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我的两个母亲
[打印本页]
作者:
肖阿姨
时间:
2006-7-2 23:52
标题:
我的两个母亲
我的两个母亲
生母
生母金建云,1928年12月出生于湖南醴陵枧头州。外婆生养两男两女,我妈是老大。
5岁前,我住在外婆家,留在我心里的印象只有外婆和破烂的茅草屋。那时,我经常在睡梦中被外婆的呼叫声惊醒:“存玉,存玉!快起来,快起来!”我迷迷糊糊爬起来,原来是外面下大雨了,雨水滴答滴答掉到被子上,外婆急忙掀开破旧的棉被,将一个木桶放到草席上接水,我又缩在床角落里睡着了。
大约已经5岁多了,有一天,妈妈带我到株洲,把我交给了另外一对夫妇(养父养母)。当时,妈妈对我说:“存玉,你不是我生的,只是吃我的奶长大,以后,你叫我舅妈。”从那以后,我就留在株洲,在养父养母身边。过了几年,我才明白,妈妈在长沙,她改嫁了,对象是养母的弟弟,所以,妈妈成了舅妈,故此我一直以舅妈相称。
我在株洲上到初中毕业后,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学校,周日我常会去舅妈那里呆上大半天。这时,我已经有了五个弟弟妹妹,还有他们的奶奶。一家八口人吃饭,全靠舅舅每个月固定的几十元工资,生活过得很拮据。但是不管生活怎么艰难,舅妈每天都会买两毛钱瘦肉做成带汤的肉片送到奶奶跟前,而大弟总是站在旁边,久久地望着。因此,他有时也能喝到几口肉汤。
舅舅常出差在外,家庭的重担全落在舅妈的身上。全家人的鞋子都是她自己做,弟妹们的衣服改了又改,补了又补,还带着他们到街头去捡桔子皮、挑桔梗、到野外捞鱼虾、种蔬菜等维系基本生活。有一天,她看见附近的菜场外面扔了一些烂菜,仔细一看,一堆烂冬瓜中,有的冬瓜蒂那儿还有一两寸长是好的,想捡回来,路人太多甚感不好意思,只好回家叫大妹去捡。
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下放到农村小学教书,几年没有去看过舅妈,直到1974年我才调回长沙。80年代弟妹们先后参加了工作,家里的日子才慢慢好转。可是,舅妈的身体已经垮了,腿上出现红色斑点,手臂上、身上经常这里青一块那里紫一块,医生诊断为血小版减少,还患有风湿性心脏病。1987年春季,身体更显不适,肚子痛、肚子胀,下身见红。检查结果为宫颈癌晚期。因心脏病,不能动手术。
有一次我去看她,她告诉我说,经过化疗,病情好多了,最近她参加了老年合唱队。接着,她拿出几张歌纸,要我教她唱歌。我一张张看,有国歌、十送红军和红色娘子军等歌曲,我一首首教,她唱得那么认真。这时,我发现舅妈比以往显得更年轻了,原来两鬓有少许的白发,现在不见了。浓眉大眼,五官端正,高高的个子,身材丰满而不肥胖。这些歌都唱过几遍以后,舅妈拿出一条深蓝色长裤对我说:“这条裤子,屁股烂了,但两条裤腿还很好,你帮我改成一条裙子好吗?”我答应了她的要求。
回到家里,我把裤子的上部分剪掉,然后拆开两只裤腿,成了两块长方形的布。我稍作修剪,再将两块布缝成一个直筒,安上松紧带就是一条筒裙了。送去后,舅妈挺喜欢的。一个夏天,我几次去看她,都见穿着这条裙子。
夏天刚过,舅妈的病情恶化,只能卧床了。我每个周日去看她,从这个时候起,每当我们独自相对而坐时,心中就有一种酸楚的感觉,眼前明明是我的生母,几十年来却要我以“舅妈”相称,此时,我再也喊不出“舅妈”两个字了。几十年来,“妈妈”在心中的呼唤已千万次,但这种呼唤只属于我个人,一旦要我喊出声来也不习惯了。每当我们的眼神碰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我们的血液在交流,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她低声地对我说:“你父亲叫肖维圣,当时在国军部队。你出生在河南郑州的窑洞里,因为部队转移,我抱着刚满月的你回老家。”妈妈的眼角已淌出了泪珠,似乎当时的情景又出现在她的眼前。她像在自言自语:“当时兵荒马乱,我抱着你在郑州车站挤上了回湖南的火车。但我下车时,只故紧紧地抱住你,却忘了将你的一包衣物拿下来。后来在车窗外呼唤别人帮忙,可车箱里丢出来的是一包绿豆,我没有要……”妈妈说到这里,我已经是泣不成声了,伏到了妈妈身上。
我仍是每周日去看妈妈,带上芦笋罐头(据说对治疗癌症有用),可她几乎已经吃不下去了。我问妈妈:“我跟你洗洗脚好吗?”妈妈微微地点点头说:“好吧。”我打了一盆温水放在床边的凳子上。帮妈妈摞一摞身子,先将一只脚从被子里伸出来,洗干净放进被子,再洗另一只脚。妈妈望着我说:“脚上已没有油脂了吧?”我说:“没什么油。”“我快死了。”妈妈说。我的心一酸,泪水涌了出来,我尽量抑制自己,有话无声,泪水一滴一滴掉进洗脚盆里。这时,我又听到妈妈说了一句:“我已经很满足了。”
妈妈卧床近9个月,这时她完全靠杜冷丁来制止疼痛,我有一个同学的朋友在某医院的治疗室上班,每个星期我都会去她那儿取回数支杜冷丁注射液,由大妹给她注射。1988年5月下旬的第二个周日,我本是骑自行车到同学那儿取了杜冷丁就去妈妈那儿的,可我的同学说,她有事外出,下午将杜冷丁送到我家里来。那天,我在家里等到天黑,同学也没有来,也许是医院对这种药加强了管理,已经弄不到了。那个周日我没有去看妈妈。
1988年5月26日晚上9点多,接二弟的电话,妈妈去世了!当夜,我没有赶到那里去,伤心吧!落泪吧!我要一个人默默承担。第二天,我到了妈妈那里,她永远不会跟我说话了。二弟告诉我说,那天,妈妈在问:“志君(养父给我取的名字)来了没有?”这一句话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亲爱的妈妈!你等待着我吧!到了那一天,我一定会来看你的。
养母
养母知道妈妈去世后,对我叹了一口气说:“唉!为什么死去的不是我?”养母比生母年长17岁,同是醴陵人,姓王,名瑞贞,一直住在株洲。我到养母身边时,她已经43岁,没有生育儿女。
大约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在门外听到爸爸妈妈在吵架,爸爸大声骂:“你这个绝代鬼!”妈妈即刻像受了很大的委屈,号啕大哭起来:“我在你家滴过血……”过后,妈妈告诉我说:“我嫁到张家(养父姓张),第二年就生下一个男孩,胖乎乎的,只可惜活了40天就夭折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怀过……”她还告诉我,当时她住在醴陵乡下,因为没有替张家生养,父亲在外面又娶了一个小的(当时是不违法的)。他们在一起过了三年,同样也没有生养,解放后,就离婚了,从那以后才把妈妈从乡下接到株洲来。听了妈妈的诉说,我觉得没有理由将没有生育的“罪过”强加在妈妈身上。
从小妈妈就教我一些为人处事的小道理。有一次,妈妈将家里的米升递到我手上说:“你去彭妈妈家借一升米来。”我当时不敢去,妈妈告诉我见到彭妈妈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对人要有礼貌,说话要和气等等。一路上,我背诵着妈妈教我的话语。到了彭妈妈家,我说明来意,递上升子,彭妈妈很乐意地装了平平的一升米送到我手上。第二天,妈妈用这个升子装了一升米,但是升口堆起了一个弧形,要我去还给彭妈妈。我连忙说:“昨天,我借来的米是平平一升,没有这么多。”妈妈对我说:“这是常理,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遇上三年自然灾害,日子过得很紧迫。有一年,快过年了,居委会通知各家去买过年物资。那天,妈妈把钱交到我手上,叫我去把年货买回来,她匆匆忙忙去民办小工厂做工去了。我带着票证、带着篮子来到指定的小商店,排了约有一个小时的队,买到的年货有红枣、瓜子、花生、豆豉……还有6个橙子(那时候,我们叫它为广桔)。回到家以后,我望着这几个平日根本见不到的、黄澄澄的广桔,口水都浸出来了。我想,按计划,这里面也有两个是我的,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剥了皮就吃起来,酸酸甜甜还挺好吃的,就这样,我一连吃了三个。当我久久地望着篮子里,剩下的那三个广桔的时候,我感到问题来了,妈妈回来后,我怎么交待呢?未必一家人就三个广桔子?说不定这个谎马上就会被戳穿,于是,我干脆将剩下的三个广桔也藏了起来。幸好,那天妈妈回来后,只问了句:“年货买回来了吗?”我说:“买回来了。”妈妈并没有去检查。
第二天,爸妈不在家时,我又把那三个广桔给吃了。到了晚上,妈妈突然对我说:“听说过年分配的广桔,味道还不错,你去拿两个来,我们一人吃一个。”我一下子懵了,站在那里没动。妈妈看我这样子说:“怎么啦,桔子呢?放哪里了!”我只好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吃了。”
“吃了!吃了几个?”妈妈说。
“全部都吃了。”我说。
妈妈立刻站了起来,指着我的鼻子大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什么时候,家里有东西没给你吃?你倒好,一年到头,一家人分到这几个桔子,你一个人就全吃了,你的良心到哪里去了!”
说到这里,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我知道我错了,我对不起爸爸妈妈。妈妈骂了好一阵后,又放低了声音:
“你爸爸一年365天,天天在外面做事,你想想他有多辛苦,他是为了什么!你也该留一个给他试试味呀!”我只是久久地站在那里哭泣。
接着,妈妈又语重心长地说:“做什么事不能光顾自己,上半夜替自己想,下半夜还要替别人想想……”
那一夜,是泪水伴着我睡着的。不过,妈妈的这一席话真正地告诉了我应如何做人,以至于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从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利益,牢牢记住了:“上半夜替自己想,下半夜替别人想”这句名言。
1990年,养父去世后,养母要求回醴陵家乡与姨妈相伴,我每月按时给她寄生活费并常去看望她老人家。
2000年养母已89岁高龄,春节过后渐感体力不支,请医生看过,没有发现什么病症,医生说:“脉搏细微,上了年纪了。”母亲迷迷糊糊在床上睡了三个月左右,于当年4月30日逝世。
5月2日清晨,我赶到醴陵乡下。我站在棺材旁边,看着母亲那慈祥的样子,忍不住用手模了一下她的脸,可我的手刚一碰到她的脸,就本能地弹了回来,因为她的脸太凉了。顿时,我才突然感觉到眼前的母亲和往日不一样,她已经走了,我的泪水像潮水般涌了出来……
母亲的葬礼办得比较热闹,除了自家亲戚到场,当地的乡亲们也来了不少,请了洋乐队吹吹打打到深夜。
出殡那一天,做事的、喝酒的,开了几十桌。送葬队伍所经之地,沿路不少乡亲在大门口放鞭炮迎接,我一一磕头拜谢。经过稻田时,更有劳作者从田间拔腿上岸帮着接肩抬杠,实为感人。姨妈告诉我说,乡亲们都知道,这位老太太有一个孝顺的养女,也许是你的孝心感动了他们。
两个母亲都走了,我感谢她们对我的教育与抚养,是她们的优良品质影响了我的一生。
作者:
zhms
时间:
2006-7-3 09:14
标题:
Re: 我的两个母亲
[M29]
作者:
琳儿
时间:
2006-7-4 14:19
标题:
Re: 我的两个母亲
又有作家出来了
希望不要烂尾~~~ [M01]
作者:
我爱家
时间:
2006-7-4 15:45
标题:
Re: 我的两个母亲
[M24]
作者:
肖阿姨
时间:
2006-7-4 16:41
标题:
Re: 我的两个母亲
琳儿:你是希望肖阿姨常有文章出来吗?写这种文很伤感的。在这之前还贴过《我的亲生父母》和《最后的44天》
谢谢你的鼓励!
肖阿姨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