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期待广告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2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不断更新)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 0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车要讲究坐姿 坐椅不对劲 颈椎易生病


许多人都知道开车要关注车内的空气质量,但很少人会留意坐椅。事实上,坐椅也是导致开车人患“开车病”的原因之一。

  长期开车颈椎生病

  “最近颈椎比较疼,所以到这里来做个中医按摩。”在东城区怡丰路的某盲人按摩院里,整日忙碌鞋厂生意的李得金还是抽时间来休闲一下。他说,因为要接单和送货的缘故,身为小老板的他每天呆在车里的时间至少在5个小时以上。

  长期开车不仅让他身心疲惫,而且还得了颈椎病。上个月他在东莞中医院骨科检查,医生说他的颈椎有点问题,脊椎也需要治疗。他说,有时候从床上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脖子歪了,稍微转动都很疼。

  购车者很少关注坐椅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少有买车者关注轿车坐椅的性能。他们问价格、问耗油,却很少问到坐椅。

  东莞某车行维修部李师傅认为,汽车坐椅对驾驶者的健康很有影响,许多出租车司机和长途车司机都有腰背方面的职业病,除了驾驶时间过长外,坐椅的用材和设计如果低档,也会危害健康。

  记者从一些高档车经销商处获悉,虽然多数人对坐椅关注很少,但是仍有一些中高档车的坐椅设计利用人体工程学等理论,制作得越来越适合人体要求,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英国科学家调查发现,汽车坐椅不合理司机易患慢性病。人们长期忽视坐椅结构的不合理,会引发司机患上很多慢性病,例如脊柱侧凸、神经根炎。不少驾驶员连续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操纵方向盘,长时间接触身体的坐椅直接影响了司机的健康。

  开车要讲究坐姿

  医生建议,司机在坐进汽车之前,背对座位,绷紧腹部和臀部的肌肉,弯曲膝盖,慢慢坐进去。然后转身的同时,轮流抬腿。从汽车上下来,依照相反的次序。坐在方向盘前,稍前倾,让膝盖略高于大腿,腰部触及座位,不要向后仰。为了舒服,背部可放个靠垫。据悉,汽车还会引起男性司机另一种疾病——前列腺炎。司机坐在座位上,时间过长会引起前列腺的分泌物和血液淤滞在静脉里,时间一长就会患上前列腺炎。

[羽影醉月修改于2006-11-16 10:14:0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01:22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A跟车技巧

  1、哪些车不能跟

  为了防止出现前车急刹而措手不及,有经验的老司机都知道以下几种车是少跟为妙的。

  大型货车

  因为大型货车又宽又大,遮挡行车视线,既容易使后面的车随着它闯红灯,又得防止货物掉落而伤及自己和车辆。

  公交车

  大型公交车和大型货车一样,容易遮挡行车视线,而且一些公交车司机进出站时强进强出,还不开转向灯,如果跟得过近或在其两侧,就容易发生事故,而吃亏的总是小车。

  出租车

  尤其是空驶的出租车,它经常要在路上找活儿,一旦发现有人打车,司机就会急刹车。载客的出租车也会因乘客下车,经常连转向灯也不打,就猛地停在路边。紧跟其后,非得手忙脚乱不可。

  外地车

  外地司机一般对本地的城市道路不熟,行车速度慢且犹豫,有时为了寻找目的地,会临时停车问路,跟在后面很危险,稍有疏忽也会发生追尾。

  2、如何控制车距

  控制安全车距通用的守则便是以车速定车距,标准是多少公里的时速,便空出多少米的安全车距。例如100公里/小时便应与前车保持100米的距离,60公里/小时应与前车保持60米的车距。

  但大家都知道,这个守则只能在车少的高等级公路上实施,如果以3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城市拥挤的道路上,还和前车保持30米车距的话,那可能所有的车子都会在你面前加塞了。那在城市道路行驶究竟该如何控制车距呢?

  老师傅的意见是应参考两个因素。一是前方视野,如果前方视野开阔,能够很容易观察到前方车辆前的道路状况的话,可以适当拉近距离,在做到心中有底的前提下保持两侧车辆难以加塞的车距;二是自己的驾驶水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就宁可保持平常心拉开前方车距,省得面对紧急情况时手忙脚乱。另外,如果周围车道有车辆强行并线,则不应赌气不让,如果确实加塞会影响到自己的行车安全可以鸣笛警告。

  B 事故处理

  1、保留现场认清责任

  通常在城市道路的追尾事故,基本上承担责任的都是后面的追尾车辆。加上现在提倡事故的快速解决,为了不给交通添堵应尽快将车辆撤离,但这并不意味着作为追尾一方的你就要立刻“清扫战场”,并乖乖地承担责任,正确的做法是暂时保留现场,并下车与前车司机进行如下确认:前车的刹车灯是否有效(尤其是晚上);前车驾驶员是否有酒后行驾嫌疑;如果是出租车,他是否在禁止停车路段紧急停车。

  如果前车确实有这些情况的话,那作为追尾一方的你,肩上的责任可就减轻很多了。当然,如果并没有这些问题的话,那事故责任则相当明确,尽快报交警和保险公司,快速解决事故。

  2、注意防止二次事故

  本文开头已经提到,不少大的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最开始也可能只是由一起小小的追尾事故引起的。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来看看今年3月份发生在京珠高速湖南段的一起50多辆车连环相撞的严重事故。其实这起事故的发端只是一起两车追尾的事故,但由于当时雾气弥漫能见度较低,加上事故车辆也未能及时撤出道路,并有效地对后车进行示警,因此造成了本不应该发生的惨剧,有两个人在这场事故当中丧生。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二次事故。

  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两辆车发生擦碰或追尾,事故并不严重,但当事者却没有将车辆移走的意思。两边的车辆呼啸而过,当事人却大摇大摆站在马路中央“讲数”,丝毫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其实,这不仅不利于公共交通,更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车主第一时间将事故车辆的位置用粉笔在地上做标记,然后迅速将车辆靠边。打开车辆的应急双闪灯并尽可能远地在车辆后方,摆放反光三角板或反光筒,等待交警处理。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为了保险起见,包括车上人员在内的所有人还应该撤离公路,在防护栏外等候。

  特别提醒

  如何避免被追尾

  有经验的司机在保证与前车安全距离的情况下,还会留意后车的情况。当然,如果自己能与前车保持恰当的距离,那么即使前车急停,自己也能有充裕的时间减速,而后车也不至于措手不及。但意外情况总有可能发生,万一自己不得不急刹车,而后车的距离却也相当贴近的话,又该如何避免被追尾呢?

  老司机告诉记者,你需要从急刹车开始就及时从后视镜里观察后车动态,如果后车没有减速迹象,还是飞快接近,那么就要考虑变道逃跑了。在旁边车道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加油、打方向变道避开。但如果不幸你处在车道繁忙的情况下,劝你就不要冒更大的风险强行变道了,只能利用前方的车距来救命。如果后车已经非常接近,你就松开刹车,甚至踩一点油门,让车前进一点,再看后车是否可以停下。如果后车追尾已经不可避免,那你能做的就只能是抓紧方向盘,后脑勺紧贴头枕并踩住刹车,这样可以减轻追尾对身体的冲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6 16:22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进来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3:58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QUOTE Created By 解放前 At 2006-11-6
进来学习学习


谢谢!好像大家对这些都不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7 09:55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先学学,还没拿到牌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7:11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自动档驾车常识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现代轿车装用电子控制式自动变速器已越来越普遍。据统计,在美国的90年代新车型上,作为标准件的自动变速器装车率已超过90%,日本为73%,欧洲为25%。自动变速器汽车具有操纵简单、乘坐舒适、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好等特点。但是只有在正确地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之后,才能充分发挥这些功能,提高其使用效益。

1. 自动变速器档位的使用

  自动变速器汽车的选档杆相当于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杆,大多装置在地板上,一般有以下几个档位:P(停车)、R(倒档)、N(空档)、D(前进)、S(or2,即为2速档)、L(or1,即为1速档)。这几个档位的正确使用对于驾驶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1) P(停车档)的使用

  发动机运转时只要选档杆在行驶位置上,自动变速器汽车就很容易地行走。而停放时,选档杆必须扳入P位,从而通过变速器内部的停车制动装置将输出轴锁住,并拉紧手制动,防止汽车移动。

(2) R(倒档)的使用

  R位为倒档,使用中要切记,自动变速器汽车不象手动变速器汽车那样能够使用半联动,故在倒车时要特别注意加速踏板的控制。

3) N(空档)的使用

  N位相当于空档,可在起动时或拖车时使用。在等待信号或堵车时常常将选档杆保持在D位,同时踩下制动。若时间很短,这样做是允许的,但若停止时间长时最好换人N位,并拉紧手制动。因为选档杆在行驶位置上,自动变速器汽车一般都有微弱的行驶趋势,长时间踩住制动,等于强行制止这种趋势,使得变速器油温升高,油液容易变质。尤其在空调器工作、发动机怠速较高的情况下更为不利。有些驾驶员为了节油,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时将选档杆扳到N位滑行,这很容易烧坏变速器,因为这时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很高,而发动机却在怠速运转,油泵供油不足,润滑状况恶化,易烧坏变速器。

(4) D(前进档)的使用

  正常行驶时将选档杆放在D位,汽车可在1~4档(或3档)之间自动换档。D位是最常用的行驶位置。需要掌握的是:由于自动变速器是根据油门大小与车速高低来确定档位的,所以加速踏板操作方法不同,换档时的车速也不相同。如果起步时迅速将加速踏板踩下,升档晚,加速能力强,到一定车速后,再将加速踏板很快松开,汽车就能立即升档,这样发动机噪声小,舒适性好。D位的另一个特点是强制低档,便于高速时超车,在D位行驶中迅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接通强制低档开关,就能自动减档,汽车很快加速,超车之后松开加速踏板又可自动升档。   

(5) S、L位低档的使用

  自动变速器在S位或L位上处于低档范围,可以在坡道等情况下使用。下坡时换入S位或L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避免车轮制动器过热,导致制动效能下降。但是从D位换入S位或L位时,车速不能高于相应的升档车速,否则发动机会强烈振动,使变速器油温急剧上升,甚至会损坏变速器。另外在雨雾天气时,若路面附着条件差,可以换入S位或L位,固定在某一低档行驶,不要使用能自动换挡的位置,以兔汽车打滑。同时必须牢记,打滑时可将选档杆推人N位,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以保证行车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1-9 18:46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QUOTE Created By 羽影醉月 At 2006-11-6
[quote]QUOTE Created By 解放前 At 2006-11-6
进来学习学习


谢谢!好像大家对这些都不感兴趣。[/quote]





这不进来学习了嘛
[M29] [M29] [M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9 20:13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学习,学习。

可是开车觉得对女人还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很多司机开车根本不打灯,就横插,还有公共汽车和的士。。。

弄得我开车,警惕性之高。。。痛苦。。。

不过好像油门我都没有踩下去过,都是轻轻的。。。 [M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1-9 20:32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QUOTE Created By 羽影醉月 At 2006-11-6
A跟车技巧

  1、哪些车不能跟

  为了防止出现前车急刹而措手不及,有经验的老司机都知道以下几种车是少跟为妙的。

  大型货车

  因为大型货车又宽又大,遮挡行车视线,既容易使后面的车随着它闯红灯,又得防止货物掉落而伤及自己和车辆。
  

遇大型货车向你的车道变道时也要小心。
周二早上8点多我从广园路去增城的路上,大概广园快速在新塘的位置,中途遇塞车,车走走停停。这时左边车道有辆超长大平板车打右向灯要变道,当时我前面的一辆黑色M6没有理会继续缓慢直行,我跟在后面停着避让。那平板车司机好像故意赌气强行打方向盘,车头直接慢慢撞向M6的左面车门位置,事故使两条车道堵塞,M6司机当时肯定气死。

[lwomc修改于2006-11-09 20:35: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23:58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QUOTE Created By Jing At 2006-11-9
学习,学习。

可是开车觉得对女人还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很多司机开车根本不打灯,就横插,还有公共汽车和的士。。。

弄得我开车,警惕性之高。。。痛苦。。。

不过好像油门我都没有踩下去过,都是轻轻的。。。 [M10]


开车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较痛苦,但对有些人来说却也是享受。很多司机超车拐弯不打灯,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这个人自我感觉技术过关,为了能更快地过去所以省下了打灯的时间 [M01] [M01] ;二是因为有些新手忘记了打灯。 [M01] [M01] [M01] [M01]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00:03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2.档位控制开关的正确使用

  各种车型上都装有许多控制开关,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这些控制开关,对于驾驶自动变速器汽车来说是一重要环节。





(1) 超速挡控制开关

  四档自动变速器的4档通常是超速档。在平坦的道路上用此档行驶时,发动机转速较低,可以减少发动机噪声、磨损,并能降低油耗,在坡道上行驶时,应视情况将超速档控制开关切断。

(2) 换档模式选择开关

  为了适应不同条件下的经济性和动力性要求,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上一般都装有换档模式选择开关。在一般城市道路行驶时,接通经济换挡模式(ECONOMY),可以降低油耗。在经济换档模式下相同的油门开度,升档车速较高。有的车型没有专用的经济模式开关,但在动力换挡模式开关和手动换挡模式开关都切断的情况下,自动成为经济换档模式。也有的车型有自动换档模式开关(AUTO),其换档特性即为经济换档特性。

在上坡及山路上行驶或希望发动机在高转速下工作时,可选择动力换档模式(POWER),这时汽车的加速能力增强。   当手动换档模式(MANUAL)开关接通时,自动变速器不再自动换档,起步行驶时如手动变速器一样进行相应的换档操作。手动换档模式一般在雨雪等滑溜路面起步以及希望档位固定不变的场合。   

(3) 巡航控制开关

  有些高级进口轿车在转向柱或仪表板上装有这一开关。一般在长途行驶时,在规定车速以上接通此开关,汽车即能匀速持续行驶,这样可方便驾驶,降低油耗。在巡航开关接通以后,只要踩制动即可解除这一控制。   

(4) 定挡行驶控制开关

  当该开关断开时,各位置的作用与一般的自动变速器无异,而该开关接通时,则D位高速时固定在3档待驶,低速时固定在2档行驶,S位固定在2档,L位固定在1档,因此在冰雪路面上起步及山区行驶时就非常方便。例如,D位4档下坡时,若需要发动机制动,可接通此开关,则变速器中4档自动降为3档,再从D位扳到S位可得到2档,则发动机制动效果更显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1-10 18:04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先学习,再考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2:05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QUOTE Created By lwomc At 2006-11-9
[quote]QUOTE Created By 羽影醉月 At 2006-11-6
A跟车技巧

  1、哪些车不能跟

  为了防止出现前车急刹而措手不及,有经验的老司机都知道以下几种车是少跟为妙的。

  大型货车

  因为大型货车又宽又大,遮挡行车视线,既容易使后面的车随着它闯红灯,又得防止货物掉落而伤及自己和车辆。
  

遇大型货车向你的车道变道时也要小心。
周二早上8点多我从广园路去增城的路上,大概广园快速在新塘的位置,中途遇塞车,车走走停停。这时左边车道有辆超长大平板车打右向灯要变道,当时我前面的一辆黑色M6没有理会继续缓慢直行,我跟在后面停着避让。那平板车司机好像故意赌气强行打方向盘,车头直接慢慢撞向M6的左面车门位置,事故使两条车道堵塞,M6司机当时肯定气死。

[lwomc修改于2006-11-09 20:35:59][/quote]

通常大车的刹车都会差些,大家要多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2:06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QUOTE Created By kathy At 2006-11-10
先学习,再考牌.


[M29] [M29] [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1-10 22:21 | 只看该作者

Re: 开车的各种技巧及要注意的问题(每天更新)ZT

继续学习。。。

今天开车接了4个老友,都是很会开车的(至少10年以上),本来我很主动把车钥匙给他们,不过都说,不让我练练,哪有进步。

上路,一路上被他们批评。。。 [M13]

最后是:转弯和并道一定要减速、刹车,多看,打灯要提前,不能一打,就转。。。

总而言之,载他们很有心里负担 [M30] 。

不过我怎么对开车没有一点点兴趣。。。

不过对于大货车什么的,我是避让为主,开始独立开车的时候,就是在广园快速路上。。。 [M41] [M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 粤ICP备2021144690号-2  

GMT+8, 2025-7-20 07:16 , Processed in 0.0946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