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师太也读书:回到读经的年代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梅师太    时间: 2005-11-8 22:51
标题: 师太也读书:回到读经的年代
前阵子风和日丽,坐在卧室一角上的羊皮安乐椅上,望着远处车子川流不息的街景,特别有读书的气氛。于是坐在家里,一天一小段一小段地读起了已经放在家里两三年的《论语》。慢慢读完后,脑子里浮出的却是这样一个标题。唉,职业习惯了。
??窃以为这个标题虽然很滥,但也算切题。《论语》没有长篇大论,全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对白、讲话,读起来感觉就像是一个相当有人生阅历、却也相当亲切的老人,在那里对着自己的弟子们和读者在讲心里话。而其中很多话,即使在3000年后来看,也颇有见地。
??这位3000年前的老人在自己的心目中,构想过一个以"仁"、"礼"为核心的理想王国。那个王国遵行的是最为他看重的"周礼",在最高职位上的,是懂礼节重道义的仁人君子。整个社会奉行上下有序的道德秩序,人人温良恭俭让无处不饱暖。而他的人生最大企盼,就是让那张理想蓝图变为现实。但终其一生,营营役役、东奔西走,尽管就他的个人而言,曾经做过所谓"从大夫之后"也算有过名利。但他心目中最伟大的理想王国仍然没有实现。而《论语》中体现的孔子,几乎已经进入了风烛残年、行将就木,可始终没有承认过那个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他还在抓住一切机会,对弟子们、朋友们谈他心目中的"仁"的定义,谈那个理想王国。这就是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义吧。
??而最令人感到稀奇的是,老人去世了,他的理想却没有泯灭。甚至一直到公元1911年以前,他的著作都被奉为民族的最高指示、他被视为民族的最高精神导师。而最好玩的是,理想却始终只能是理想。一代代的统治者都在口头上说要努力实现他的蓝图,但这个蓝图从来没有人认真实行过,只是把它高高挂起,奉为精神的旗帜,而实行的,始终是另一套。
??不过还是觉得这位老人是可敬的。毕竟他还是一个言行合一的人,嘴巴里说的和他做的,始终如一。不像后来的很多理想主义者,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嘴巴里说着"六亿神州尽舜尧",原来只是让别人做舜尧之事当奉公守礼好被奴役的愚民,自己做的事情,其实和酒池肉林的商纣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这样的掌握权柄的口头理想主义者,才真的是一个民族的噩恶。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也就是这样吧。
??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5-11-9 09:41
标题: Re: 读书感悟: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M29] [M29] 有见地!!
作者: 三百两    时间: 2005-11-9 23:52
标题: Re: 读书感悟: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一翻就昏睡过去了. [M13]
作者: 新疆    时间: 2005-11-9 23:55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M11] 谁的马甲
作者: 二少    时间: 2005-11-9 23:57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不是你的摸 [M04]
作者: 新疆    时间: 2005-11-9 23:58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M23] 是,除了ta跟偶一样,有张羊皮之外,其他木有类似之处,所以8系偶D,你换马甲累不
作者: 二少    时间: 2005-11-9 23:58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累啊,
所以得觉觉养身去了. [M14] [M32] [M41]
作者: 新疆    时间: 2005-11-10 00:01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M06] 完了,都睡觉去了,偶今天晚上虾米都没干,还喝了过量咖啡 [M06]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5-11-10 02:46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QUOTE Created By 新疆 At 2005-11-10
[M06] 完了,都睡觉去了,偶今天晚上虾米都没干,还喝了过量咖啡 [M06]


[M04] [M04] 偶还米睡。
作者: dspfun    时间: 2005-11-14 22:33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我认为这本书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一些暂时的当权者没有这么做就否认民族文化的瑰宝。

支持《论语》,支持《道德经》 [M29]
作者: suxe1988    时间: 2005-11-15 00:47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一:《论语》,一个老理想主义者的自白
毕竟只是理想而已!
偶们怎么越活离理想越远了捏? [M11]
[M06] [M06] [M06]
作者: 五梅师太    时间: 2006-3-9 12:32
标题: Re: 师太也读书之:回到读经的年代
回到读经的年代

??去年读完《论语》之后,最近又开始读《孟子》。

??读经的导火索相当的荒谬,估计说出来圣人都要给我气死。只是因为有亲戚要生BB,BB的起名重任要交给被认为全家最有文化的姨姨。为了取一个笔画简单、含义丰富、有正面良好之祝福寓意最最重要的是笔画要上上大吉90分以上最好的名字,我居然就读起经来了。

??去年读的《论语》是中华书局出的杨伯峻译注本,这个版本其实就是一普及本,适合对文言文有兴趣但不是很入行的人,和我水平相仿。俺读大学时买过一种很便宜的某出版社出的《四书五经》一本在手色色俱全。但结果是毫无解释,读起来字认识我我不认识它,或者字认识堆在一起和我鸡同鸭讲。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中华书局的这个版本解释得很详尽,我就又跑到学而优和上了当当网,把这一系列中的《孟子译注》、《周易译注》、《礼记译解》、《春秋左传注》买了。这一系列的《尚书》似乎没出,《诗经》我手头有一套不错的陈子展的《诗经直解》就不用再下手。

??《孟子》正文都是短短的一段段文字,俺两上(现在没马,坐公交车读书俺头晕)的时候经常抽空读一两段,效果还不错。

??我的最最粗浅的发现是:孟子是个脱口秀大师,很多很棒的比喻脱口而出,沿用至今大家都习以为常了。随口就来的有"拔苗助长(揠苗助长)"、"绰绰有余"、"五十步笑百步"等等。可能因为《孟子》后来被列入《四书》,直到上世纪初还是学童必背课程,所以大家用得熟也不奇怪。

??其次:孟子与孔子一样,仍然是超级理想主义者。念念不忘的是塑造人的道德,总认为有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干一票,劝服一个君主,实行一套尧舜之政、建立一个理想中无人不饱暖、人人沐浴在圣人教化中的神圣之国。但所有的理想都是建立在人治和性本善基础上的,需要一个人放弃亲情、感情、人欲等等做出巨大的牺牲成为所谓的"圣王"才能推行(所以孔子、孟子等历代圣贤要么失婚要么老婆很苦闷),而此人只要一死,就人亡政息。所以总归挡不住世界和人心邪恶的本质,最终就只是理想。而历代君王推崇理想主义,是因为这种念经般的唱法容易把人唱傻,这样好管,所以才坚持下来。直至我朝,仍有"学雷锋"这样的准思想教育存在。

??而建立在人性本恶所以要建立制度和契约,用类似合同的条款来约束人心的理想社会,往往变成了现实。这真的很奇怪。

??今天有没有必要推行读经?不知道。不过觉得读读总归比不读好。小的来说从中吸取灵感给BB起一个好名字,大的来说,中学时代的文言文教育学得太鸡零狗碎,有系统地去读读,体会古文造句的气势之美、排比之美、音韵之美,久不久发一点奇思怪论。也不错。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