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太搭顺风车遇意外身亡 家人拒绝车主赔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太搭顺风车遇意外身亡 家人拒绝车主赔偿2011-09-16 06:03:00 来源: 今日早报(杭州) 有96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1)

核心提示:8月13日,安徽合肥沿河村村民刘士胜开着电动三轮车载了同村老人李孝香一程,途中发生意外翻车,76岁的李家珍过世。为表达心中愧疚,刘士胜4次要赔偿老人家属,但都被婉拒。老人的儿媳妇称,家人都不同意要刘士胜的钱,他本是做好事,要了钱的话良心过意不去。




车主刘士胜在老人的遗像前鞠躬致歉。



“如果不是我,阿婶怎么也能再活头十年。现在……”在李家珍老人的遗像前,刘士胜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李孝香走上前搀扶着,只说了句:“这也怪不得你。”
刘士胜和李孝香都是(合肥)新站区磨店社区沿河村的村民,两家并不熟。8月13日9点多,赶集回家的刘士胜遇见了李孝香的婆婆李家珍。出于好心,刘士胜开着电动三轮车带了老人一程。没想到,刚到村口车子翻了,76岁的李家珍一头栽到地上,过世了。刘士胜好心办了坏事,为了表达心中的愧疚,先后四次要给钱,都被老人的家属婉拒了。
直到9月13日,有人在网上发了条微博,这件事才被大家知晓。

事件
好心让老人搭顺风车不想出了车祸
磨店社区沿河村的西头,一大片平房聚在一起。李孝香家住在中间,红瓦白墙,前后共有两栋。前屋左手边,是婆婆李家珍的灵堂。9月14日下午,刘士胜踏进房门,整理好头发和衣服,面对着李家珍的遗像,深深地一鞠躬。她说,这是对老人应有的尊敬,也会觉得心里好受点。
李孝香拾掇了一条长凳,招呼刘士胜坐。刘士胜擦掉眼角的泪水,喘了几口粗气,稳定了情绪后,慢慢回忆起那件让她铭记一辈子的意外,她说,即使过了一个月,她也记得异常清楚,每一个细节都印在脑海里。
刘士胜和老伴李道元在村里养了100多头猪。8月13日9点多,烈日高照,刘士胜骑着电动三轮车,从店埠镇载着200斤喂猪的秠糠回来了。
离村里大约还有一公里时,刘士胜看到李家珍老人提着东西走在路上,孙女跟在后面。她把车子开慢了点,打了一声招呼:“阿婶,太阳老热了,和孙女赶集咋也不搭个车啊。”
刘士胜说,当时老人家答话说因为自己晕车才步行的。老人当时说:“要不你带我们一程,太阳烈伢受不住。”刘士胜觉得这是举手之劳,便下车把秠糠的袋子挪了挪,空出位子让两人坐了上去。
刘士胜重新发动了电动车,路上也再没说过一句话。开了约莫十分钟,到了村头,眼看就到家了。突然水泥路转弯处,对面来了一辆摩托车。只听“嘭隆”一声,刘士胜的三轮车虽然避开了摩托车,却因为左转太狠,翻倒在路面上。
电动三轮车压住刘士胜的双腿,李家珍被甩了一米多远,一头栽倒在水泥地上,昏死过去。李家珍14岁的小孙女刘雪敏摔倒在路中央。后来120急救车赶到了现场,老人被送到医院抢救,但最终因颅内出血过世了。

真情
四次给钱,全被老人子女婉言谢绝
刘士胜没有想到,自己本想做件好事,却要了阿婶的命。“如果不是我,她怎么也得再活头十年啊。”刘士胜不住地摇头。
8月13日下午,当时老人还在肥东县医院,刘士胜便和老伴打电话给两个女儿,要了一些救急的钱。“大概有4000元,我递给了她儿媳,没想到被拒绝了。”李道元刚说完,坐在一旁的李孝香就插话说:“那么一大叠,肯定不止4000元。”李道元本想拿这个钱先救急,李孝香却说家里有,用不上。
当天晚上,夫妻俩先回家商议了一趟,决定这钱一定要给,不然良心上过意不去。第二天一大早,李道元便低价卖掉了家中的十头猪,凑得一万元。待李家珍老人过世后,李道元把卖猪的钱又送了过去,又一次遭到了拒绝。
第三次是吊唁李家珍老人的那天。8月16日,李道元夫妇带着爆竹、花圈和纸钱一起登门道歉。“就是这个桌子,放了三次,她家人三次都把钱塞回了我口袋。”李道元指着堂屋的方桌说。实在没办法,李道元只得掏出400元钱当是人情,这只是当地人家有喜事或丧事,亲友邻居给的份子钱。
老人家丧事办完有半个月了,李道元揣着钱又来了,正好在路口碰到了李孝香。“我们是真心真意想把这个钱给他们,良心上也好受些,可他们家死活不要。”
和以前三次一样,李孝香又一次拒绝了。“毕竟老人是在我老伴车上走的,搁在别人,说不定会坑死我们,可他们家却一分都没要。”李道元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商量了,虽然给钱不能挽回老人的性命,但是只有这样,才觉得良心上能过得去。

对话
人家本是做好事
我们要钱的话一辈子良心过意不去
李家珍老人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出事时,唯一的儿子刘国乔远在东北打工。直到8月17日才坐车赶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这期间,家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媳妇李孝香一人在操办。问起当时为什么没要李道元家的钱,李孝香只说:“人家也是做好事,要了他们钱一辈子良心都过意不去。”
记者:婆婆过世一共花掉多少钱啊?
李:花了两万多吧,家里存了点,从亲戚那也借了一点。
记者:不要刘士胜送来的钱,是你想的,还是你们一家人商议决定的?
李:第一次的时候是我先说的,没和家里人商量。不过,等家里亲戚知道后,都说不能要。和孩子爸打电话,他也在电话那头嘱咐我一定不能要人家钱。
记者:事情是不是像刘士胜说的那样呢?你有没有怀疑过?
李:我们都是农村的,家门口哪会说假话?丫头也和我讲过,和她说的一模一样。
记者:现在乡亲们都在传你们这个事,你是怎么想的?
李:你想想,如果当时我们去要这个钱,孩子们会怎么想我们当家长的,亲戚朋友也肯定说我们在讹人。别人本来也是在做好事,又不是故意的。要是还要钱,以后好事就没人干了。
和李孝香聊天时,她的丈夫刘国乔还在肥东县城打工。在电话中,他告诉记者:“在外面打工也听说过老人摔倒没人扶的事,还有故意讹人的事。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们家是不能为了钱卖了良心的。我也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刘国乔是瓦工,在工地上一直很忙,只和记者说了这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市民声音
两家人都做得很漂亮
葛伦权是新站区磨店社区沿河村村主任,他告诉记者,早知道这两家人的事情了。“他们两家人事情做得都很漂亮,是全村人的榜样。”葛伦权介绍,李道元早年是村长,年纪大了才退休的。平时为人处世很热情,也经常给乡亲们做事,都很服他。
“国乔家就更不要说了,以前对他们一家真的不太了解。这件事干得我们都很服,一村人都夸他家人是杠杠的。”葛伦权说,村里虽然没有资金给他们家奖励,但一定会号召全村人学习他们的品质。
专家观点
这种相互体谅值得学习


随着南京“彭宇案”的发生,以及国内越来越多此类事件的产生,老人摔倒后要不要搀扶,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扶,担心被讹诈;不扶,良心上过不去。新站区磨店社区沿河村两户人家的做法不免让很多人心生愧疚,他们用实际行动给人们上了一堂爱心课,上了一堂诚信课。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范和生教授表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近年来,社会越来越浮躁,不少人树立了错误的价值观。“他们认为,只要弄到钱,就是本事。长此以往,人们之间,没有之前的信任,没有了之前的爱心。磨店社区这两户人家的行为,给我们这个社会做出了榜样。”
“这样的爱心,值得人们去学习。”范教授没有吝惜赞美之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nger 于 2011-9-16 11:45 编辑

很感慨,南京的法官们,请让人间本不多的温暖能理直气壮地存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9-16 14:04 | 只看该作者
村民淳朴,感动!城市人要向他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9-16 14:09 | 只看该作者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9-16 14:12 | 只看该作者
乡里乡亲啊,淳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9-16 14:2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美德[M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9-16 15:24 | 只看该作者
哦,原来是三轮车.
如果是汽车的话,如果车主有买乘客人身险的话,保险公司理赔的款项,家属是可以收的,本来就是他们应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9-16 17:19 | 只看该作者
李孝香只说:“人家也是做好事,要了他们钱一辈子良心都过意不去。”
[M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9-16 17:31 | 只看该作者
太难得了,感觉很好,毕竟还有有良心和宽容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9-16 17:45 | 只看该作者
好感慨呀!其实在农村里生活的都很淳朴厚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9-16 22:28 | 只看该作者
善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9-17 00:02 | 只看该作者
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9 09:49 , Processed in 0.4219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