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精良的DVD可获得接近于电影片的画质和优于CD的音质。它的图像质量大大优于VHS录象带和VCD,多数情况下也优于LD。 VCD的画面由324 X 240个象素组成,
每幅画面的象素数为7.8万个,水平分辨率约24O线; VHS录象带的分辨率与VCD相似; LD的水平分辨率为425线。而DVD的画面象素数为720 X 480,即35万象素,水平分辨率超过5OO线,是当前画质最好的家用视听媒体。
它的视频编码方式为MPEG—2,每个像素的三种原色(红、绿、蓝)各含有8比特数据,总共24比特,每种颜色有256种亮度。三种颜色按照不同的亮度比例互相组合起来,就可以有256 X 256。 256=16777216种颜色。这么多种颜色是否足够用?从当前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水平来看,能产生一千六百多万种颜色的系统属于较好的水平,但并不是最好的水平。在电脑的图像处理技术中,30比特(每色10比特)或36比特(每色12比特)已经很普遍,可合成的颜色数能达到1亿多种至 10多亿种,相比之下, DVD就显得逊色了。现在有些DVD机使用了10比特的数/模转换器,但由于原始编码只有8比特,所以使用更多比特的解码器并不能提高颜色数。
找彩蛋到底有没有用?除了个人兴趣之外,我觉得倒是可以内含"复合节彩蛋"的几张DVD片用来检验某些正版碟的真伪。现在DVD影碟市场的情况相当混乱,不但D版碟满天飞,而且其中竟有些冒充正版碟卖大价钱。比方说最近出现的一批所谓"l区碟",售价比真正的正版碟便宜,但是比D版贵数倍。卖这种碟的JS们总是说:这种碟就是正版的,但进口渠道不正,所以价钱便宜云云。如果从中找几张应该有彩蛋的试一试,发现彩蛋没有了,则可以肯定是D版无疑,因为在制作D版的时候是会把彩蛋丢失的。只要用这种方法从一批碟中认定一两张是D版,则其它碟也可知均属D版。
下面列出几种DVD影碟中所含的彩蛋,都是从 Internet网上查到的,笔者并未—一试过,所以仅供参考。
●《Rush Hour(尖峰时刻)》,用遥控器选择Title 4、 Chapter3,可以看到一部早期的短片 《Evil Luke Lee》。
● 《The Matrix(骇客任务)》,在菜单中选择"Cast & Crew Bios",然后选择"Wachowski Brothers",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小白兔。选择后,就可以在影片中播放出长达12分钟的短片《What is the Concept?》
●《The Mummy: Collector's Edition(木乃伊)》,在主菜单中选择"SpecialFeatures",然后选择Cast and Filmmakers",然后前进到第一页,就可以观看到一段《Gods and Monsters》的剪辑。如果在"Cast and Filmmakers"菜单中选择"Arnold Vosloo"并前进到第一页,就可以看到一段《Darkman Ⅱ: TheReturn of Durant》的剪辑。
l月24日,挪威警方突袭检查了一名 16岁男孩 Jon Johansen的住宅,并没收了他的电脑设备和移动电话,因为据查是他最先在网上散发DeCSS的。但 Johansen说:这个软件的真正作者井不是他,而是另外两个匿名的电脑程序员,一个是德国人,另一个是荷兰人,它们两人自称MoRE、意思是逆向工程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