,喝了杯茶,此处无甚风景.
15:00天空又有了雪花但却还显得很蓝,感觉有些冷了起来.
一路较陡的上坡,这一路碰到的骡队多了起来,骡们身上挂的小铃铛的琅琅作响还真给寂静的山路平添了些许生气.
3:35到达Tadapani,雪仍在下,便一头钻进了温暖的Dining Room看"西藏生死书".
后来Nils也赶了上来.居然还遇到一家四口从新西兰奥克兰来的,说起来离我原来在奥克兰住的地方还很近,于是又是一通乱侃.
Tadapani竟然仍无电,只得早早入睡.
第七天: Tadapani-Banthenti-Deorali-Ghorapani
Dec. 26th
Tadapani (Tada是far的意思, pani在尼语里是water, 所以应该是"远水"的意思)已在Modi河谷外的另一侧了,所以视野反而好过更高海拔的那些驿站.
6:30起来后外面已有一帮在等日出的了,而且的确是等有所值.太阳在鱼尾峰的右侧慢慢由点到线燎原的时候,鱼尾峰看起来变化得极有层次,很容易就想起从前无聊古人调侃的什么"我看青(雪)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之类的东东.
从地理位置上说Tadapani已在Annapurna山区的南面些,所以从这里往Annapurna South和Hiunciuli望去又和从ABC看去不同,刚好是峰的南北两面,须得拼命说服自己看到的是同样的山峰才行.
据说也有一条攀Annapurna South的南坡的线是以Chhomorong附近为大本营的,反正从Tadapani放眼过去,象旁边新西兰的老哥们说的,显得如此之近好象可以叫店家在峰顶准备今天的早茶一样.
碰到一些从Poon Hill转悠过来的山友,也都还说Poon Hill看到的日出更棒,有点费解.
8:00从Tadapani出发, 8:50达Banthanti (2660m),一路忽上忽下的折腾得够呛.
9:20到了一个Gurung族的小村庄,旁边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一条不算小的溪水穿过村庄.
在一个24岁姑娘开的Guest House喝茶.姑娘显得极其的安静.原以为她结婚了因为尼泊尔好象嫁人都挺早,但这位姑娘却仍是单身.八间客房打扫得很整洁,自己却是住在厨房里.因当时进厨房柴火炉前取暖,才发现屋内是相当的简陋,生活的清苦历历在目.不过屋周被她星星点点布置了些黄色的万寿菊,特温馨的感觉.
继续上路后一路小雪,但也还是此趟以来最美的森林部分,清泉哽咽柔和,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清潭,不时可见凝固的冰瀑,朽木纵横不羁,一付没把行人当回事的样子.
10:45到另一个Deurali.
接下来的一段路比较轻松,基本沿山脊行走,12:00达一个制高点(3170m),已远远可见Ghorapani.按LP的描述此地还蛮是关键的对于观景来说, 基本等同于Poon Hill的地位.
在这点望去整个Annapurna群山已基本在东侧,原来所无法看到的Dhaulagiri (8167m, 世界第七高峰)终于出现在视野里的前方西侧,几乎在正前方却是三座紧联的Nilgiri南(6839m)中(6940m)北(7061m)雪峰.
当时阳光极好,放目连绵的雪山翠谷,还真的是对老天心怀感激,坐着好一阵的发呆不动.
1:00到达Ghoropani(Ghoro是horse的意思所以可叫"马水"?). 注意在从制高点下来后约5~10分钟后有一分岔,记得走右边的道去Ghoropani,左边的是绕过Ghoropani下山去Ulleri的.
选了Hill Top Guest House, 因为此店在Ghoropani的制高点,因我是今天第一个住店的所以店主给了我三楼最好的一间,两面窗又是无敌雪山景,几乎可以枕着Dhaulagiri和Annapurna South入睡,一等一的牛逼.
Ghoropani规模有点象Chhomorong, 一应俱全的小镇,就是过于静悄悄的不见人,在镇上转了转有点不得要领.
回去后又见老朋友Nils和新西兰那一家,原来大家都是一门子心思想住最高点的Guest House.
晚上照例又是围炉烤火.后来实在是无聊就和一帮新西兰一家请的向导和挑夫去厨房找店主Isha聊天,她的男朋友在日本打登山的工已经很长时间了,据称过个把月就回来结婚,但Isha一脸的忧郁我们怎么逗她都是很勉强的笑容,估计也是如鱼饮水他人无法领会冷暖.
Ghoropani电力倒是不缺,终于享受了一回在床上边看书边打盹的乐趣.
半夜醒来,有星有月,Dhaulagiri和Annapurna South静若处子各在一边,如此景色一人独享,只好暗爽到内伤.
第八天: Ghorapani-Poon Hill-Ghorapani-Nangathanti-Ulleri-Tikhedhunga-Birethanti-Naya Pul-Pokhara
Dec. 27th
早上被一些嘈杂的脚步弄醒才5:30, 于是才发现窗下就是去Poon Hill的必由之路,已有不少心急的人们在赶去的路上了.
5:50武装到牙齿和其他同住的山友一起出门,开始还开着头灯,后来发现月色并不
输头灯多少.
约莫40分钟后就到了Poon Hill的顶(3210m),已有十多个人在那儿了. 有一座2001年建的钢塔供观日出,窃以为丑怪且不协调,估计是吃了回扣的结果.
7:00太阳从东边开始露脸,一阵照相的咔嚓声.天空是钢蓝钢蓝的,于是发现原来Poon Hill的盛名委实不虚因为四下望去全无目障,而且不见树木生长只有类似MBC到ABC间的茂密低伏的枯黄野草添了不少苍凉气氛.
晨曦从东向西依次扫过鱼尾峰,Hiunciuli, Annapurna South, Annapurna I (会显得低过Annapurna South), Nilgiri, Tukuche和Dhaulagiri等,整个喜玛拉雅慢慢苏醒变得生动的感觉,气为之夺.
停留了约半小时,巨冻,依依不舍下山回到Ghorapani的住处.
和Nils及新西兰一家分手,他们还再往上走去Jomosom.新西兰老哥们打趣说他们继续当野人而我是要返回"Civilization"了. 还就突然那么一下觉得"Civilization"这个词的温暖,原来自己毕竟还是俗人一个.
9:00从Ghorapani动身.
一路急下.
10:30到Ulleri,路上几乎五步十步就可以碰到一支骡马队,十分的繁忙.
12:10达Tikhedhunga. 由于是下山所以速度极快,但若是准备从Naya Pul沿此路上山的山友注意从Tikhedhunga到Ghorapani是一路巨陡的上坡几乎无停歇共1360m的海拔增益,其中一段号称3300级阶梯且中间无休息点.
在Tikhedhunga吃了午饭再下到Birethanti的ACAP检查点是15:10. 这一路风景主要是围绕Modi河的不同颜色的树林和出现频繁的河中瀑布,倒是与咱们的七娘山马峦山溯溪的风景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类似关系.
3:40到达Naya Pul, 终于听到了汽车的声音.
看过网上一些挤兑驴们或自虐出行或所谓沉溺装备的帖子,总是觉得有趣而已.不过这八天下来,尽管风景好到如何的峰廻路转银蛇蜡象目不暇接,心情又是多么的惊喜交加如赴盛宴,但想到马上唾手可得的一张干净温暖的大床,可以毫不顾忌时间的热水澡,一瓶Merlot红酒,吞拿鱼芝士色拉和一块热气腾腾的黑椒蒜茸牛扒,还真就是觉得"Civilization"的不可抗拒.
Taxi讲价约RMB5, 一车到Pokhar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