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30|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羽普班FB召集】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12日11:30西门集合 [M2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9 1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个好去处,而且离骏景也不远。几公里的距离而已。

[轻风修改于2006-11-12 07:38:3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36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港长盛不衰,有专家认为世界上能与它媲美的只有地中海亚历山大港,但亚历山大港在16世纪已经衰落,而这一时期广州处在中国外贸的中心地位,“哥德堡号”曾经的停泊地——黄埔古村的古黄埔港,便有幸见证广州港最辉煌的历史。
  古黄埔港作为广州的外贸港口有170多年历史,1757年后的83年间,广州港被清廷指定为全国偌大海岸线上惟一对外贸易港口后,古黄埔港便异常繁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38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古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历史地位独一无二。

这里有过商船延绵数里的壮观,停泊过著名的瑞典“哥德堡号”、澳大利亚“哈斯丁号”和美国“中国皇后号”———后者拉开了中美贸易的大幕。

现今这里夕阳如昔,波光依旧,只是繁华不再:渡船、老人、粪桶、旧车,落寞得让人唏嘘。不过,毛泽东说:“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39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车一驶进黄埔古村,见缝插针的楼房和狭窄逼仄的小道告诉我们,这里拥有和广州城中村一样的外貌。
  数百年来,黄埔村一直紧跟社会的潮流,今天的村子继续追逐着当今的文明,因而走在黄埔古村,让人感觉失去了找寻过去影子的提示。黄埔村原有的海关收税的税馆、处理洋人事务的夷务所、保护港口的驻防兵营这些建筑,由于时光的冲刷,已经不复存在。
  摩托车在黄埔古村小道上来回穿梭,有村民在池塘边钓鱼,村里到处是贴着瓷砖的新式楼房,偶尔会在楼房间夹杂一座古屋或者祠堂,表露出古村曾经的沧桑。
  行经村内小巷,层层叠叠的石板路依稀可见清代痕迹。从巷口到巷子深处,时而出现的两极浅浅的石阶将地形抬升,在南方雨水多的季节,这样的构造既方便巷内排水,又有步步高升的象征意味。
  在南码头边的西侧有条巷子——海傍街,海傍街曾经沿堤而建,清代年间享尽繁华,当年这里店铺林立,夜市通宵达旦,除茶楼、食肆、打铁铺外,还有修理维护洋人船只的木匠铺和漆匠店,街道两边林立的清代店铺如今已经被夹道的楼房取代,人们只能从历史记载中去想象当年的繁盛。
  黄埔村里有胡、梁、罗、冯四大姓,还有关、黄、卫、陈等小姓,当时村中出了众多举人进士,在商场官场上有作为的也大有其人,这些人衣锦还乡后,捐钱建了不少祠堂。由于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敬,建筑工艺相当高的祠堂算是村里保存最完好的古物,至今尚存10多座。
  村中有洪圣殿、天后圣母宫,这两者都是沿海人出海时祈求平安的处所,由此可见黄埔村人与港口的密切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40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繁忙的古港
  黄埔古村边的南码头,水面宽不过10米,像条与珠江连接的小河涌,河道里停放着10多艘小木船,有几艘被固定在水里,船上住着60来岁的老人,他们是现代的水上居民。不时有对岸运送青菜和香蕉的小船停泊在码头,小木船仍然是这里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
  但在当年,南码头一带水域曾经非常宽阔,被称作“省河”,停泊着各国洋船和运载外商货物的西瓜扁船,可惜现在河道已经淤积,后人在淤积的滩涂上又新建成现在的石基村。
  从南码头向外走3分钟,便到了酱园码头,当年瑞典名船“哥德堡号”和美国“中国皇后号”都曾经在码头停泊装卸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酱园码头也已经淤积变化。据村民回忆,他们曾经在酱园码头遗址的淤泥中,发现很多直径接近半米的木桩呈梅花桩阵形排列,村民盖房时还取过木桩做建筑材料,估计在水底淤泥中仍然有遗留的木桩。
  而在200年前,这里商贾云集,船只穿梭,好一幅繁忙景象,由此进口的货物一度占广州进口量的八成以上。古黄埔港的机遇来自清朝,而在此前,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曾经发挥重要作用的扶胥港日益淤塞,潮水一涨,威胁岸边,而潮水一退,又露出广袤的河床,船只难行,常常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清政府于是以黄埔村的港口取代了扶胥港,黄埔港既在内河,又离省城有一定距离,不至于外船擅入威胁广州安全,而且与伶仃洋和澳门的航道来往距离适中。
  清廷在1684年收复台湾后第二年,康熙解除海禁,在全国设立了粤、闽、江、浙四大海关,清政府为了防止西洋船只借故北上威胁华东海防,在设立粤海关之初就规定东西洋船到粤海关只征收8成的税,减免两成,以引导外国商船在远离王朝中心的广州贸易。粤海关下辖省城大关、澳门总口、海口总口等7个总口,黄埔口和虎门口隶属于省城大关,地位举足轻重。
  外商船只要到广州贸易,必须先在虎门口外洋下锚,在澳门办理手续,领取进港牌照,雇中国引水(领航员)、通事、买办,将船开进虎门检查,船只经过丈量后才能进黄埔港开仓贸易。当时黄埔口收税的税馆和挂号口等机构齐全。
  清政府规定:凡是载洋货入口的外国商船,不得沿江湾停泊,必须在黄埔下锚,并不得在别的地方秘密售卖货物。而外船必须在黄埔海关停泊这一环节,在1757年更显得重要,当时清政府关闭了其余三个海关,偌大的海岸线只留下了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实行一口通商之后,古黄埔港的地位更加重要,以1817年为例,当年广东外贸进口总值2348万元,其中在黄埔起水的1971万元,占80%以上。
  美国人亨特在19世纪出版的书中记录道:黄埔岛是住了几千人的市镇,他们都或多或少与外国航运有关,充当买办、装卸工、铁匠等。
  黄埔村当时虽然是个村,但它的建筑布局基本上是市镇的模型,与普通农村差异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42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催生十三行
  在黄埔村有一个有趣的告示碑,要求“不准勒索运载外商货物的船只”,石碑宽62.5厘米,高130厘米。碑文中记载说:运载外商货物和其他物资的船只,经塘汛关口时屡遭营县捕兵的留难勒索,一旦强抢货物不遂,便寻凶斗殴,碑文中还列举了1835年这样一件事:名叫何北水的人被绰号“崩牙二”等的恶棍勒索未遂,便勾结串通兵匪,强行将何北水关押在番禺县衙门数月,后来才被放出来。
  当时南海县陈德贵、郭亚松等人运送外商货物时遭到关口捕兵及恶棍留难勒索,于是到官府告状,1837年两广总督邓廷祯特别作了批示。为了制止这种勒索,清政府规定各营县捕兵无权查扣船上货物,不准向运载货物的船只勒索钱银,强抢货物,只负责为进出的船只编号造册。清政府为了保卫港口的安全,特别派士兵防守,不料一些兵士却与歹人勾结,干起坑害外商的行当。
  从洋船抵达虎门外开始,一系列的海关规定让洋人难以应付,因而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半官半商的“十三行”便应运而生。外国船只到了粤海关后,必须在十三行中选择一个为“保商”,保商要对洋船和水手等人一切行动负责,甚至对船员水手违法的案件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外商到广州投行,交纳关税,购销货物,中外交涉的上传下达,以及外商在广州的住行,无一不是经过行商操办。
  当时外商船只到广州销售完其带来的商品后,列出回程需要采购的中国商品清单后,行商不日即可采购齐备,送到外商船只上,所以外商感慨:广州是世界上最方便交易的港口之一。
  清政府一直对外商出入有严格要求,1759年前后,乾隆皇帝时代曾规定外商不能在省城广州住冬,如果贸易没有完成,只能委托给行商办理,而外商本人则必须暂时到澳门居住。而且即便在省城广州居住,也不能带枪炮和其它武器进广州城,不能在省城坐轿,起初还规定外商除雇佣通事买办外,不能再雇其他人,后来才放宽了政策,但也不能超过雇2个看门人、挑水夫4名的限制。
  

轻风注:我愣是去了多次也没找到这石碑!! [M08] [M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42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黄埔港的变迁史
  广州港是我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当时的船舶小,多停泊在小河叉内,诸如东濠、西濠内,隋、唐和北宋年代,海运昌盛,但当时朝廷不许夷船擅自进港,所以进入广州的外货多为走私品,明至清初年,政府实行海禁,海运和外贸更加受到限制。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五仙观附近设置了粤海关,是当时全国四大海关之一。1757年,清政府再次规定,西方船只来华贸易的事务,一律要集中到粤海关办理,直到1840年的83年间,广州港成为全国惟一的进出口岸,广州成了繁盛的对外通商口岸,著名的“十三行”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在鸦片战争后,由于船只增加吃水量更深而黄埔村附近的古黄埔港口河道淤积,广州港口向珠江下游迁移,上世纪80年代后,黄埔港再次向珠江下游搬迁,即现在的黄埔新港。目前,广州的外贸与港口有更大发展,广州将在珠江的出海口南沙建广州新的货运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45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地道艇仔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46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黄埔古港在琶洲桥南往东的方向,在琶洲桥南附近有明确的路牌指引的.
乘229路的公交车在总站下车就到了村口了.这里的空气清新,环境好,村
民朴实.节假日一家大小来这里游玩,累了就在这里吃上一碗地道的艇仔粥
看看古港的古建筑,在渡头边乘乘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9 11:47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怎么去啊? [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11-9 11:48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LZ多贴贴原创的古村照片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49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猫记艇仔粥,很出名的,很好吃。

经常有专程从广州过来的人光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50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光贴图还不行,字数不够。 [M07] [M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52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新建的牌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1:53 | 只看该作者

Re: 【推荐】探黄埔古港,品地道艇仔粥!! [M25]

QUOTE Created By 白色百合 At 2006-11-9
LZ多贴贴原创的古村照片如何?



原创的还没有,剽窃的贴了几张。 [M04] [M04] [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12 22:46 , Processed in 0.1883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