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作者 joy. 于 2007-8-5发表的原文
这段时间一直在找一本小说,不管是原版还是翻译的版本。
一般认为,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还是会存在个体差异的区别。
同样一个故事,小说的叙述可能会更加迷离神秘,就像走在浓雾弥漫的森林,潮湿和清冽的气息扑鼻而来,在你继续往里面走并且彻底的迷失了方向以后,故事却可能干脆的嘎然而止。而电影似乎不会。
由此对比,在喜欢一部影片的同时,似乎同时亦会期待原版的小说。
在哪个地方看到过类似这样的话:很多时候,作者只是想通过叙述来缓解自己心里埋藏已久的不知从何而来的沉重悲伤。据我的观察,每一个选择用笔来倾诉的人,似乎都有类似难以言说的隐痛。
推及到电影,执导这个片子本身的导演,喜欢拍电影,是否也是把这个过程,当成一种倾诉的方式呢……
这位导演叫做: Anthony Minghella
而这部电影叫做:英国病人。
引用作者 网络天使 于 2007-8-5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joy. 于 2007-8-5发表的原文
这段时间一直在找一本小说,不管是原版还是翻译的版本。
一般认为,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还是会存在个体差异的区别。
同样一个故事,小说的叙述可能会更加迷离神秘,就像走在浓雾弥漫的森林,潮湿和清冽的气息扑鼻而来,在你继续往里面走并且彻底的迷失了方向以后,故事却可能干脆的嘎然而止。而电影似乎不会。
由此对比,在喜欢一部影片的同时,似乎同时亦会期待原版的小说。
在哪个地方看到过类似这样的话:很多时候,作者只是想通过叙述来缓解自己心里埋藏已久的不知从何而来的沉重悲伤。据我的观察,每一个选择用笔来倾诉的人,似乎都有类似难以言说的隐痛。
推及到电影,执导这个片子本身的导演,喜欢拍电影,是否也是把这个过程,当成一种倾诉的方式呢……
这位导演叫做: Anthony Minghella
而这部电影叫做:英国病人。
引用作者 joy. 于 2007-8-9发表的原文
丢了记忆,丢不了的爱……
一直觉得,电影是在导演和观众之间形成的。它之所以不是一堆堆的胶片,是因为和我们之间有私人情感。喜欢Anthony Minghella,是从《英国病人》这一部片子开始。
看《第七封印》,钟士和喝酒悲叹妻子不贞的铁匠在一起聊天,他说:“爱是所有瘟疫中最为黑暗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为爱而死,那么它还会有些乐趣。可是人们几乎总是可以在爱的创伤中痊愈……如果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切都是不完美的,爱是完全的不完美中最为完美的。”铁匠答道:“你很幸运,相信你所说的那些废话。”看到这个片段,我忍不住流下泪来。
当然,这是伯格曼的电影,他的电影凛冽、纯碎、奥妙,一直醉心于宗教问题的他,在他的电影里头,总是表现出比别人更为尖锐的个人挣扎。
之所以喜欢《英国病人》并且想起《第七封印》,我想,至少前者让我对爱,始终一如继往的深情对待,始终在心底,挂着淡淡的微笑吧。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