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18 15:28
标题: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春节,表弟来家里玩。小城市没有什么好玩的,离家7年,连我都不认得街上的道了,好在小城市,家家有摩托,去哪里转转还是蛮方便的,于是去了不远的新会。。新会有点名气的就是小鸟天堂和梁启超。。小鸟天堂小的时候去过一次,没什么记忆了,只知道,改革了。。发展了。。路开了。。车通了。。鸟儿也跑了。。车开了35分钟,来到了梁启超故居,小小的一个院子就从这里开始。。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18 15:4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位于新会市环城镇茶坑村;西北距会城7.3公里。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是一座古老古砖黑瓦平房。占地168平方米。共三间两廊,正厅两廊设有小楼阁?建筑雅致。1983年,新会人民政府为纪念梁启超诞辰110周年,拔专款修葺故居,设立陈列室,存放梁启超部分遗物、著作,展出生平照片及有关事迹介绍等。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先看看全景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18 15:44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钦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出生于半耕半读人家,从小受父辈悉心教育,六岁读完(五经)、(中国略史》,九岁能写作千字文,十二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有"神童"之称。后拜康有为为师,二十三岁(1895)赴京会试,跟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业书》,应邀主讲长沙"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动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同康有为等人发动了著名的"戊戍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东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业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司法总长。1916年又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运动时期;大力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晚年弃政从文,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并巡回天津、南京学府讲学,以其丰富广博的学识,培养造就了一批日后成大器的人才。同时,潜心研究中国历史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源流,卓有成效。他提倡学习资本主义,使中国变法图强,是我国清末变法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近代史上一位名声卓著的政治家,思想家、学术家和文学家。著述甚丰,主要有《饮冰室全集》。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18 16:04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这么气派的院子,梁家岂不是个富裕人家,其实不然,只有里面的三间两廊是真正属于梁先生的,其他都是为了建立这个纪念馆圈了进来。并且装饰了一下外墙。
这间房子才是梁先生和家人所住的房子。

作者: 小 妖    时间: 2005-2-18 16:07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去年年初去过,这些照片都让我很熟悉。 [M29]
那时我也拍了一些照片回来,不过都是有人物在上面,不好意思发上来。 [M20]
作者: yesdz    时间: 2005-2-18 16:1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我们看风景就是了,不看人物。 [M01]
作者: 小 妖    时间: 2005-2-18 16:19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不行,本人太见不得观众了,免得发上来以后影响大家的晚餐质量,我就罪过了。 [M23]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18 16:56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进门就是厨房,简单,传统的生火炉灶和捣米的东东。。

作者: 兰儿    时间: 2005-2-18 19:23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小懒猫 At 2005-2-18
进门就是厨房,简单,传统的生火炉灶和捣米的东东。。

[M16] 没见过
作者: 真逗    时间: 2005-2-18 19:25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城里长大的肯定没见过 [M04]
作者: 小喇叭    时间: 2005-2-18 20:2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是强人! [M21]
单看他少年中国说中的文笔,那个崇拜。 [M29]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这段形容老者,更加是一气呵成![M21] 是真强人!

"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
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刺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作者: 移动马甲    时间: 2005-2-18 22:4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原来楼主是新会人.江门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作者: 真逗    时间: 2005-2-18 22:5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无愧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非凡人物,极富才智和奋斗精神,成就卓著。老爸正在写梁启超的传记,每次回家吃饭,饭桌上总要跟我们说梁任公的事。
作者: spring123    时间: 2005-2-21 22:0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去过,梁的后人挺出名的。这就是遗传。
作者: badminton    时间: 2005-2-21 23:3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古人说得好:好帖一定要顶! [M21]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0:51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移动马甲 At 2005-2-18
原来楼主是新会人.江门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祖籍新会,住在江门,江门确实是个生活的好地方,但决不是个工作的好地方。。节奏太慢,反正我回家就会变得很懒。。作为五邑侨乡江门本来较中山、佛山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实力,但是政府领导不力 [M12] 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发展很慢,反被中山、佛山赶超。。 [M07] [M07] 这也是我读书、工作都坚决不留在江门的原因。。 [M15] 虽这样说,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虽然我也只是10岁才来到这个地方。。江门人才其实还是很多的,只是很多都在外地发展,但是事业有成后都不会忘记回到家乡投资。 [M25] [M03]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0:5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真逗 At 2005-2-18
梁启超无愧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非凡人物,极富才智和奋斗精神,成就卓著。老爸正在写梁启超的传记,每次回家吃饭,饭桌上总要跟我们说梁任公的事。

[M16] 厉害厉害 [M21] [M21]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0:55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spring123 At 2005-2-21
去过,梁的后人挺出名的。这就是遗传。


是啊,好像培养出三个院士儿女。。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梁思成了吧。。 [M01] [M01]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0:55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谢谢斑竹支持!继续完成此贴。。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1:51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厨房与客厅之间的一线天,狭窄的楼梯可以上去二楼的平台,但是拦住无法上去。记得乡下租屋也是这样的,我们几个小孩经常上去天台打打杀杀的。。 [M04]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2:0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厅堂--广东传统风格,整齐的摆放看得出是书香人家,二层楼台应该是祭祖的神台吧,还得爬梯子上去呢。
记得自己老家厅堂主坐后面那勉强都喜欢贴满了照片,还可以找到奶奶、爷爷年轻时候的照片呢。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2:06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不记得这是梁任公的卧室还是他父母的卧室了 [M24]
还没有我现在住的房间大,哇,那个大床不知道是什么木头做的,听说以前的那种雕花大床如果用了上等木头可以卖个很好的价钱呢 [M04] [M04]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2:09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前面说了梁任公的房子是三室两廊,除了厅堂和卧室,就是这个很雅致的小院子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3:4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M03]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3:44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4点多的斜阳映衬屋顶横梁上的中式雕花。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3:51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院子连着的就是梁启超的书房--怡堂书室

这是从围墙外面拍的

作者: eric-Tsai    时间: 2005-2-24 13:57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小懒猫 At 2005-2-24
[quote]QUOTE Create By 移动马甲 At 2005-2-18
原来楼主是新会人.江门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祖籍新会,住在江门,江门确实是个生活的好地方,但决不是个工作的好地方。。节奏太慢,反正我回家就会变得很懒。。作为五邑侨乡江门本来较中山、佛山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实力,但是政府领导不力 [M12] 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发展很慢,反被中山、佛山赶超。。 [M07] [M07] 这也是我读书、工作都坚决不留在江门的原因。。 [M15] 虽这样说,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虽然我也只是10岁才来到这个地方。。江门人才其实还是很多的,只是很多都在外地发展,但是事业有成后都不会忘记回到家乡投资。 [M25] [M03][/quote]
偶幫你實現了 [M15] !江門還不錯!經營成本比較低! [M21] 但政府行為.... [M10]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3:58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书堂里面,墙上挂着的不知道是不是孔子。。里面排列了两排桌椅,估计是一个小学堂吧,彷佛可以听到琅琅书声。。 [M24]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0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eric-Tsai At 2005-2-24
[quote]QUOTE Create By 小懒猫 At 2005-2-24
[quote]QUOTE Create By 移动马甲 At 2005-2-18
原来楼主是新会人.江门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祖籍新会,住在江门,江门确实是个生活的好地方,但决不是个工作的好地方。。节奏太慢,反正我回家就会变得很懒。。作为五邑侨乡江门本来较中山、佛山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实力,但是政府领导不力 [M12] 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发展很慢,反被中山、佛山赶超。。 [M07] [M07] 这也是我读书、工作都坚决不留在江门的原因。。 [M15] 虽这样说,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的家乡,虽然我也只是10岁才来到这个地方。。江门人才其实还是很多的,只是很多都在外地发展,但是事业有成后都不会忘记回到家乡投资。 [M25] [M03][/quote]
偶幫你實現了 [M15] !江門還不錯!經營成本比較低! [M21] 但政府行為.... [M10][/quote]
[M16] [M16] 你是江门人吗?见到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M04]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0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古老的木刻窗花

作者: eric-Tsai    时间: 2005-2-24 14:04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不是江門人啦!但有一個投資在江門啦 [M05]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09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这座别致的建筑并不是梁先生的,而是政府圈进来的,倒是蛮有味道 [M45]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1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从侧面拍过去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13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为了保持这个小村庄的原有特色,政府限制村民翻修新房,因此保留了这样一片错落有致的屋群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16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eric-Tsai At 2005-2-24
不是江門人啦!但有一個投資在江門啦 [M05]

噢,啥么名堂啊,等我回家种红薯的时候,可以去你那打工了 [M04] [M04]
作者: eric-Tsai    时间: 2005-2-24 14:21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來當特助 [M19]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25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再来一张,大家留意到后面小山上的塔吗?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梁启超屋前有水塘,屋后有靠山,还有宝塔镇山,风水应该很不错,怪不得一家三代人才了 [M04] [M04]

作者: eric-Tsai    时间: 2005-2-24 14:28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小懒猫 At 2005-2-24再来一张,大家留意到后面小山上的塔吗?
不记得叫什么名字
了。梁启超屋前有水塘,屋后有靠山,还有宝塔镇山,风水应该很不错,怪不得一家三代人才了 [M04] [M04]

茶坑塔 [M14]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3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这张是手机拍的,不清楚,白色的楼是政府修来陈列梁启超的部分遗物、著作,展出生平事迹及照片等,供旅游者参观瞻仰。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40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一家中走出三位国家级院士: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调系统专家梁思礼。陈列馆里还有很多梁启超给家人的家书。

先来谈谈最熟悉的梁思成,我们很多人知道他估计是因为林徽因, [M04] 为了使大家更深入了解一下梁思成,我从网上摘抄一段介绍。 [M03]

梁思成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是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之长子。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东京,在东京的华侨学校上学。他在父亲的教育督促下,自小打下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基础。1912年,梁启超携全家回到了北京。梁思成考入了"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在转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因梁启超病重而中断。梁回国不久应张学良邀请到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1931年回到北京,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1946年梁思成回到了母校,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1972年逝世。解放前他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中国人要写自己的建筑史

梁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创立者。

我国古代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著名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秀美的园林、多姿多彩的民居,可惜在中国却没有人科学地研究它。梁思成在国外留学期间,当他看到许多中国古代文物,如战国的铜器、汉代的画象砖、唐代的石佛在异国博物馆出现时,他无限感慨。1928年他与林徽因婚后到欧洲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游历考察,看到那些建筑文物都得到妥善保护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进行着系统的研究,梁思成夫妇下定决心投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由中国人自己写出中国的建筑史。1931年回到北京,梁思成参加了中国营造学社,投入对中国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当时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的有两本书:一本是宋代的《营造法式》;一本是清代的《营造则例》。这两本书讲的大多是官方建筑法规。1929年梁启超得到一本宋代《营造法式》影印后寄到美国。梁思成看到此书,如读天书一样,根本看不懂。他感到要想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还必须从实地考究入手,然后再从大量的测绘资料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他首先选择了北京的故宫--这座集中国建筑之大成的杰作。

他到故宫做实地考察,把《营造法式》、清代的《营造则例》中的图文与故宫建筑实际进行对照,从总体到局部,从结构到装饰进行考察,还请教了当时尚健在的老工匠,并搜集散落在民间的资料。为了全面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需要更广泛的搜集资料,梁思成他们克服了在资金、交通、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历时五年,跑了100多个县。包括应县木塔、定州大佛、赵州石桥在内的几百座古代建筑。依靠简陋的工具、采用古老的办法测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1934年通过实地调查与测绘完成了《清式营造则例》。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他把中国清代的建筑样式、结构、装饰做了科学的分析并用现代建筑的图表示出来,使后人对古建有了科学的认识。

日本人说中国以前不存在唐代木结构建筑,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只有到日本奈良。梁思成不以为然。一次他在敦煌的壁画中看到五台山大佛光寺的形象,后在北京清凉山寺找到大佛光寺的记载,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带了助手到五台山探寻大佛寺,据判断这座建筑绝不晚于宋代。他们又从大殿的整体到局部,从梁架到门窗进行了仔细的测量,后又发现了经幢上面还刻了名字,推算经幢建于公元857年。根据一般规律是先有庙后有经幢,大殿建造年代还早于公元857年(唐宣宗时期),林徽因又在庙中找到了供养人,在大梁上也找到了有关建造年代的记载。这是我国自己发现的第一座唐代建筑。

"七七事变"爆发后梁思成带着家人取道天津、长沙于1938年1月抵达昆明,在昆明他们建立中国营造学社并在西南地区对中国古建筑进行调查。他们研究经费过去主要靠外国的基金会赞助,抗战后,资金受到了很大影响,梁思成夫妇在贫病交加的困境下坚持调查工作,并整理、刊出了学术论文。

1940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及助手开始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然而他们从重庆的国民政府那里只能要到很少的经费,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1945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西南后方的一个农村诞生了。这部著作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律、特点与西方建筑进行比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其学术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

1946年10月梁思成受邀到耶鲁大学讲学。其间又完成《中国雕塑史》,把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为此,美国东亚问题专家,曾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的费正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他的《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多处引用梁思成的著作。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祖师爷。

梁思成作为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国政府的代表,被邀请担任联合国大厦建建筑师的顾问,并参与联合国大厦设计的审查工作。

梁思成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使过去混沌的状态的中国古代建筑,剥去了身上尘埃的外衣露出了它故有的风采。

此间,楼庆西教授用幻灯片,通过大量的照片、图形介绍梁思成生平、工作、生活、调查、测量、绘制建筑图形等的画面。使大家更有一个形象的直观感受。

楼庆西教授分析了梁思成从40年代到60年代大量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的意义:

1. 对中国的古代建筑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并总结了其内在规律。通过对紫禁城故宫这个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大小建筑物近千座的庞大建筑群的研究,使其以科学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2. 从中国古建筑的发展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个建筑与各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各体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群体的组合以及园林建筑的多样化等等。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调查研究其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保护。

世界各国对文物的保护有不同的主张,在修复文物及古建筑时有人喜欢修旧如新,而梁思成认为这样对文物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对古建筑应当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要整旧为旧,如对蓟县独乐寺的修缮。

二战时期,他曾呼吁美国轰炸日本要注意避开奈良的古建筑,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1948年国民党动员北京的大学教授去台湾,梁思成坚持留下等待解放。年底,清华园先解放了。梁思成连夜把北京重要的古建筑都在地图上标了出,由中央发给准备攻城的解放军。后傅作义接受了和平解放的条件,北京城内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

梁先生对北京城的保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曾多次上书大声疾呼,北京城其建筑规模、文化艺术价值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发从消费城市转化为生产城市,梁思成并不不同意。他总结了欧洲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联合有关人士向中央提出保护老北京,另辟新区建北京,这样既能保护古城原貌,又可适应首都的种种需要。他认为保护不是原封不动搁置,而是在不伤原貌的情况下,加以改造。如北京的古城墙可以改成遗址公园等。

50年代北京在建设发展中把牌楼拆了不少,在北海大桥的扩建中还计划把北海团城拆掉。梁思成火了,找到了总理,经过总理与梁思成等人的现场勘查,才把团城保留了下来。

1964年世界各国建筑学者会聚意大利威尼斯,研究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问题。提出古城与新城不要混在一起,这就是有名的"威尼斯宪章"。这些原则实际上梁思成在30年代就提出来了。有人说梁先生保护古建筑的主张是"向后看",实际上他是向前看,而且很有预见性。

榜样的力量

梁先生在东北大学,特别是清华大学创建了建筑系,培养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建筑师。他的学生不少主持了全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如1959年的北京十大建筑。

他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重视联系实际,培养工作能力,在建筑设计上要扩大眼界考虑诸多因素,大到城市发展,小到家族生活,同时还要考虑城市生态和绿化以及社会、人口生活等等问题。他认为建筑师应该是有文化休养的综合艺术家。

梁先生1949年参与了中南海的改建,还领导师生参加国徽的设计等重要工作。

1962年他主持设计了在杨州的鉴真和尚纪念堂。这一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唐代式样建筑,获得国家的一等奖。

梁先生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去年清华大学隆重纪念了梁思成诞辰100周年。出版了4部文集。近百万字。有近千名毕业生返回母校。他一生对我国建筑事业的卓越贡献是值得怀念的。

梁先生对祖国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即1949年10月2日,他全家人席地而坐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他经历了中国受屈辱的年代,如今看到贫苦落后的中国从此开始走向了复兴,他怎能不激动?从这时起他下定决心要为人民服务。

美国曾邀请他携全家到美国工作,他末接受。他说我的祖国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

在反右扩大化时他曾受到冲击。在经济困难时期他也过着艰苦的生活。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带高帽当成反动权威批判,但这些磨难并没有改变他对祖国的忠诚。

他一心盼望台湾回到祖国大家庭实现祖国统一,晚年曾动情地背诵陆游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梁先生有着严谨的学风,对各项作业特别是绘图要求十分严格,而且自己身体力行在每个细节都是一丝不苟、毫不含糊。他特别重视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及作风的培养。他讲课学贯中西、才思敏锐、妙趣横生。

梁思成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他的业绩是永存的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44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思永,考古学家,祖籍新会,是梁启超的次子,1904年出生,1954年在北京逝世。

他早年在日本念书,回国之后就读于清华学堂,1923年毕业后,立即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以及人类学。在此期间参加了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还整理了著名学者李济在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所出土的部分陶片,并写成了英文专刊。1930年毕业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他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是: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在河南安阳侯家庄商王陵区,主持发掘出了10座大型陵墓和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1930年他用英文发表的《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一文,是中国国内对仰韶文化认真进行比较研究的第一篇论著。

他的主要著作有其主持编写的《城子崖》、论文汇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以及由于病痛未完稿后由高去寻辑补而成的《侯家庄》
作者: 真逗    时间: 2005-2-24 14:45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小懒猫 At 2005-2-24
[quote]QUOTE Create By spring123 At 2005-2-21
去过,梁的后人挺出名的。这就是遗传。


是啊,好像培养出三个院士儿女。。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梁思成了吧。。 [M01] [M01][/quote]

我对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比较感兴趣,她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著名女诗人和建筑师。不平凡的女性。 [M21]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47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思礼,1924年8月生
中科院院士,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教授协会航天技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者之一。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曾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及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在"长征二号"的研制中,首次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首次在弹上使用集成电路化的计算机。主持研制成功卫星、导弹计算机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的论点,成为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还是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梁院士早年就读美国,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积极带头于1949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曾任七机部运载火箭研究院副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和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1987年被选为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53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的著作影响了一代人:陈独秀、鲁迅、毛泽东、郭沫若……但是我自己记得的就是读书的时候背过的一段。。还是不大记得了,在网上搜了一下 [M20] [M20]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4:57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QUOTE Create By 真逗 At 2005-2-24
[quote]QUOTE Create By 小懒猫 At 2005-2-24
[quote]QUOTE Create By spring123 At 2005-2-21
去过,梁的后人挺出名的。这就是遗传。


是啊,好像培养出三个院士儿女。。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梁思成了吧。。 [M01] [M01][/quote]

我对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比较感兴趣,她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著名女诗人和建筑师。不平凡的女性。 [M21][/quote]

是啊,一代才女林徽因 [M21]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作者: 小懒猫    时间: 2005-2-24 15:02
标题: Re: 随便逛逛--梁启超故居
最后上一张村子里拍到的这样一个历史古董 [M04] [M04]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