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鸣戈诗文: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 1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鸣戈 于 2011-4-2 11:49 编辑

                          鸣戈:我的母亲
2007年6月30日凌晨5时30分,我的母亲惜别了她所热爱的人们和这个世界,享年72岁
                  

  1935年11月8日(农历),我的母亲出生在株洲县一个小山村。母亲姐妹三人,其中二姐夭折,这在依靠传统耕作方式生存的中国农村,其家庭的处境和生存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正是这危机四伏的生活逆境,反而锻造出了母亲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的刚强个性。在她最初的人生愿景中,她便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将来能够支撑家门的好男儿!
  1952年,母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女师,这是一所读书不用交纳学费和伙食费的学校。从此,我们的母亲走上了一条终身自强自律、为人师表、播种天下桃李的人生道路。
  作为湖南省幼师界的骨干教师、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我的母亲,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师;从教员到校长到独立创业办学,母亲用整个生命历程在践行着她的人生愿景:她不但用她辛勤劳动的回报终于支撑起了整个家庭;更以她美好的职业理想与奉献精神支撑起了她所任职过的学校,以她教书更兼育人的崇高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而这些学生,如今也都以各自的力量,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支撑着一片事业的天地。
  1968年,因为那场历史的闹剧,母亲携着我年迈的外婆、带领我们全家下放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那个曾经只有三个女儿的家庭,被母亲一下子带回来三个儿子,故乡的人们惊叹着,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外婆的眼里洋溢着的是幸福的泪光。
  我的母亲,不但桃李满天下,也是我们三个兄弟的启蒙老师,我从文、我二弟学理、我三弟学工,不论是寒来暑往,早读夜习;不论是日常学习还是冲剌高考,母亲的身影总是我们前进的旗帜,她细心的讲解和开导,常使我们茅塞顿开,她从不埋怨我们的愚钝和分心,总是以鼓励和赞许的目光引导着我们上进,即便在偶尔分别的日子,她也会用几乎隔天一封厚重的书信与我们交流。就是对于孙辈,她也总是以朋友的心态、以商量的口吻、引领着他们调整和明确着各自学习的方向;对待她的三个儿媳,她更是视为挚友,长期与她们在共通的语境下、共同的女性视觉下、分析判断着社会、生活与家庭的种种问题,她们之间总是那么的和谐与融洽!
  我的母亲,不但是一位令儿女们骄傲与自豪的母亲,更是一位好女儿、好妻子、好奶奶、好姨妈、好老师、好校长、好同事、好朋友!
  我的母亲,她以毕生的奉献精神与生活热情,优质地、全方位地完善着她每一个人生角色,感染着一切与她交往过的人健康向上地工作与生活着。她精彩的教案、独到的美育思想所形成的文字,多见于中国人民大学校刊和省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她高超的课堂表达和组织能力,给年轻的老师们做出了表率!我们一家,也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高考,我小弟弟的女儿又第一志愿填报了师范大学)。
  我的母亲,一生正直正气、善良善意、乐于助人、重义重情!
  我的母亲,一生与时俱进、成就学问、乐于创新、不断进取!
  我的母亲,一生勤俭持家、粗活细活、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我的母亲,一生乐观热情、多才多艺、风彩照人、硕果累累!
  我的母亲,是儿女儿孙们永远的榜样!是我们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好朋友!贴心人!

                     鸣戈的诗:父亲在题外

   半生作文,父亲在题外
   父亲在家
   而家,在思想光芒之外

这是一个周末早晨
一个以父亲为标签的节日
我试图给父亲
寻找他应当所属的
父亲的归类

父亲十六岁从军
从共和国诞生前夕
到东海的一个小岛屿
父亲等待过八年的集结号
但父亲的眼睛中
缺少霸气
缺少直逼的痛快
缺少暴戾、果敢与武断的军人
不是我所欣赏的军人
所以,我不能把他归类于
严厉型的父亲

父亲转业一直从教
从一个小学校长
到管理一些小学校长
父亲操持过许多大事小事
但父亲的言语中
缺乏反复
缺乏谆谆教悔的罗织
缺乏高谈、浅论与主张的教师
不是我所理解的教师
所以,我不能把父亲归类于
慈祥型的父亲

父亲作为母亲的丈夫
从年轻追逐
到一生的追随
父亲甘当生活的参谋
父亲的爱情中
缺席冲突
缺席伤害、决绝与牵累的丈夫
不是我所认同的丈夫
所以,我不能把父亲归类于
浪漫型的父亲

父亲作为我们的父亲
从我们的成长
到孙辈的成长
父亲从不给予更多要求
父亲的关爱中
缺失回报
缺失标准、理念与设计的父亲
不是我所佩服的父亲
所以,我不能把父亲归类于
理性型的父亲

我甚至不能把我的父亲
梳理归类到
——年轻时的父亲
    中年时的父亲
    老年时的父亲
我愿意相信:天下父亲
从来这样年老
    这样年轻
这样一如既往

作为父亲
我给儿子20岁生日赠言
——男人是男人的一个方向
但,我没有方向
我始终在父亲的方向里迷失
题外的父亲
无法归类的父亲
——是我的父亲
父亲节:在父亲的旗帜下
我自惭形秽

     2008年6月15日父亲节

                                鸣戈转帖:著名作家何立伟赠诗
    ——老弟,今日起来,想起你父亲的死,写了一首诗,久未写诗,手艺荒疏,只怕让你笑话。
    又:鸣老弟,心情好些了吧。你父亲是一个积德之人,他没有磨自己,也没有磨亲人,这是喜丧。他奔你母亲而去,你可以感到欣慰。他们是应当团圆的。                                                                                                                何老兄


                   未知

我朋友从广州回来
他父亲病危
躺在医院
一年前他母亲去世
这次回家,半晚上
把我叫到
一个24小时营业的面馆
喝进啤酒,吐出郁闷
然后在清晨的街头与我分手
就在那一刻
他父亲闭上了人世的望眼
跟随他母亲的召唤,走了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噩耗
还是一个喜讯
只是祝福地下的人们
比地上的幸福更加幸福



                                      慢慢地排队                                                      陈惠芳(著名新乡土代表诗人)

    今年春节期间,当发现我母亲癌细胞转移,住进湖南省肿瘤医院后,长沙市文联主席何立伟兄几次要去医院探望都被我拦住了,我说:我母亲是个要强的人,我知道她不太愿意把她不健康的状态展示于她喜欢的人们。立伟兄无奈,发了条短信给我:“告诉你妈妈,每个人一生下来就都在排队的,要她安心排队,不要插队!”后来,每当我妈妈疼痛难捱,萌生放弃的念头时,我总用这条短信说服她,而她每次听后也都会从嘴角泛出一线笑意。现在,我母亲虽然走了,但我还是要借诗人惠芳老弟的小文说上一声:立伟兄,多谢你!
                     ——鸣戈   转帖并题注

     昨天上午,天气很热。我参加了一个朋友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很远,小车都花了一个多小时。朋友说,在生死路上,我们都排着队呢。我们不插队就可以了。
    我背脊一凉。马上出现了幻觉:我们现在走在什么样的路上?
    朋友的母亲,我认识。当年写诗,与她的大儿子“同室操戈”,在她家吃过几次饭。她是一位教师,很和善。都是她下厨掌瓢。
    三天前,她因晚期癌症去世。之前,我到医院探望过一次。她瘦得不成人形,模模糊糊认得我,还微微点了点头。我心一酸,眼睛湿了。包括她在内,在场所有的人都明白,她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现在,倒计时为零。71岁的老人排完了队,走进了天堂。 在返回的路上,朋友说,母亲患的是肺癌。她从教几十年,一直与粉笔打交道。“每次上课,母亲都要把粉笔折断。一是图节省,二是好用力。她吃了好多粉笔灰啊!”我说:“她患肺癌,这肯定是一个原因。”
    小车在走,走在一条路上。我们又谈及了“排队”、“插队”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谁知道呢?也许,排着排着,就突然插队了。
    还是从容一点,镇定一点,友善一点,宽厚一点。慢慢地排队,慢慢地排队。

                                  2007年7月4日凌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4-10 1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6 21:02 , Processed in 0.4316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