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比油价,越比越难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0 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美比油价,越比越难堪

4月7日起,国内成品油价再次上调,各地93号汽油价格上涨约0.4元/升。以北京为例,涨价后93号汽油每升7.85元,直逼8元大关。
大概人们已经习惯于油价不断上涨,此次油价上调,市场反应平静。但让人难以平静的是中美油价比较——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释油价上调缘由时,顺便澄清此前坊间“中国油价高于美国”的传言。他说,成品油的销售价格包括“裸价”和税,各国的税不一样。按销售价格算,美国汽油平均价折合人民币为6.38元/升,略低于我国;如果按“裸价”(不含税价格)算,美国汽油平均价为5.64元人民币/升,我国为4.66元,中国油价还是低于美国的,“可以说,除了产油国,我国成品油的不含税价格是最低的”。
坊间传言有了官方说法,而官方说法证实了中国油价确实高于美国。美国油价6.38元/升与中国油价7.85元/升之间的差距,官方认为是“略低于”,但在很多普通百姓眼里可能是“远低于”,毕竟每升低了一块多钱,相差23%。
至于中国成品油“裸价”低于美国,这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没法购买“裸价”油,只能购买含税油。成品油价包括多高的“裸价”又包含多少税,这是政府财政和石油巨头之间的利益分配,与老百姓无关。换言之,以“裸价”来说明“中国油价还是低于美国的”,基本上等于白说,不能令人信服。
当然,官方的解释让我们进一步弄清了中国油价为何高于美国,问题并不仅仅出在石油巨头身上,更是出在政府税收上。7.85元减去4.66元等于3.19元,增值税、燃油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3.19元的税费占油价比重超过40%。而美国每升成品油含税仅相当于0.74元人民币,所占比重只有11.6%。石油巨头要赚取巨额利润,政府要获取丰厚税收,中国的成品油焉能不贵。成品油税负畸高,大约可视作中国民众税负沉重的一个缩影。实际上,成品油之外,中国其他商品的税费负担也很繁重,以至于很多“中国制造”在国内的售价远高于国外,出现了中国人蜂拥去境外采购中国商品的奇观。
“除了产油国,我国成品油的不含税价格是最低的”——难道中国不是产油国吗?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5%,45%的原油采自国内。政府对开采国内石油收取的特别收益金低得可怜,致使石油巨头廉价占有属于全体国民的石油,然后按照国际价格卖给国民,这正是石油巨头业绩连年“飘红”的最大秘密所在。人们希望采自国内的石油能起到平抑国内油价的作用,为抑制通胀作些贡献,可惜这个愿望只是泡影。国内油价一直与国际接轨,并且选择性接轨。
回到中美油价比较。中美油价的绝对差距达到23%,除了直接比油价,还要比居民收入。美国的居民收入是中国的多少倍,无须罗列具体数据,若把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计算在内,中美油价的相对差距显然不只是“略低于”。除了比居民收入,还要比汽车税费。别的不说,美国油价中仅包含0.74元的税,但他们的绝大多数公路是免费的;中国油价中包含3.19元的税,车主们却时时要另行交纳昂贵的过路费、过桥费。在这方面,美国是低税收、高服务,中国则是高税收、低服务。如果把公路收费再计算在内,中美油价的相对差距又有多大?
中美油价,不比倒罢,比较起来,真是越比越露怯,越比越尴尬,越比越难堪,越比越让人生气和沮丧。
畸高的油价盘剥民众利益,阻碍经济发展,加大通胀压力。在国际油价高企的背景下,国内油价能否保持相对稳定,乃至有没有下降空间?回答是肯定的。除了让石油巨头少赚一点,政府在税收上也可让利于民,给成品油减税,降低成品油的税收成本,国内油价就能够“稳中有降”——不是一直强调油价与国际接轨吗?成品油“裸价”要与国际接轨,成品油税收也应该与国际接轨。(晏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4-11 10:38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11 10:39 | 只看该作者
裸油价是国际接轨,税收就是中国特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11 1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11 13:59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在中国实在有些无语.上月朋友从加拿大回来.说他家贷款买了套房,房贷利率是2.2%(加国有多种利率,他们选了2.2的那种),我们的公积金好象是4.7%(5年以上),商贷是6点多快接近7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4-11 16:57 | 只看该作者
低效和浪费,全由老百姓买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12 10:47 | 只看该作者
高税收,低服务,超厚脸皮,超无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4-12 11:06 | 只看该作者
把散户48以上站岗的都解放了,油价涨还说得过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4-13 09:59 | 只看该作者
赶超英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13 10:21 | 只看该作者
4月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整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500元和400元,涨幅分别在5.63%和4.9%。提价后的93号汽油已接近每升8元,这是发改委今年四个月内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按照目前的国际石油价格和现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未来不排除国内汽柴油价格达到10元/升。
  一石激起千层浪,据媒体报导,各行各业正在跟进或考虑跟进,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8日随之上调,各市出租车公司、搬家公司反应迅速纷纷表示要跟涨等,物价上涨压力倍增,抬高了通胀预期,业界预计再次加息不可避免。
  由此想到三月份,几大日化企业巨头放出涨价风声,发改委闻声而动,找部分日化企业约谈,结果成绩斐然,联合利华等4家日化企业宣布旗下产品暂不涨价,市场一片歌舞升平。
  由此再想到更早以前,康师傅想涨价,也是国家发改委约谈,后延了;绿豆、大蒜等农产品想涨,硬是被压下去了。前几天盐的非理性涨价也瞬间消失于无形。
  究竟什么行业可以涨价,什么行业不可以涨价?这其中有何规律可寻?
  人们看到,石油的价格可以涨,电价可以涨,水价可以涨,天然气价格可以涨。当然,公务员的工资必须可以涨。
  有人说,石油、电、水、天然气,都是属于资源性行业且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得出结论:想涨价并成功实现了涨价的都是所谓垄断行业。
  可当板子打到垄断上去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单凭一个“垄断”,还是无法涨价的,日化四巨头就是一个例证。
  最终结果终于出来了,尽管还有点扭扭捏捏、羞羞答答:想涨价并涨了价的企业,其背后都有一面大旗,上书两个大字:“国有!”
  由此联想到最近几年一个被热炒的名词:“中国模式”。
  所谓中国模式,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本质是一个大笔财产通过国家这个渠道由普通纳税人向特权阶层转移的过程。这就是近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取得高速增长,但普通民众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原因。
  任何一种国家行为,都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由国家出面组织起各种资源进行。只不过有的国家,是根据大多数人的意愿来进行,结果也是造福大多数人。而有的国家,由于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过程,就是权贵阶层利用国家力量,使国家资源为少数人服务的过程,也就是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转移的过程,表现在经济领域,就是大规模国家投资。这就是世界上的水库,一半都在中国的原因,也就是三峡工程一定要上马的原因。
  请看下面一组数字:
  在一般发达国家,工资占企业营运成本百分之五十以上,中国则平均在百分之十以下。中国劳动报酬只占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国内消费率仅有百分之三十五左右,比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低百分之二十,比美国低百分之四十。这说明中国的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普通劳动者工资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企业利润的增长。
  拉动GDP有“三驾马车”之说,分别是内需、投资、进出口。看看中国这“三匹马”,内需、进出口这两匹马现在明显动力不足,不足于拉动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
  两匹马都快没劲了,拉动GDP的就只有投资这匹马了。政府想要投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首先得有资。资金从哪里来,三条途径,税收、国企利润、公共资源转移(主要是土地)。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上税率最高的,想再增加几乎不可能了(全球第二)。而为了维护国有企业的高额垄断利润,只能采取损害就业和民生主力军的民营企业,大规模“民退国进”的办法,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在各个行业的垄断。
  这就是国有企业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最终原因,这也是水、电、气纷纷涨价的的最终原因。裁判都赤膊上阵了,又有什么比赛不会赢呢。
  展望一下未来,如果真的有一天,民企(包括合资企业)这群下蛋的鸡都杀完了,国有企业将全面实现垄断,这不过是全面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罢了。
  这一天真的会来到吗?
转自天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4-13 10:2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我专政我存在 回复日期:2011-04-09 14:41:15 
  
    中石油:调完了,大哥。
    发改委:有什么反映?
    中石油:意见很大,骂娘的挺多,比国外贵太多了……
    
    发改委:不是让你们找枪手造舆论吗?
    中石油:找了,强调成本构成不同没有可比性,中国特色什么的,不过越描越黑,现在他们有点顶不住了,不敢说话了。
    
    发改委:能不能说点新鲜的?我听了都烦。以后不要找什么草包专家,更不要找“五毛”骂街。咱不差钱,还是让那几个刀枪不入的上吧。
    中石油:可他们名声太差了吧。连“自行车比汽车污染更严重”这类话也说得出口……
    
    发改委:靠,他都不怕,你担心什么?
    中石油:是大哥,我觉得根本就多余解释,就涨了,你能怎么着吧,还能造反不成?!
    
    发改委:头脑简单!不讲政治!跟你们说了多少次了?对了,销售稳定吗?
    中石油:大哥,销售这几天一直在下滑……
    
    发改委(暴怒):怎么会这样?!都是精算过的,汽车保有量低时低油价,打开口子让这帮孙子使劲买,三年功夫该买的都买了,一家两三辆都有了,套牢以后咱就一路涨上去。这么大市场销售怎么会下滑?
    中石油:内外差价太大了,外面的油品好,价格也比我们低2块多,最近成品油走私很火,以前贩毒倒腾军火的也改行做成品油了……
    
    发改委:妈的,敢挡咱们的财路?把他们都给我做了!
    中石油:大哥,要是几个小瘪三也就好办了,现在部队用军舰在走,我们有什么办法?
    
    发改委:靠,部队我也管不了,我找老大说去……底下兄弟们怎么样?
    中石油:兄弟们日子过得很滋润,不过情绪不太稳定。
    
    发改委:为什么?!
    中石油:兄弟都觉得探油炼油太辛苦了,也没必要,买船运油就行了……
    发改委:嘘……,小声,别让FBI听到,他们也涨价就麻烦了……这事低调操作就行了,闷声发大财。
    
    中石油:除了走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好多小白领觉得油太贵,开始“戒驾”了……
    发改委:找几个抢手,多推推节油概念,多推推日本车……不信他们真能戒。
    
    中石油:这帮孙子也不是真想戒,主要是吃不住劲了,房价学费那么高……
    发改委:别说了,***,这帮孙子是逼我下重手啊……
    
    中石油:大哥,你的意思是?
    发改委:这帮孙子够狠,先是把烟戒了让我损失一笔,现在又要“戒驾”?!看来,得把十年后的手段提前用上了,咱们看谁更狠?下月我找人听证一下水价……草,让他们戒!说他们要是连水都不喝了,我就提高火葬费,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4-13 12:28 | 只看该作者
“下月我找人听证一下水价……草,让他们戒!说他们要是连水都不喝了,我就提高火葬费,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哈哈哈”

[M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4-13 12:58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7 03:40 , Processed in 1.2191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