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barry 于 2011-3-4 18:00 编辑
根据昨天见报的康景对于小区停车方案的言论,大体可作如下解读: 首先,车位相对于业主车辆数而言,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要采取抽签的方法。虽然在业主论坛里有很多人反对抽签,但却没有能提出比抽签更为“公平”的方法。所谓“公平”,其实就是大家认可的一种秩序,当然,“先到先得”也是一种普遍接受的秩序,但也有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对于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就无法获得公平的机会,尤其是每天一到下班时刻就会不自然地因回家停车的问题而产生焦虑,或者晚上不敢驾车外出,这样的生活也是挺折磨人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因为目前尚没有先进的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出小区的剩余车位,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到底应该在何时放行车辆进入,而被放入的车辆在小区内转了半天找不到空余停车位后,很可能在路边或者其他非停车区域停下,从而给物业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只有通过抽签,将小区内的车位固定化,则可完全避免上述麻烦,因此从物业的角度来说,他们首选这样的方案。 其次,是停车位的安排问题。目前小区内的车位共有三种状态:私家车位、固定车位和临时车位。根据康景的方案,就是将小区内的所有车位全部固定化,即将来只有两种状态:私家车位和固定车位。但大家仔细想一想,北苑前面的空地、以及东御苑正在建设的停车场地,都是合生的商业规划用地,用作停车场只能是临时停车场,不可能在此次固定车位之列。这样一想大家就明白了,比如目前整个小区的业主大约有5000辆车,私家车位+固定车位共有2000个,在小区内(指北侧的小区围墙内)公共区域停放车辆约1000辆,而停放在北苑临时停车场的车辆1000辆。那么此次康景的方案就是,将上述小区内公共区域内的停车区域全部划定为固定车位,采用抽签的方式,只有抽签抽中的才能进入小区;而那些没有抽中的和部分没有资格抽签的业主,其车辆只能停在北苑、东御苑前面的临时停车场,作为临保车辆。可以肯定,临保车辆采取的肯定是先到先停,而不会出现某些业主所说的,眼看里边大把位而不让进的问题。如此看来,到这一步,康景的方案尚属合理范围之内,因为迄今并没有更合理的办法被提出来。 第三,就是抽签的程序和方法问题,也是这个方案最被关注的地方。第一就是抽签人群的资格,最初康景德提法是“每户一个露天停车位”,而二月底的通知中则排除了已有固定车位和私家车位的业主。对此,本人还是坚持以前的看法,即必须以房屋为单位,每一户业主都拥有一个抽签权,其中排除的,只有那些已经拥有一个固定车位的业主。而对于已经购买了一个私家车位、或者买了骏景的房但没买车、以及东御苑G5~G6栋已经买了房,尚未入住的业主,都必须拥有一次公平的抽签的机会。这才是合理合法的,也是为绝大多数业主所认同的方案。(具体的理由在报纸的报道上都有转述。)第二就是抽签的公平公正问题,这是受到很多业主质疑的。但个人认为,从上次东御苑出售车位时的抽签场景来看,尚属比较公平的,此次应该要求康景首先将小区的固定车位规划情况、抽签群体名单全部予以公示,抽签时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必要的话请公安机关或民政部门参与抽签全过程。第三是固定车位归属的轮换问题。由于“僧多粥少”,固定车位自然变成了一种特权。在“一抽定终身”并不为广大业主所认同的条件下,可以将此次抽签结果的有效期限定为1年,1年以后重新抽取,让更多业主有机会享受小区内停车的待遇,同时也可避免部分业主日后将房屋出售,而固定车位则私下作价流转等不合理的情况。 其实,骏景花园的停车问题见诸报端是一个好事情,至少表明了这里发生的事情已经被媒体关注,可想而知康景的压力更大了。如果方案制定不妥、得不到业主的广泛认同,则很可能被政府部门叫停,他们也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方面,有些业主说得对,不可能一个方案能照顾所有人的利益。停车的矛盾早先就一直存在,因为合生将要开发商也用地而被激化,但现在看来,要追究合生的责任,或者要求它延迟建设商业项目,似乎无法从法律的层面得到支持。在车位总数不足的情况下,某些人丧失在小区停车的权利可能是不得不面临的痛苦选择。即使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其表决机制也一定是少数服从多数决。 由此看来,我们广大业主能做的,一是集思广益,对康景的方案提出改善建议,在具体环节上提出更有效又可行的解决措施;二是有效监督,督促物业公司公平地实施方案,杜绝不合理和徇私舞弊;三是通过此次事件有效组织和团结起来,争取成立业主委员会,形成与物业及开发商谈判的有生力量! BTW,个人留意了一下,在西侧的好又多、北侧的售楼中心,都有可供停车的区域。此外,今天看到一个中介机构打出广告,天朗明居一个车位售20万,其实比起小区内动辄30好几万的价格,已经便宜很多了。
最后声明:本人绝对只是一个普通的业主,不是什么物业的托。只是发表个人的见解而已,也不代表物业公司“官方”的意思。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