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62|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1精彩图文: 珠海赛车场正在申办F1中国第2站 2005是契机 [/co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9-26 1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车王



出现在中国站舒马赫的新头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4-9-26 16:32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巴里切罗夺得上海站首个冠军 舒米经历一场恶梦



  北京时间9月26日14点,2004赛季F1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道进入第16站中国站正式比赛的争夺。经过56圈的角逐,共有18名车手完成了全部比赛,最终法拉利车队的车手巴里切罗以1小时29分12秒420的成绩在上海国际赛道夺得冠军,这是巴里切罗连续3次夺得了分站冠军,他也提前2站夺得了年度车手亚军。英美的巴顿和迈凯伦车队的雷克南分列第二和第三。排名第四至八位的车手依次为:阿隆索、蒙托亚、佐藤琢磨、费斯切拉和马萨。

  今天上海的天气十分不错,天空晴朗,空气温度29摄氏度,赛道地表温度41摄氏度,湿度52%,非常适合赛车比赛。

  由于昨天在排位赛中冲出赛道,大舒马赫的红色法拉利战车选择在维修区内发车。其他19名车手陆续驶到各自的发车位置准备发车。随着绿灯亮起,正式比赛开始,巴里切罗起步非常迅速,顺利的保住了自己的首发位置。排在第三位发车的英美车手巴顿却被排在第四位的雷诺车手阿隆索和索伯车队车手马萨抓住机会连续超越,排名降到了第五位。排在第五发车的小舒马赫表现也相当糟糕,他被后面的两辆赛车一起超越,费斯切拉趁抢到了第六位。

  第3圈,英美车队的巴顿利用速度的优势强行通过一个弯道内角超越了马萨,上升到第四位。然后在第7圈又超过阿隆索,夺回了自己第三的位置。9圈过后,前八名车手依次为:巴里切罗,雷克南,巴顿,阿隆索,马萨,费斯切拉,小舒马赫和库塔。此时,在维修站发车的大舒马赫已经超越到了第17位。

  第10圈,索伯车队的马萨率先进站,紧跟着潘尼斯也进站,掀起了第一次进站的高潮。第12圈,已经疯狂超车上升到第14位的大舒马赫在弯角内侧超越捷豹车队(原美洲虎车队)的克莱恩时,两人赛车的轮胎碰在一起,所幸没什么大碍,比赛继续进行。巴里切罗在领先的位置上跑的非常顺畅,一圈后,巴西人也进站了,用时7秒6后重新驶回赛道。第13圈,刚刚和大舒马赫发生碰撞的克莱恩直接将赛车开回了维修区,退出了比赛,这样他就成为了第一个退出F1中国大奖赛的车手。第15圈,刚刚利用其他车手第一次进站高潮,冲到第10位的大舒马赫再次发生失误,在过一个弯道时,后胎失去抓地力,赛车转了360度后再次冲出了赛道。好在他努力控制着赛车又回到赛道,但名次也下降到了第12位。18圈过后,赛道上只有大舒马赫没有进站了,他在利用这段时间拼命加速,连续超越前面几辆赛车,并在第18圈创造了最快圈速1分32秒576,成为上海赛道第一个跑进1分33秒之内的车手。第20圈,大舒马赫终于进站,用时9秒出站后名次落到了第14位。

  第23圈潘尼斯第二次进站,第28圈,巴里切罗在创下了1分32秒455新的最快圈速后第二次进站,出站后仍然在雷克南的前面排在第二,巴顿暂居第一。比赛完成30圈后,排名前八位的依次是:巴顿,巴里切罗,雷克南,阿隆索,小舒马赫,佐藤琢磨,蒙托亚和库塔。

  第35圈大舒马赫赛车的左后胎又爆胎了,看来德国人在中国的运气实在太糟糕了。大舒马赫坚持着把赛车开回了维修站更换了轮胎后又继续投入了比赛,不过名次又再次下降到第15位。第38圈,小舒马赫的赛车被库塔的赛车撞出了赛道,这样刚刚才复出参赛的小舒只有无奈的退出了本站比赛,他也是第二个退出中国站比赛的车手。与他相撞的库塔的赛车也发生了爆胎,不得不加多一次进站更换轮胎。第42圈,米纳尔迪车队的布鲁尼的左前胎突然掉了,他第三个退出了本站比赛。

  第43圈,巴里切罗第三次进站,仅用了6秒2就重新回到了赛道,出站后仍然稳稳当当地保持着第一名的位置。第48圈大舒马赫第四次进站加油。最后一圈,巴里切罗以第一名的身份冲过终点线,随后英美的巴顿和迈凯伦车队的雷克南也相继也完成了比赛。前八名分别是:巴里切罗、巴顿、雷克南、阿隆索、蒙托亚、佐藤琢磨、费斯切拉和马萨。大舒马赫最终名列第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4-9-26 16:33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失利但毫不失意 舒马赫吹口哨喝饮料走进维修区
2004-09-26 16:22:22.0  搜狐体育

  北京时间9月26日14点,2004赛季F1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道进入第16站中国站正式比赛的争夺。经过56圈的角逐,共有18名车手完成了全部比赛,最终法拉利车队的车手巴里切罗以1小时29分12秒420的成绩在上海国际赛道夺得冠军,这是巴里切罗连续3次夺得了分站冠军,他也提前2站夺得了年度车手亚军。英美的巴顿和迈凯伦车队的雷克南分列第二和第三。排名第四至八位的车
手依次为:阿隆索、蒙托亚、佐藤琢磨、费斯切拉和马萨。

  结束比赛后的舒马赫并不失意,他和维伦纽夫一起吹着口哨喝饮料走进维修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4-9-26 16:36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圈速纪录:舒马赫困境中首写上海赛道最快单圈



  56圈的中国大奖赛,最不幸的就是在中国人气最高的舒马赫兄弟。就像赛前所说的一样,一直在往前追赶的舒马赫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许积累了一个赛季的运气在上海到达了一个低谷。失去了舒马赫的竞争,比赛也许失去了最有趣的意味。但是,队友巴里切罗的夺冠则确保了法拉利在全新的上海国际赛车场包揽了全部的"第一次"!比赛进行至第52圈,舒马赫用速度证明,他依然是最适合上赛道的车手,他创造了本场比赛的最快圈速:1分32秒238。这是中国站的首个圈速纪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9-26 20:44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F1知识之爆缸

爆缸:由于温度过高,活塞膨胀而卡在了气缸中,造成引擎报废。严重时由于压力过大而活塞又无法活动,则会喷出浓浓火焰。
拉缸:由于活塞质量不过关,或运转时温度过高,造成活塞发生形变与汽缸壁摩擦,使汽缸壁产生划痕,造成封闭不严,动力损失。严重时会喷出青蓝色的烟。


爆缸和缩缸我想这应该是同一件事情但是说法不一样吧,只不过爆缸这两个字听起来好象比较严重的样子,引擎会发生这种状况其实不一定是在赛车上面才会发生,在一般我们使用的市售车款如果引擎保养不好的话也会有这种惨剧会发生的,而这种现象在赛车运动当中高度压榨引擎的状态之下,就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啦,而会发生这样的意外状况通常是在几种现象之下才会产生。

  首先是引擎的散热效果不良,使的引擎的工作温度超过原先设计所能够承受的温度,再来是引擎机油的品质或是循环不良所造成润滑不足,还有就是引擎的进排气系统以及点火正时的调整不准确,最后应该就是引擎的工作负荷过高都会造成所谓爆缸或是缩缸的现象发生,而对于科技含量如此高的赛车来说,前面几种状况会发生的可能性比较低,而主要问题应该是在于引擎的负荷过度所造成。

  对于赛车引擎来说,为了能有高性能的动力输出表现,因此他的引擎转速动不动就是拉到一万八千转以上,然后在进弯与出弯的换文件和引擎煞车的使用下,可以说是随时都是处于低转速和高转速的不同状态之下,相对的引擎转速在这种不断的高低之间工作,对于引擎的耐用性就是一项很大的考验了,除此之外引擎内部的零配件因为使用需求不同,都是由不同的金属材料所精密加工制作完成,由于不同金属的材质不同所以他的热胀冷缩也不同,所以在比赛前才有所谓的暖胎圈,除了要让轮胎达到工作温度增加抓地力之外,另外也就是让引擎的各部机件能够进入正常的工作温度,当引擎的工作温度达到当初所设定的标准之后,这颗引擎就能够在比赛期间有最完美的动力输出表现,但这也往往是引擎工程师们不断要追求与突破的目标之一。

  而爆缸的现象就是上面所说的散热与润滑系统,以及金属材料的热胀冷缩还有超度使用的其中一项发生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好几项因素同时都发生在一起,要知道一级方程式赛车一颗引擎有十个汽缸在同时工作着,会发生爆缸或是缩缸现象可能只是某一个汽缸而已,主要就是因为汽缸活塞上的活塞环与汽缸壁的严重磨损或是断裂所造成,使的原本紧密的汽缸因为引擎室底部的润滑机油进入汽缸室燃烧之后,无法完全燃烧掉的废气经过排气系统排出车外,就是我们在电视上所看见塞车后方冒出大量白色浓烟的状况,而依照浓烟的大小就能大致判断出爆缸的严重性了,如果这种现象更严重的话很可能就造成机油外泻到跑道路面上,直接会造成其它赛车的的高度危险性。

  其实车队的电子监控系统是能够全程监控引擎的各种工作状态,如果发现引擎转速不断的超过极限,或是温度上升还是有机油压力不足的时候,就会利用无线电通知车手,将引擎转速降低或是将赛车速度放慢一点,希望透过不要过度压榨引擎的动力输出来减低爆缸的意外发生,这也是我们有时候看某位车手一度能追上领先车手,但几圈之后速度就会放慢下来无法追赶的原因之一,而车队技术人员最担心的是赛车引擎在比赛期间的一切监控都是正常状态,而发生问题却是在一瞬间不可预期的状态下出现,毕竟引擎内部是由一堆零配件所组合而成,谁也不能保证每一颗零件都是完美无缺的,另外还有赛车引擎的组装是由技术人员来完成,所以技术人员本身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再来就是车手本身的驾驶技巧和比赛实际的状态,这些都是计算机系统不能事前控制的可变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9-26 20:50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缩缸:和空燃比有关。

其实我们平常讲的发动机、引擎也好都是一具内燃机,最基本的就是将燃料跟空气混合在一起再压缩、点火、爆发然后排气,它有一定的比例,就是空气燃料混合比,简称空燃比。引擎的空燃比会影响到引擎运作的温度。通常我们在英文说是running rich,就是燃油比例较重,这时引擎温度较低。相对地,running lean也就是空气比例较大的时候,虽然马力会较大,但是引擎温度会过高,所以要缩缸的机会也就多。这个时候,车手可以用方向盘上的钮调控一下。最重要的是油气比例不能太高或太低,只是微调而已,你不能差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5:25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结束比赛的车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5:26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让托德和他的绯闻女友出现在上海赛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5:29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车王的另一面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4-9-27 15:30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情深一吻 [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9-29 15:31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上海购买F1举办权价钱为欧洲3倍 中方买时没还价

  F1(一级方程式赛车比赛)上周末第一次登陆中国,并于26日产生了F1上海站处女赛的第一位冠军。南方日报消息,比赛热闹非凡,各方均表满意。但也有国际赛车传媒界人士认为,上海为举办这一站比赛付出了比较高昂的代价,尤其是在购买举办权的费用上,比其他十几站比赛都要高出很多。


  高得不可思议

  根据颇有影响的英国《F1商业》杂志最新刊登的数据,上海购买举办权费用每年高达3000万美元,但与上海一样在今年第一次举办F1的巴林却只付出了1800万美元购买举办权。在亚洲举行的其他两站比赛中,日本铃鹿站的举办权费用只有950万美元,马来西亚雪邦站的费用为1500万美元,都比上海低。欧美地区各个F1分站赛的举办权费用都只在1000万美元左右,有的分站甚至不需要购买举办权,如摩纳哥站和意大利蒙扎站。

  《F1商业》的资深记者马克·卡特勒近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如果与其他分站相比,上海购买举办权的费用明显过高,"与欧洲各站比赛相比,上海几乎付出了三倍的费用购买举办权,有点不可思议。"

  中方并未还价

  负责向各分站组委会出售举办权的机构是拥有F1商业开发权的FOA(F1管理公司)。该公司老板伯尼·埃克莱斯通实际上非常需要中国这个人口众多、潜力巨大的市场,因为很多F1车队的赞助商对中国市场心仪已久;而且,F1在传统基地欧洲已遇到诸多限制,包括面对烟草广告的禁令等,需要在欧洲以外寻找出口。埃克莱斯通还曾向新华社记者表露了想在中国第二个城市举办F1的想法。

  卡特勒认为,上海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背景作为谈判的筹码,将举办权费用降低。但是据他了解,中方只是简单询问了购买举办权的费用,在埃克莱斯通开价后,中方并未讨价还价就接受了,从而创造了F1历史上购买举办权的最高价位。

  据了解,除了每年向FOA交纳高昂的举办费外(直到2010年),上海还以每年约2000万美元的价格向FOA购买赛事转播权,这意味着上海就这两项费用每年就要支出约5000万美元。而组委会从赛事本身获得收入的主要渠道是门票,虽然上海站比赛门票早早售空,但是合计3000多万美元的门票收入并不能完全抵亏。

  除了上述支出外,根据《F1商业》的数字,上海赛道的总投资高达3亿美元,是目前F1各站赛事中最昂贵的赛道,比巴林站比赛的2.3亿美元还要高。

  组委会赢利空间很小

  为让F1落户中国,上海投入巨大,但是卡特勒强调,如果不是从赛事本身着眼,而是从F1对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影响来看,每年花3000万美元购买举办权并不算高。他认为,F1将能大大促进上海的旅游业,并能带动上海以及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上海是做了一笔好买卖。"

  上海F1组委会负责人毛小涵也在接受《F1商业》杂志的采访时认为,每年花3000万美元购买举办权并未吃亏。他说:"我认为完全是物有所值,因为F1已对上海和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卡特勒指出,不仅是上海,其他站比赛都很难从比赛本身赢利,因为FOA占据了赛事经营收入的大头,组委会赢利的空间已很小,但是很多国家的城市依然愿意投巨资举办F1,主要是因为本国政府希望借助F1促进旅游等服务产业的发展。"他们对F1举办成本并不介意,因为他们相信可以在别的方面得到回报,"卡特勒说,"F1还能促进上海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9-29 15:31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b]

舒马赫 :还是享有神的待遇 只是走时心情不太好

  第一个F1上海大奖赛结束了,一切迅速地寂静下来。说寂静,是因为公众的视线似乎一下子就从刚刚还是沸腾的F1转移到了别处。比如,那些来时被奉若神明的车手们,走的时候几乎无人问津。除了舒马赫,这个在上海站碰了一脸灰的法拉利战士。虽然没有来时被狗仔队围追堵截那般紧张热闹,但舒马赫的走同样不同凡响。我们可以通过舒马赫来到上海,以及他离开上海所实施的手段、群众对他的热情体会到,上海的惨败并没有破坏他在车迷中神的形象。

  在上海媒体甚至国外著名通讯社的记者都已经被法拉利"耍"了一天后,车王舒马赫9月21日真的来到上海。本来,年初的时候就说他6月6日要来的,车迷苦等了半年,舒马赫终于在上海露出了他标志性的长下巴。

  真的来了!21日一整天,他都在给上海展示他神的神秘和神的意气风发。

  首先是抵沪方式。有人说,"法拉利新闻官说了,舒马赫来上海将不会搞特殊化,不会乘坐车队的专机过来,而是跟车队工作人员一起坐航班过来。"舒马赫真的来了,当然没有媒体看见,但是记者通过努力,还是拿到了车王过来的方式——不光是专机,还是他自己的私人专机。这是一架白色的、底部有些红条的飞机,在飞机的尾翼和车门等处,都有显著的"MS(Michael chumacher)"的红色标志!

  其次是抵沪时间。有人说"跟某某内线、某某新闻官通过越洋电话后得知,舒马赫将在22日到",也有人说从20日到22日的三天内舒马赫天天有可能到,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法拉利车队放出的烟幕弹,怕引发车迷的疯狂举动。甚至到了21日,舒马赫都在浦东机场出现了,等在舒马赫下榻酒店的媒体,还不断得到各种错误的抵达时间信息。最终的结果是,舒马赫的私人飞机是在13:15降落的。就这么一个时间,却还是抵沪之后,记者通过参与接待的机场朋友拿到的!舒马赫的神秘可见一斑。

  不管怎么说,车王已经到了,就应该了解车王到时的细节。而了解下来的情况,却发现舒马赫真的是有着神一样的意气风发。

  在机场。舒马赫在13:20左右下的飞机,随后就被接待人员接到了贵宾室,随即有众多的机场人员和接待人员涌上来找他签名。一位警察拿出一叠信封请他签,车王竟然都兴致勃勃地给签了!尽管没有怎么说话,但是他从头到尾都是笑咪咪的,表情十分和善。车王在机场只呆了半个小时左右,但是所有的人有这样的印象——舒马赫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

  在酒店。舒马赫是21日下午两点左右离开的机场,得到的接待规格也很高。三辆法拉利母公司菲亚特提供的蓝旗亚轿车,他的保镖一前一后,他的米色的专车在中间,前面还有警车开道。抵达酒店门口时,摄影记者们都架好了大炮,等着车王下车的一瞬间,然而,舒马赫竟然将车直接开到了酒店的地下车库!一切都是一个国际巨星应有的"派头"。当摄影记者冲了下去的时候,终于有幸运的人拍到了车王的影像——身着黄绿色鲜黄花纹的皮夹克,头发上抹了许多摩丝,身材修长,看上去精神非常抖擞。

  随后,为了逃离记者的拍摄,他在保镖和酒店保安的掩护下,从货用电梯进酒店,并被严密保护起来,这些,都是一个神才"享有"的"待遇"。

  9月27日(周一),车王舒马赫静悄悄地离开了上海。依然是先大打一套迷魂拳,让部分媒体在26日晚还是27日上午走的选择题中争论不休,然后自己偷偷离开。

  也因此,跟来时一样,依然没有媒体在场,只有一群机场的人围着他,索要签名,证明了他依然是最著名的车神。只是,只获得第12、还有本赛季首次被人套圈的糟糕战绩,已经让车王丝毫没有了来时的意气风发,在离开上海前呆在浦东国际机场的75分钟内,他在外人面前只笑过一次,并且拒绝了签名——他在车迷的心中,依然是神,只是,神这次心情不好。

  27日上午10:45,舒马赫和经纪人以及保镖一行5人从酒店到达浦东机场。舒马赫情绪很差,只是在刚刚到达时,看见很多人才勉强笑了一下,随后一直到飞机起飞,他都一直没有笑过。因为行程没有一丝风声走出去,因此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在场,舒马赫表现得也是很自然的黯然。

  跟来时不一样的地方还有,舒马赫来时在贵宾室还接受了机场工作人员和接待人员的签名要求,兴致勃勃地签了一堆帽子、衣服和车模,但是走的时候,面对签名要求,舒马赫拒绝了。舒马赫的经纪人韦伯本来同意签名的,但是舒马赫不配合,韦伯只能先拿一只帽子自己先签了一下,然后舒马赫才看在韦伯的面子上,勉强签了一个。这也是舒马赫签的唯一一个东西。

  随后,舒马赫进入贵宾室。接待方特意将他的座位安排在一个显著的地方,他所坐的沙发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个铜牛头,寓意"执牛耳"。舒马赫在贵宾室很安静地等了30分钟,除了送茶水的服务员,没有一个外人进去过。他11:30离开贵宾室,接待人员进去看了一下,里面很干净,舒马赫只喝了一点由机场提供的纯净水。  

  舒马赫和经纪人以及保镖乘坐一辆考斯特面包车,从贵宾室前往自己的私人飞机,私人飞机上,有一位身着便装的空姐帮他打点一切。12点整,舒马赫的私人飞机起飞,顺利离开机场。原本给出的消息是,他们将先停靠一下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然后飞德国的法兰克福。

  27日晚上7点左右时,浦东机场得到消息,说舒马赫的专机已经在晚上6点多抵达了俄罗斯新西伯利亚,18:43,专机去了真正的目的地——奥地利维也纳,至于车王为何去了维也纳,则无从得知。

  而在周二,车王在个人官方网页上说,他已经抵达了居住地——瑞士。也许,经历了上海之败后,家庭的温暖才是舒马赫最希望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4-9-29 15:43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精彩图文[/b]

鸡血红法拉利跑车制造不对中国人保密



  有关法拉利F1赛车正登陆上海滩的故事,说得差不多了,法拉利F1赛车的背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鸡血红红色跑车


  法拉利F1赛车早已驰名世界,而法拉利鸡血红跑车在我国的各大城市还不多见,而在欧美各国亦是家喻户晓。法拉利鸡红色跑车是一款高级超一流跑车,而且是供不应求。每年按定单排队生产,每辆车在30万美元左右。1997年初,我有幸参观了法拉利跑车厂。参观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我和央视的几个人扛着摄像机,来到了工厂的大门口,几名意大利保安拦住我们的去路,问我们:"你们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如果是日本人,请回。"我们回道:"我们是中国人,是你们邀请来的中国人。""中国朋友请进!"随后,该厂的办公室主任说:"欢迎你们来参观。既然是朋友,你们可以随意拍摄,对你们不保密的。"如果要知道有今天,我们非拍它几本带子不可。这位车间主任说:"实际上,法拉利红色跑车每道生产工艺都是保密的,就连最后一道喷漆工艺也是保密的。法拉利红,也叫鸡血红是独一无二的,其他的任何红色都与法拉利红色不同。法拉利红是法拉利的专利。

  法拉利F1赛车每一次的技术提升,都会运用到法拉利跑车上面来。因为供不应求,法拉利红色跑车非常牛,不搞推销,不搞代理,不优惠,不打折,而且根据定单号取车。法拉利跑车具体每年生产量保密。法拉利汽车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汽车厂的年生产量减一,就是法拉利厂的确切生产量。如今年生产10000辆车,实际上只生产9999辆。如您的定单号为010000号,这就是说,今年就没有您的的车了,明年您升为1号。

转自搜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9-29 15:43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精彩图文[/b]

[M30] 所有的车队离沪都太神秘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9-29 15:47 | 只看该作者

Re: [b]F1中国大奖赛精彩图文[/b]

托德发誓要赢取更多胜利 以慰籍舒马赫受伤的心


北京时间9月27日,虽然舒马赫作出了上海赛道的最快圈速,但是法拉利车队还是很不甘心。赛后法拉利车队经理托德发誓说,舒马赫此次经历了一连串的事故没有获得任何积分,因此法拉利车队一定会再次卷土重来。

在周六的排位赛中发生严重侧滑后,车队决定为舒马赫更换一部新的引擎,所以车王选择了从维修区中发车。不幸的是在正式比赛中舒马赫依然遇到了重重阻碍,他与克里恩发生了碰撞后又再次出现了严重的侧滑。爆胎事故更使他的赛车雪上加霜,最后他还遭遇了被对手套圈的尴尬,最终舒马赫落后于队友巴里切罗以第12名的成绩跑完了全程,巴里切罗则凭借这场比赛的胜利在车手积分榜中锁定了继舒马赫之后亚军的位置。

尽管这场比赛舒马赫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托德还是给予了这位法拉利的1号车手很高的评价。托德说:"迈克尔度过了艰难的一天,这包括从维修区发车的不利局面以及随后的比赛中遭遇的严重的侧滑和爆胎。尽管如此他依然希望在首次中国大奖赛上留下冠军车手的印记,所以他在最后的一圈做出了本场比赛的最快圈速。我们在比赛前就预测这将是一场激战,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的两位车手都面临艰苦的工作,尤其石鲁本在这场重要的大奖赛中表现得相当出色。"

有一些报道认为已经提前包揽了车队和车手积分榜总冠军的法拉利车队已经满足于目前的成绩了,但托德的话给了这种看法最有力的回击,他表示在最后两场日本大奖赛和巴西大奖赛中车队的目标是争取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19 16:47 , Processed in 0.1304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