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2010年阅读记录(俄罗斯)
[打印本页]
作者:
沉默的羔羊
时间:
2011-1-22 08:56
标题:
2010年阅读记录(俄罗斯)
2010年读了两本书,一本是赫尔芩的《往事与随想》,一本是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一本是苏联革命前写的,一本是革命后写的,对照起来读,别有一番意味,
心中一些感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认识赫尔芩是之前读过他的《谁之罪》,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没想到作者竟然是一个反独裁,追求自由的革命志士。赫尔芩出身贵族之家,当时俄国在沙皇的统治下,
法国革命而俄国二月党人反独裁,追求民主宪政的思想激励着他,读大学时就经常和同学聚会,激扬文字,针砭时弊,没想到引起政府的注意,结果被流放,说是流放,就是发配
到远东偏远地区,做了个小文书,后来辗转出国,在欧洲经历了法国二次革命和拿破仑复辟,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等,后来定居伦敦,出版宣传民主自由的刊物反对沙皇独裁.
《往事与随想》就是记录那段风云变幻的大时代,由于作者的地位,得以和当时很多革命的领袖接触,所以用个人的亲身经历来描述当时俄国和欧洲的民主革命运动.
索尔仁尼琴被称作俄罗斯的良心,早前读过他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癌症楼》,被深深震撼,才知良心一词的分量。这次读《古拉格群岛》的感受有过之而无不及。
索尔仁尼琴二战在前线作战期间,因为和战友通信讨论斯大林的暴政,结果被逮捕,开始了备受折磨的侦讯,后来流放到古拉格群岛做二十年苦役。在本书中,作者全景式
再现了苏联革命后对社会各阶层包括***成百上千万的人民自己犯下的令人发直的罪行。厚厚的三大本,才知什么是罄书难尽。
赫尔芩一生反对独裁,为自由民主颠沛流离,奔走呼号,终于革命爆发了,沙皇被推翻了,列宁斯大林上台了,谁知比起沙皇的独裁更甚,根据索尔仁尼琴的记述,也
对照了革命前后对政治犯的监禁和迫害,比起斯大林时代的各种残忍手段,沙皇那时的监狱简直是天堂。赫尔芩如果知道自己所希望的革命竟然会如此收场,不知会作何感想。
斯大林时代,延续和发展了列宁革命时的恐怖主义手段,对异己人士大肆迫害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一个人在听到斯大林的讲话,把收音机关了,被邻居举报,对革命领袖
不尊,十年苦役,一个喜欢书法,没白纸(计划经济年代,什么都缺),就在报纸上写,结果不小心写到了领袖的脸上,同样十年苦役。抓人是有指标的,所以每到晚上,
卡车就出动了,任何人都可能被敲门,说同志,你被捕,你问为什么,当然没有理由!
怎么让你认罪呢,契卡(国安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可谓智慧无穷,不让睡觉(最长六昼夜),没有饮食,禁闭(黑房间,小的站不直,蹲不下)几天,往脸上撒尿,还有各种酷刑,毒打,将个人的尊严完全
摧毁,使你只想早日认罪(莫须有),只求赶快死!任何人包括37、38年开始对党内干部的清洗都像个家兔一样,被国家机器绞成碎片。有了这样的手段,契卡的人当然
有恃无恐,可以搞掉任何人,看上你的房子,你完了,看上你的女人,你完了,看上你的钱,你完了。一个关一个监牢的干部玩弄了276个女人,
被关的时候还为没凑够300而遗憾不已。
作者分析了人怎么会变成这样,退化成禽兽不如,一切都是体制的祸,你抓人的越多,认罪的人越多,你就越可以高升,权利,财富什么都有了。
斯大林时代大搞集体农庄,对不愿合作的农民扣上反对社会主义的罪名,流放苦役,一个老农有6个子女,为了养活他们,没日没夜的苦干,当然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农庄委员会给他发了一枚勋章,老人领奖时激动的说,要是能把勋章换成5斤面粉该多好啊,好了,反对社会主义,老农和6个子女全被流放苦役。对知识份子,工程师
等各个阶层的清洗,引发国内很多年经济调敝,饥荒连年,饿死了很多人,结果又是有反革命破坏生产,大批的抓人。。。。作者分析二战开始苏联节节败退,就是和
当时社会的这个现实有必然关系。
那个时代虽然过去了,但不应被忘记,索尔仁尼琴正是凭着非凡的毅力整理出版了这本书,很多人都死了,连名字都没有,正是他让后来的人们知道,曾经有怎样
的苦难。
借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的一句话,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作者:
VOLARE
时间:
2011-1-22 09:13
标题:
RE: 2010年阅读记录(俄罗斯)
胡哥只读《卓雅和舒拉》。[M30]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