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杀人游戏”频升级,白领人群成主力玩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6 1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杀人游戏”频升级,白领人群成主力玩家~

灯光昏暗的走廊里,几个服务生来回穿梭着。除了偶尔从大厅传来的欢声笑语,这里一片静寂。推开一扇虚掩着的门,走进去,同样昏暗的灯光下,16个形形色色的男女,围坐在一个巨大的长方桌前。每个人的面前放有一个长方形的身份牌。隐匿地浏览过面前的身份牌后,他们或悠闲地专注于面前的餐点,或四处张望打量着周围人的神情。

  就在你疑惑这里是否在举行主题 party时,一个冷冰冰的声音突然传来——“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了。天黑请闭眼……”。

所有的动作都在这一刻静止,所有人的表情由此转为严肃。事实上,吸引这么多人参与的仅仅是一个名为“杀人”的游戏。


  白领已成主力玩家
  2004年 12月,中国第一家以“杀人游戏”为主题的俱乐部Xclub在北京开业,队伍庞大的“杀友”们欣喜若狂。

  “杀人游戏”,又称警匪 PK游戏,在美国被叫做“神秘的谋杀者”,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智力游戏。

  以 12人为例,游戏中人的身份分为3种,6人为平民,3人为杀手,3人为警察。每局开始前,参与者摸取身份牌,游戏开始后,杀手每轮杀掉一个人,警察和平民则需指认出谁是杀手,通过投票将其推出。

  据资料显示,“杀人游戏”可谓系出名门。它最初是作为一门必修课,出现在哈佛大学MBA的课程中。1999年,由硅谷归国的留学生第一次传到上海。而后,于该年年底在一次IT界的媒体见面会上引起关注,并被迅速传到了北京。此后,更在广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为了揭开这个当红游戏的神秘面纱,记者走访了位于中关村的一家俱乐部。只见俱乐部大厅的一面墙壁上,一个巨大的宽屏不停变换着玩家的排名。

  “2005年,可以说是‘杀人游戏’疯狂蔓延的一年。在这一年间,仅北京就有近 10家以‘杀人游戏’为主题的俱乐部成立。”身为心诡俱乐部经营者之一的屈阳兴奋地告诉记者,“Xclub到目前已经拥有了 3万名左右的会员,‘心诡’从去年 9月份成立到现在,也已经有了 6000多名会员,我们还在长春开设了两家连锁店。”

  在屈阳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杀人游戏”是一个体现个性的游戏。虽然俱乐部的收费不高,对会员的进入也没有身份上的限制,但它的走红目前还仅局限于一定的圈子。由于游戏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的参与者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因此,来俱乐部的玩家多是一些白领,以IT界与文化界居多。

  一位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告诉记者,她是这里的老玩家,平均每周要来三四次。“我在前年的一次聚会上跟人玩起了这个游戏,之后就喜欢上了它。以往我下班后会和同事去酒吧、KTV,现在我把时间都用在了这里。”

  曾在媒体工作过的陈星(化名)去年 12月份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玩这个游戏。此后几乎每天下班都会来到这里,“这里提供点餐服务,我通常会在这里玩到一两点钟才回家。”和记者讲述的同时,陈星大声地叫来服务生,催促着他的晚餐。


  游戏的魅力
  “杀人游戏”发展到今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游戏版本的推陈出新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一些人坚守传统经典版本的同时,一些人追逐着新角色带来的新奇体验。

  熟知此道的屈阳向记者介绍起游戏版本时可谓如数家珍,“常规的游戏版本有3个,角色相对比较简单。虽然我们会针对新加入的会员做一些关于游戏规则和技巧的专门培训,但在抓牌时,老玩家还是很容易通过观察表情而判断出新手的身份。”屈阳说,“为了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推出新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不久前推出的‘杀人无间道’版本,就是仿照电影《无间道》,在杀手和警察中各隐藏有一个警察和杀手,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心诡’最新推出的是具有魔幻色彩的版本,包括森林老人、花蝴蝶、小妖精等魔幻角色,这给了老玩家继续晋升的机会,也吸引了不少新会员加入。”

  对于游戏玩家们来说,吸引他们的只是“杀人游戏”所带来的新奇感与短暂成就感吗?

  陈星告诉记者,游戏本身的魅力只是吸引他来这里的其中一个原因,自己并不只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现在生活节奏很快,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下班后来玩会儿游戏可以放松心情,给自己减压。

另外,这个游戏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这儿不像台球室、KTV,什么人都有,什么人都可以玩。这里的玩家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涵养,层次比较高。这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都会对我有一定的帮助。”


  是非对错待人评
  尽管,目前看“杀人游戏”可谓风头正劲,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一位曾经玩过“杀人游戏”的人提起“杀人游戏”时便频频摇头,“说穿了,就是让大家学会面不改色地说谎话,教你无理狡三分。我都不敢和朋友一起玩,玩起来,要是突然发现身边的那个人原来如此擅长说谎,我会不由得产生怀疑:他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人吗?我真的了解他吗?太可怕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虽然“杀人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压力,宣泄情绪,但人们可能因为玩这个游戏而变得更具暴力意识和侵犯性,形成极端性格。

  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孝正教授对“杀人游戏”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杀人游戏”只是一个游戏。“博弈类的游戏中都存在着虚假,这是它的游戏规则所决定的。你代表着一方利益,就要围绕着他的利益说话。‘杀人’只是一种形式,这跟玩象棋时,吃掉一个‘士’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生活是真实的,却也每天都有人在说着谎言;游戏是虚拟的,但也有以赤诚之心相对之人。其实,游戏本身并无对错,对错就在玩家的一念之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8-27 18:14 , Processed in 0.1374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