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河路(体育东路~天河东路)
由于天河路/体育东路和天河路/天河东路两个交叉口现状交通流量很大,4相位设置,信号周期长达180秒以上,排队长,路口信号延误很大。本次对这两个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
1. 体育东交叉口处南北向左转车辆先通过路口,然后利用体育东路路段掉头,然后右转回天河路实现原左转,体育东路北段和南段距离交叉口150~200米处增设行人过街,设置专用掉头车道;
2. 天河东路交叉口处东西向左转车辆先右转进天河东路,然后利用路段掉头实现原左转, 天河东路北段和南段距离交叉口150~200米处增设行人过街,设置专用掉头车道;
3.交叉口信号控制为三相位,信号周期为120秒,增加了每个进口的通行时间,由于两交叉口距离600米,通过对信号的联动控制减少车辆通过该路段的总行程时间。
中山大道(天府路~科韵路)
该路段现状西往西掉头需求很大,车辆均需前往车陂路口掉头,本次结合BRT工业园站西侧人行过街处设置掉头车道,满足天河公园一带西往西的掉头需求,同时减轻车陂路口的交通压力。
中山大道(科韵路~车陂路)
结合BRT棠东站西侧人行过街处设置掉头车道,满足棠东﹑科新路一带的西往西掉头需求;BRT棠东站东侧人行过街处设置掉头车道,车辆可从车陂路转入中山大道使用该掉头位置进入骏景花园。
中山大道/车陂路路口
中山大道/车陂路交叉口现状信号控制为四相位,本次对该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以下调整:
1. 南北进口左转车辆先通过路口,利用车陂路路段掉头,然后右转回中山大道实现左转需求;
2. 东西进口左转车辆先右转进车陂路,然后利用路段掉头通过交叉口实现左转需求;
3. 车陂路北段和南段距离交叉口250~300米处增设行人过街,由于车陂路道路宽度充足,单向可设置2条专用掉头车道;
4. 交叉口信号控制调整为两相位,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中山大道(车陂路~东圃大马路)
BRT东圃站设在东圃大马路交叉口西侧,结合站台西侧人行过街处设置掉头车道,满足车陂路以东路段的西往西掉头需求;对中山大道/东圃大马路路口交通组织进行调整,东西进口均设置内侧和外侧的掉头车道,直行和掉头配合设置, 类似“环岛”的功能设置可以满足各流向的需求。
中山大道(东圃大马路~汇彩路)
结合BRT黄村站西侧和东侧人行过街处设置掉头车道,满足黄村路段西往西方向和东往东方向掉头需求。
对中山大道/汇彩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以下调整:东往南左转的车辆先通过交叉口,利用BRT黄村站东侧掉头位,然后右转到汇彩路实现左转;
西往北左转的车辆先右转进汇彩路,利用路段掉头通过原交叉口实现左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