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市政府驱逐摊贩,小贩组织告上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决:小贩诚实经营的自由及尊严不可剥夺
在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街头小贩都是社会底层人员谋生的主要手段,他们也往往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利益最容易被侵犯的对象。而在印度,这些小贩们并不孤单,一个全国性维权组织———“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多年来一直代表印度上千万小贩,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表达诉求,维护小商贩的合法权益。
最近,“印度全国街头小贩联合会”成为印度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新德里政府准备在10月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前驱逐街头小摊贩,联合会遂代表印度全国五百多个小贩组织,将新德里市政府告上印度最高法院。联合会方面指责新德里当局驱逐小贩,却没有制定为街头小贩寻找替代生计的恰当政策。
http://news.qq.com/a/20101024/000028.htm
2010-11-1 星期一
节能减排:警车公车军车为什么要免税?
全国人大代表质疑车船税法草案
征税目的是“调节财富”还是“加税”?
计税依据是“按价值”还是“按排量”?节能减排警车公车军车为什么要免税?
据新华社电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车船税法草案、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
是“调节财富分配”还是“加税”?是按价值征税还是按排气量征税?分档征税究竟能不能促进节能减排?为了更好地完善这部法律草案,社会各界围绕车船税立法的几个焦点问题畅所欲言,展开激烈的讨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车船税立法本身是一件积极的事情。财政部税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车船税是财产税,立法一方面是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一方面也是引导汽车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但不少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网民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说:“从目前网上和身边有车人反映,我感到这是一部‘加价’的法律。”现在城市中的主打车型是排量1.6至2.0的私家车,按草案规定,这一块基本上都要涨价,会影响绝大部分车主。意味着大多数的车主负担要增加。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温孚江表示,政府有责任把纳税人的钱花好,同时要尽量减少人民群众交税的税额。“不能总想着从老百姓兜里掏钱。”
http://news.qq.com/a/20101101/000073.htm
[LZ瞎评:最近听说车船税也要"被涨价",这回MS不是因为游资炒作,开发商无良等等通用原因.没有仔细研究,只知道这回是准备对这个税"立法",给它一个名份.
给名份就给名份,为啥顺便还"涨个价"呢?不好理解,或者很好理解.就象多年的地下情,好歹"扶了正",顺便找岳父岳母收个嫁妆,此时不收更待何时?
嫁妆,出发点就是给家里闺女多几份面子,让婆家人不要看不起自己家闺女,很好理解.
不过,车船税涨价,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为了"低碳环保"?MS现在也还没有扯清.
其实也没必要扯,不管是按车价,还是按排量,要多交还是得多交,不用交的永远不用交,交不起的就不开,顺便缓解了交通压力,以后路上跑的都是"公"字头,"军"字头的车,车行如水,无比顺畅,真是一举多得[jx]
2、全国教育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约在15%和16.3%之间,而中央教育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最高的年份,即2009年也才达到4.51%,2010年中央预算教育支出也才占到4.63%,也就是说,中央与全国平均相比,起码少了11.8个百分点。这个差额是个什么概念呢?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总额的11.8%等于5180亿元。
3、全国2009年GDP是335353亿,4%是13414亿。2009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数额,如果按2008年比上年增长26.53%测算,将达到12255.14亿,如果按2008年所占全国财政支出16.32% 测算,将达到12382.58亿,取中间值1231886亿,如果加上差额的5180亿等于17498.86亿,占2009年GDP的比重将是5.2%。
4、结论——如果中央教育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数字,2009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就达到占全国GDP的5.2%。
据光明日报2010年3月1日第五版报道,财政部丁学东副部长表达了一个态度和一个观点: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23.7%,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3.48%,年平均提高0.17个百分点。这一比重的提高,有助于我们增强完成4%目标的信心。但另一方面,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还取决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而我国低于各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2009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第二版发布了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8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全国比较,倒数前三位的江西小学363.47元,初中582.74元;广西小学383.90元,初中589.20元;贵州小学403.33元,初中638.85元。而同期北京市小学4271.47元,初中5796.73元,落差分别为三省的11.75倍和9.95倍;11.13倍和9.84倍;10.59倍和9.07倍。
回复 说说
[LZ瞎评:很想问问这公共照明用的电费,是不是偶家每张电费单里的"路灯"?"梯灯"那个数?还是南方电网准备温情代付?
反正我家还是响应低碳环保(也是报纸上大张大张宣传的,只不过是上个月的报纸),人走关灯,恕不配合啥航拍 ]
顶这个,俺家只响应低碳,ZF的面子关我P事
回眸一笑 发表于 2010-10-30 10:23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30号举行的“2010亚洲经济合作论坛”上表示,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有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刘福垣在谈到当前国内物价时表示,物价涨几个点无需着急,物价上涨正是在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
刘福垣:“我们没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产物,拉动内需物价就要上涨。物价上涨正是在拉动内需的一个反应。所以我认为每年三到五个百分点的物价上升,每年10左右的GDP上升,每年15左右的工资上升,每年一两个百分点的汇率上升,我们中国要想成为强国,非得是“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
[LZ瞎评:这年头,看到"专家发言"就让人生气,问候仇敌的用语都快改成"你真是个专家,你全家都是专家!"
这刘专家真是个欠扁的主儿,自己"三高"就算了,非得让咱都"三高"
——物价高就是强国?那人家米国肯定不算强国拉,听说人家一美元可以买到咱十块人民币的东东,听说人家一大HOUSE只需要咱一三居室的价.
——人价高?按刘专家安排每年15%的上涨,不知道全国的老板东家们听不听他话。如果我是BOSS,我可付不起这年年涨这么多的工资,关门是早两天晚两天的事。这难道只是刘专家的一厢情愿罢了?可以理解,因为人家不管给员工发工资,人家是国家发工资的。要做到年年涨,还有一个办法,呵呵,银行帮忙,咱贷款。
——钱价高?这可是前段时间米国咬牙切齿要咱干的事儿,原来人家是“恨铁不成钢”,怪咱“烂泥涂不上墙”阿[感动ING]人民币这个钱钱,现在咱六块多才换一块美元,这不对,咱应该让六块美元换咱一块人民币,因为咱是“强国!!!”
总而言之,强国不难!]
回复 说说
[LZ瞎评:很想问问这公共照明用的电费,是不是偶家每张电费单里的"路灯"?"梯灯"那个数?还是南方电网准备温情代付?
反正我家还是响应低碳环保(也是报纸上大张大张宣传的,只不过是上个月的报纸),人走关灯,恕不配合啥航拍 ]
顶这个,俺家只响应低碳,ZF的面子关我P事
回眸一笑 发表于 2010-10-30 10:23
2010-11-8
广州地铁公交免费政策停止,另发交通补贴给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员
LZ瞎评:11月4日下午因为外出办点事,从一点半到四点半,在地铁里进进出出,总是人头涌涌的.暗自分析了一下:这个时间在游荡的,1/3是农民工,1/3是退休职工,1/3是啃老族[包括啃老爸老妈的和我这样啃老公D].
周六看报纸,政策转向鸟,免费停止鸟,改发补贴鸟.初一看,有点喜:天下没下雨,下了150[虽然还不知道啥时间发,怎样发],再一想,有点不是滋味:百年一度的免费公交\地铁,就这样匆忙停止了.看来下一个百年,也是等不到了.谁叫咱广州人多,咱中国人多捏?!
想想前几天地铁里站在身边的那些同路人:鞋上全是泥点,似乎永远洗不干净的粗糙的大手,兴高彩烈,呼朋唤友的老阿姨们头上白发~~~
我不是高尚,我只是在想:如果,只是如果,这些交通补贴给这些辛苦打工的农民工,给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可能更有意义些.
亚运前的广州,整得很美,用有些酸葡萄的心理去描写,这真成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银子使得跟流水似的所在.喧嚣过后,可能只是一地鸡毛.
说说 发表于 2010-11-8 12:03
纽约州长David Paterson因非法收受2009年职业棒球世界大赛门票,被处罚金6.2万美元。该州公共廉洁委员会发现,州长Paterson从扬基棒球队手里搞到了五张免费门票。该委员会称,Paterson从一家注册游说组织处收受免费礼物,违反了公务人员从业法律。(据路透中文网)
![]() | |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特别提醒:今日有惨烈内容,少儿不宜,观者需谨慎。 【1】钱云会之死 12月25日上午9点,53岁的浙江省乐清市蒲岐镇寨桥村主任钱云会被一辆大型工程车压断脖颈。6年前,浙能乐清电厂征用村里146公顷农业用地拒补偿,钱上访,3次被投看守所。网传:钱是被4人抬起,扔在工程车前轮下压死。官方:这是一起交通事故。(蒲岐一苦难的村长 为民办事的好村长 今早被杀) 被碾村长钱云会的天涯实名贴http://sinaurl.cn/hbVB13 [那张正面的图片是偶去除了,实在是太血腥了,超出了偶转贴的勇气界限] @北漠小冰:【浙江乐清钱云会被碾杀】技术分析,1,前车碰撞无明显摩擦痕迹或者血迹。2,普通肇事应该是直接把人撞出去或者压到车轮下仰面朝天。3,刹车痕迹有无和产生巨大的动力应该是撵过人而不是正好在车轮下面刹住车。4,屁股高翘是有挣扎的痕迹。5,路边摄像头前一天消失。 @张泉灵:钱云会之事,看照片卡在左前轮。现场当有刹车印,如没有或很短,则可能短距离起动。车速等皆可判断。另既网传有四帮凶,则必有目击者,当说清楚,不然要搅浑水。肇事司机既然被抓,当知道其背景身份有无利益瓜噶。钱家人当知事发前后细节,有很多线索。可查必须公开。 @叶谦:官方矢口否认,称这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交通死亡事件,没必要大惊小怪!可笑的是,就这么一起所谓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再普通不过的交通事件,有必要派出几百人的防暴部队吗?人民不是傻子,这没有经过头脑说出来的话,令人心寒。“执政者不流下眼泪,又怎会赢得人民”?现在连“眼泪”都毫无掩饰的拭去了! 浙江乐清上访村长死因成谜 网民总结五大疑点 钱云会的大女儿说“当时来了一千多警察,拿着盾牌,连狼狗都带来了”“村民稍有反抗就被打被抓,到昨天晚上都抓了十几个人了,还打伤了不少村民”“我们家人连说话、连哭都不行,我的妹妹和妹夫因为哭昨天就被抓走了,到今天还没回来” ![]() 记住皖K5B323这个车牌,车轮滚滚,我小时候看过同名的一部电影,是讲农民兄弟怎么小车不倒只管推,大力运输物资帮子弟兵打败狗日的反动派的……钱云会的先辈也许推过这样的车轮,他们生于车轮,死于车轮。车轮滚滚,我却看见在后退。 我不想叫钱云会英雄老村长,我们不准拥有枪,连菜刀都实名了,多一个英雄,就是多一颗冤魂,多一颗冤魂,就是多一枚他们胸前GDP的勋章。希望钱云会村长是最后一个被辗死的村长,希望上面一切都是谣言。爱同类,就是爱自己。卑微的我只能对强大的你说:人,其实是天和地种下的庄稼,请不要随便把我们来拔。 (李承鹏:车轮滚滚,几多头颅凋零) @雾海危岩:再过几个小时,我就出发了,随身除了带一本@于建嵘 的《底层立场》外,什么都不带。不带偏见,不带悲观,也不背包袱,只想让谣言归于谣言,让事实归于事实——也许,最后连这也做不到,希望大家谅解! ![]() 【2】《独唱团》一期成绝唱 @马一木:这瓶酒本来是韩寒拿来准备给独2上市庆功的,现在要封存几年了。今天不是愚人节,是润之老师诞辰。独唱团团队宣布解散。岁月长,衣衫薄,同学们,就此别过,我爱你们。@韩寒 @周云哲 @独唱团蔡蕾 @青年小饭 @如今。@胡麻 @金怡玉玲 @何禾。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我坚信我们会重新回来。we'll be back。 ![]() 【3】因故取消 @吴晨光:今天收到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持续近10年的“南方周末年度传媒致敬”,因故取消。这里面的“故”,我想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知道是什么。但我确实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这个非常河蟹的社会里,真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 【4】温家宝称有信心让房价回到合理价位 温总理上午在中央广播电台直播,称调控楼市国十条和国五条落实不够好,将继续加大力度抑制楼市投机,有信心使房价回归合理。一一速评: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如此强大,连国务院总理都无奈其何!调控之路既断,中国不改革岂有出路?(via:@赵晓) 政府计划纯粹是个笑话:2009年,政府《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目标,2009年至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每年保持10%的增长,到2011年达到1250万辆左右。然而当年这一目标即被突破,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00万辆,2010年将突破1700万辆。(via:@赵晓) ![]() 温家宝说:我觉得要使人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第一就是要保障每一个人享有宪法和法律所给予的自由和权利;第二,就是无论职业不同、财产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每一个人都完全平等,特别是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第三,要使社会更加公平,特别要关注那些弱势群体、残疾人、艾滋病人,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第四,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包括犯错误的人,以至犯罪的人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通过教育和帮助,使他们获得新生,这就是我对尊严的理解。所谓幸福,就是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发展生产和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钱钢先生近日在香港编辑出版了《政治改革大博弈》一书,也是钱氏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丛书之一。钱钢在前言中说:本书所记述的这场风波,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正如钱钢所说:“与政治体制改革最为相关的,有三个浅红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党内民主;三个浅蓝词:宪政、公民权利和公民社会。” ![]() 【5】史上最肥硕松鼠 [url=] ![]() 【6】毛新宇携妻儿献花篮纪念毛泽东诞辰117周年 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17周年纪念日。10时20分,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携妻子刘滨、儿子毛东东和女儿毛甜懿一行到达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献上了花篮。 ![]() 【7】我们只要唱红,就自然幸福了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公布,重庆、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广州、通化和无锡当选。重庆开展的唱红打黑活动是获奖理由之一。 重庆当选中国最幸福城市,唱红打黑是当选的理由。我们只要唱红,就自然幸福了。正像朝鲜人民一样,总说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via:@人大张鸣) ![]() 【8】打赌 穿帮了,操作手册不是中文的:“中国高铁一号司机”李东晓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大谈自己和一位德国工程师打赌的事情。那位德国人说,李东晓绝对不可能按时学会驾驶新型“国产”高速列车,完成奥运会前的首次试运行。但李东晓和他的团队在短短9天内,硬是把英文的操作手册翻译成了中文。(via:@杨海鹏在上海) ![]() 【9】两家人挨饿受冻,不如组成一家抱团取暖 万州区龙驹镇黄显村二组34岁大龄青年邓长江和同村一组的16岁少女订婚同居,本月底两人还将按照当地习俗办喜宴“结婚”,对此两人都表示:完全是自愿的。 少女:他摩托开得很稳,挨得近能照顾两个家。红娘:两家人挨饿受冻,不如组成一家抱团取暖。妇联:若办喜宴“结婚”将进行法律宣传教育。 ![]() 【10】在西雅图看到的广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 ![]() 【11】久石让。上海音乐会中。 ![]() 【12】小丸子的新年造型,你喜欢吗?(via @搞笑大百科 ) ![]() 【13】充电小超人 即使没有红内裤,我也是最闪耀的小超人!(via:@创意工坊) ![]() 【14】中国学生逃课最严重的大学 中国学生逃课最严重的大学是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有图为证,学校刷在墙上的宣传画是劝学生良心发现去上课,把上课搞得象行善一样: (via:@李光斗) ![]() 【15】北京疯狂一夜 23日北京治堵方案出台,当晚的疯狂大抢购到底卖出多少台车?迄今官方无公布。24日,新浪汽车公布的一份对30余家4S店调查结果显示:推算下来当夜销量超10万台,相当于北京车市此前两个月的正常销量。但该调查后来“消失”:http://sinaurl.cn/hGhUZ8。 ![]() 【16】看看这种香烟包装盒,你还抽烟么? @狐狸隐君:我国不遵守自己已经签署的烟草控制框架协议。协议要求健康警示须占烟草包装的50%或更多,并且不得少于30%,且须展示由烟草导致的健康状况的特写图片。而我们自己的香烟包装并不符合标准。因为烟草税收是国家的,老百姓的健康是自己的!看看这种香烟包装盒,想到这一点,你还抽烟么? ![]() 【17】这年头,能在宿舍,公司楼下默默等着你,给你送上温热的早饭午饭晚饭,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总会很耐心的男人 --------只会是送外卖的。 ![]() 【18】国际空间站擦着木星飞过 @静夜澜风:晚18点10分的国际空间站和木星,廊坊地区由于地理关系没有看到的ISS擦着木星飞过,但是两者还是比较接近的 ![]() @爱郊游的zx:刚才用ToUCam摄像头拍到的国际空间站合木星,捕捉到完整的5帧。感觉这次国际空间站的角度不够好,细节出不来。朱馆长和于杰鸿老师也分别用相机拍到了。 ![]() 【19】光芒宝宝洛克 台湾「民国一百年吉祥物」甄选,奖金一百万台币得奖作品「光芒宝宝洛克(ROC)」。呃...是满可爱的。(via:@凤凰卫视黄家腾) ![]() 【20】你有没有爱过一个遥远的人?他从来都不让你绝望,是你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他永远是年轻的,美好的,光芒万丈的,他永远在那里,好像信仰一样。(via:@vista看天下) ![]() 【21】独唱团解散了,举报人被压死了,2010年结束了。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等待我们的2011年,它也许更加残酷。(via:@北漠小冰) ![]() 来源:喷嚏网 综合编辑 友情提示:请各位河蟹评论。道理你懂的 ![]() 喷嚏到新浪微博 |
![]() | |
免责声明: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1】晒省长@李小萌 :用里程换了头等舱,选了靠窗。见一男坐在我位置,邻座摆着他的大衣。请空乘出面,空乘喏喏两声再没出现。该男抬眼傲慢地问:"你想靠窗还是怎么着?" 这是商量着来的么?一路无话。到站舱门开,接客的对舱内高喊:"省长辛苦了。"喏喏与傲慢,都有了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责声明: 以下内容,有可能引起内心冲突或愤怒等不适症状。若有此症状自觉被误导者,请绕行。若按捺不住看后症状特别明显,可自行前往CCAV等欢乐频道进行综合调理。其余,概不负责。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每天一图卦,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世界 本期图卦奖品由 杂良集 赞助提供 【1】村长不是出车祸死的…… 钱云会村的人今天给电视台的人跪下了,呼啦啦一大片。昨天也给某报记者跪下来,记者搀扶不起,也给百姓跪下了。我们解读为,百姓跪求申冤,记者跪求真相。 (via:@时代周报龙婧) 29日夜,温州市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认定钱云会死于交通肇事而非谋杀。但这一调查并未让公众信服,寨桥村村民更是跪地喊冤:"村长不是出车祸死的,绝对不是…"老人妇女长跪1个多小时。很多网友呼吁更高级别公安机关、或公安部介入调查。 ![]() 内部资料泄漏!温州警方发言人沈强赫然在列 这是一份由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近日泄漏的内部购房者名单,看看局长有多少?书记有多少?统计一下带长的有多少?再看看90平米一下有多少?最后再看看一个名为沈强的人。沈强:温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乐清蒲岐“12·25”事件通报的新闻发言人。 ![]() 钱云会案乐清警方出警录像曝光【附文字】 ![]() 看左前轮,是滑动摩擦形成的 所以说,是速度很低的情况下没有刹车,前轮不驱动把人直接搓到前面去的,至少1.5米 剩下自己分析再看路面的湿滑程度 车外面都是下过雨后混合泥土形成的浆糊状态在速度很慢,没有刹车的情况下 驱动轮会留下胎印,而前轮会因为不驱动而被后轮推着在这种湿滑的路面上遇到障碍物而形成滑动摩擦我是搞卡车的,才疏学浅 所以才有以上分析1200的钢丝胎仔细看视频 这种车的车厢上半截都是自己加上去的,为了多拉货 挂牌的时候是不允许加的 是后来加的 看车厢后加的厢板的缝隙,是没有拉货的 拉货的话不会在视频上看到缝隙了,拉的少了赔本看照片和视频 这是解放的新大威驾驶室,后八轮,自卸车 专门用于工程的 @禹晋永:乐清事件最终交通肇事案盖棺定论;纵观媒体报道,钱云会在征地中多次行凶殴打村民要挟政府多次判刑,以许诺高出国家补偿政策十倍之巨强拉票当选村长实属恶霸行径,因而暴死车轮下是天意之报应;民主逗士造谣谋杀论彻底破产,恬不知耻想取代侦查搞调查团,@于建嵘 和被公安限边的@王小山 们情何以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天都要上图卦看看,今天看到了熟悉的楼房之间,惊心的血迹是如何清理掉的.
[图说]【喷嚏图卦20110117】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21】开车打电话的、醉驾的、在街上飙车的司机们,看不到掩埋和清洗血迹的城市场景
说说 发表于 2011-1-17 15:21
昨日,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分别发布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数据。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去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
财政部认为,经济较快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税源基础,特别是与税收关联度较高的经济指标增长较快。从公布的情况看,在各项收入中,增长较快、比预算超收较多的主要是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由于居民收入增幅远不及财政收入增幅,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刻,多地表示将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同步。如山西省表示,该省往年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都高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此次公布的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着重强调,要实现居民收入增幅和经济增幅同步。
[偶算术不佳,就用计算器小算了一把,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等于4.3亿城镇居民或者14亿农村居民的全年收入,不知道最近全国人口普查出来,咱国家到底多少居民呢?咱财政按这个速度增长下去,估计一年收入可以等于全地球人全年收入了]
![]() | |
这个问答是为香港《号外》所做。 贴在这里的是删节版。。。 一,公民觉醒与政治无能 记者:我想我和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属于“我一代”。可在2008年之后,尤其是经历了地震,奥运等等之后,至今,大多数“我一代”或多或少主动被动地都关心起政治生活来。 刘瑜:你说的这个体验和我的观察很接近。最近大概三四年,中国年轻人当中,至少是都市年轻人当中,政治文化的变化挺明显的。以前如果你是个小白领,你得是个怪人才会去关注公共和时政话题。这几年有点形成一个浪潮:你不但可以去关心这些东西,而且关心这些东西还挺酷的。比如沙龙,书店讲座,网络论坛,或者办准民间杂志,感觉到有点新气象。 记者:不管它是不是酷,这算是公民觉醒吗? 刘瑜:我觉得关心公共事务是人的自然状态的一部分,只不过以前很长时间,我们的政治体制把这个东西给蒙蔽了。现在因为互联网,社会发展,全球化等等,被蒙蔽的东西被揭开了。实际上中国至少从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们大多是有清晰的政治意识和公共生活意识的,内容也许有变化,但是有公共意识这一点本身没有变过。真正的被蒙蔽是从1990年左右到2005、2006年左右,恰恰是你们这些80后成长的这些年。这就让你们误以为“不谈论政治”是一个自然状态,实际上那恰恰是一个不自然的状态。 中国的政治,1980年代所有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culture revolution 重演,90年以后所有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避免square event 重演。所以政府有意无意地使这个社会去政治化。市场经济的崛起,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势,包括2001年加入WTO,消费主义的崛起,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大的人权等等,这些都是“蒙蔽”政治生活的话语和方式。 记者:有一种特文艺的说法:我们的国家好像个夜夜笙歌的大船,穿过惊涛骇浪,同时又笼罩在一种绝望气氛中,不知它将驶向哪里,这好像跟1960年代的美国有点像? 刘瑜:怎么会呢?1960年代在美国来说是一个“过度政治化”的年代。那时候左派运动、民权运动、女权运动、黑人运动,反越战什么的,风起云涌,人们以为政治能解决一切。虽然我相信好的政治对于社会运转非常重要,但是政治解决社会问题终究有一个限度。当时西方来说,所有的人上街游行,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以为政治好像是一个无限的提款机一样,按一个按纽就把想要的东西全吐出来,那不太现实。 记者:你觉得中国在未来的十年左右,会出现情绪上比较类似美国60年代的情形吗?政治运动频发,政治诉求过多? 刘瑜:有这种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政府政策的走向吧。比如高压政府推迟改革,在矛盾激化时又快速解压,而不是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去疏导和解决社会矛盾,那街头政治就可能爆炸。当然这不是个必然倾向,要看政府对民意表达的反应机制。 记者:这个难道只能依靠于政府的政策吗?民间力量呢? 刘瑜:我这两天在看一本书,叫《重新发现社会》,我特别喜欢这个书名。“重新发现社会”是什么意思呢?在一个正常的国家里,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内部的协调去解决,未必需要通过国家和政府。比如奥运会的举办机制,到洛杉矶奥运会,全世界都不愿意办了,因为都赔钱,后来到洛杉矶奥运会这次,美国把这件事情市场化了,开始拉大型广告商,卖独家转播权等等,所以开始挣钱了,很多国家又开始主动争取主办权。就是说很多事情你没有必要非通过国家去解决。中国办奥运会,有点不惜代价,所花的钱是雅典奥运会的四倍,实际上反映我们财政体制的问题,没有财政的责任概念。政府遏制NGO发展也是一个例子。遏制社会的自发力量,对于政府来说,实际上这样做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因为无限的权力意味着无限的责任。现在搞得无论什么大事小事,我们都去找政府,觉得政府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方式。 记者:关于这个事情,有一种特别爽特别偷懒的说法——这是monocrat的问题。好像这是个终极原因,说出这个原因就不需要再了解其他了。 刘瑜:monocrat,与那种惰性被动的文化是互为因果的。长期的monocrat,导致民间的无力感,就觉得自己反正什么也改变不了,然后就什么都不干,于是monocrat就更甚。但是实际上民间行动还是有一定空间的。比如如果你真的想行动,去参与灾后救灾,去捐助一下西部阳光、壹基金、动物保护这些组织,甚至去当志愿者,只要想付出努力,不是没有事情可以做。有时候人们出于偷懒的心态,就不采取什么努力,然后还埋怨是制度让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这不是不自由,而是逃避自由。 但是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会强调制度,而较少地强调自己的责任,除了文化以外,还因为制度的改变会比较迅速,文化的改变却比较缓慢,经常需要一两代人,甚至两三代人才能够出效果。在很多国家,当社会出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咱们选举吧。其实选举能改变什么?如果在文化和社会条件改变有限的情况下,在每个人都不为社会改良付出点滴努力的情况下,选举能改变的其实很少,之所以人们想到选举,是因为这个事情特别有操作性。 很多问题可以说是制度的问题,但是同样重要的是,制度是怎样形成的。如果制度仅仅是空降下来的,比如说就像美国空降一个民主制度到伊拉克,制度完全没有社会的、文化基础,没有民间社会的发展来和它呼应,它是非常脆弱的,不但脆弱,而且很可能换汤不换药。如果制度的变化过程是民间的力量在推动,是从公众的点滴努力中“生长”出来,有文化、经济、社会的支撑,那样的制度变化才是真的制度变化。没有这些,仅仅靠换一套法律条文是不够的。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权利”。很多人都注意到民主是一个权利文化,大家没有意识到民主同时还是责任文化。或者说,民主一部分是利益表达和争取,另一部分则是必要妥协和维持秩序。一定要有权利和责任,表达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健康的民主文化。如果没有这种文化的支撑,仅仅是咱们来选举吧,可能会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灾难。 记者:你在讲的时候我就想问你一下,究竟什么叫公民?其实你已经帮我解释了,除了权利的诉求之外,还有责任;表达之外还要讲秩序。我觉得你形容的是好的公民文化,其实是建立在一种好商好量的基础上,双方都相对理智,才可能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理性表达。但是中国充斥着一种东西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刘瑜:你说的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比如像我刚回国,为了办入职手续,要去某一个地方提取个人档案,手续也很复杂,还要交很多钱,所谓存档费,再拿到清华大学来,把这个档案存到学校。我在国外生活了十年,对我来说这是个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要有档案这个东西?档案是写给谁看的?好像是从小到大,老师和领导秘密地写关于我的好话坏话,不能让我自己看到,然后秘密地交给下一任老板,老板可以根据这里面说的话来奖励或者惩罚你,说不定以后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作为对你的要挟。这就是不容商量的权威文化的小小例子,会积累小小的不满。假如说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结这种疙瘩,他当然身上越来越有戾气,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民主的四个阶段 记者:提到中国的民主,总听到有人拿台湾当参照。台湾民主有好多混乱啦,好多笑话,结论是中国人还没有形成民主素质。 刘瑜:台湾的民主,有一段时间街头政治闹得很厉害,族群分化也很严重,但是总体来说,尤其是和其他的民主化的第三世界国家相比,台湾的民主化是相对健康和顺利的。你的确看到有游行示威甚至个别枪击事件什么的,但是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血,这么大一个转型的过程没有出现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就。其次,台湾民主化过程中的很多矛盾,冲突解决方式最后都诉诸司法,比如马英九机要费案,或者陈水扁的腐败案,都是靠独立的司法力量解决,这也是比较成熟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台湾的民主相对比较顺利和平缓的。 在大陆,可能没有像子弹从脸上穿过去这种戏剧化的冲突,但是像拆迁中的自焚,很大意义上它不是我们缺乏民主的代价吗?这种代价难道不够血淋淋,不够赤裸裸,不够残忍吗? 所以,两个东西怎么比呢?我们的制度表面上最上层是风平浪静的,但是恰恰就是这种风平浪静的代价是底层的矛盾激化和冲突,黑煤窑、食品健康、矿难频发等等。大陆人看着台湾的民主制度沾沾自喜或者幸灾乐祸,未免滑稽。我们的政治丑态可能链条长一点而已,你看不到这个事情的来源在哪儿,这个事情的因和果之间可能差了几个链条,差了几个层级,但是根子还是在制度本身,在权力缺乏制约。说难听点,人家倒霉的还是这些最上层的人,是连胜文,陈水扁,而你这里倒霉的是老百姓。 记者:台湾的民主,跟蒋经国的变化也有关系。在中国内地是不是如果上层没有变化,只靠民间,没有民主希望呢? 刘瑜:当然。在热兵器时代,没有任何上层的配合,基本搞不成转型变革。但是因为社会压力也好,因为利益计算也好,社会变化积蓄到一定程度的话,是有可能出现上层呼应人物的,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如果你呆在1984年的苏联,你也不会觉得苏联的改革有任何希望,然后戈尔巴乔夫上台了,而且戈尔巴乔夫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戈尔巴乔夫,通过和民间改革力量的互动,慢慢地有一个意识形态上的转变,或者说被自己的姿态所绑架,形成路径依赖,由温和变激烈,反正他是慢慢地走上了民主化的不归路吧。但是,现在中国上层将要发生什么我们也不太清楚。 记者:信息极为不对称。 刘瑜:别说我们不知道他们会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可能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很多事情,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不是一个人的决心或者意志的结果。 但是中国所谓的模仿台湾道路有困难。台湾的民主化,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所谓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冲突生成的一个动力。在大陆来说没有这种冲突。民族主义在大陆,甚至是反民主、反自由化的力量,这和台湾不同。中国的民族主义从在整个20世纪以来,往往被威权主义的力量所利用,从“五四”以来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在中国,自由派就算不能和民族主义的力量结合,也至少要尽量使它中立化,使这股力量不至于成为你自由民主的一个对头。现在自由派人士动不动就骂民族主义的小孩脑残,把他们看成一个势不两立的力量,我觉得这种对立是有害的。你看东欧的民主化,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所谓反苏联霸权主义的产物,自由派的声音要和当地的民族主义声音相结合,才会更有力量。 记者:2011年正好“辛亥革命”一百年,大家整天缅怀民国,民国范儿,所谓那时候宪政的躯壳尚存,国事还没有沦为你死我活的革命漩涡……你觉得民国时期的民主值得借鉴吗? 刘瑜:我觉得可能太美化民国时代了。在一个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代,讲知识分子的这范儿那范儿未免太奢侈。1910-1920年代,政治自由言论自由,肯定比现在好。一方面当时的政治观念比现在更开放,另一方面军阀的政治能力也有限——他想更专制也没有这个能力。一个军阀就管一两个省,管不了太多。就算蒋介石政府,真正政令通行的势力范围,可能也就是江浙数省。民国的选举有财产限制,只有财产多少多少以上的人才能参与,有投票权的人有限,贿选、作弊、利益交换,千疮百孔。所以从政治自由上来说,可以说那个时候比现在好一些;但是从民主的真实性来说,没有多少学习的价值。这又回到我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当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落后到一定程度,通过政治能改变的东西是有限度的。 记者:你对中国的民主化,还抱有期待的吗? 刘瑜:有。套用一句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永远地骗一些人,但你不可能永远地骗所有人。经济发展,全球化,教育提高,信息多元化,这些必然会带来民众对自身权利和权力的要求,这一点中国不是例外。从民众观念调查的变化轨迹来看,中国也的确不是例外。 很多国家,像波兰、匈牙利等,转型都是统治集团里面温和派和民间的温和派相配合的结果,比较和平的改革,都是以这种形式发生的。 保守派之所以不愿意改革,无非就是因为利益,不愿意利益被瓜分,不愿意安全受到威胁。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发现一再延误改革会导致更激烈的冲突,反而其利益和安全更受威胁,那就不如去迎合改革。说白了,当权者决定改革还是拒绝改革,取决于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判断。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是,从清末到现在,中国的当权派常常处于信息闭塞的状态,因为这个制度常常是报喜不报忧的。马屁集团的存在会使他们形成一种幻觉,以为这个体制还非常的有生命力,还欣欣向荣,人民还万众一心。前一段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个小例子,peace award那天,他正好坐在一个领导旁边,他跟领导说...得奖了,那个领导就说,现在网上骂声一片吧?这个朋友就告诉领导微博上、推特上大多是赞扬声,那领导就吓了一跳:“难道在这件事情上,老百姓没有站在我们这一边吗?” 三,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 记者:民间力量崛起,大家对民主化权利有分享的要求,这个力量越来越强,越能推动下一步。那作为一个公民或者未来的公民,我该怎么做呢?必须积极吗?消极一点行不行? 刘瑜:参差不齐是社会常态,你有追求公共生活的权利,也有隐退个体内心的权利,这是常态,不能强迫人人都做积极公民,做消极公民我觉得也没什么。在一定意义上,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其实是健康政治的必要前提,所有人都成了积极公民,所有人都要这个要那个,要改天换地,其实是一个不太健康的政治。 但是在中国来说,问题并不是说我想要成为积极公民还是消极公民就可以成为,问题是要先把那些蒙蔽积极公民的因素给移开,让那些想成为积极公民的人得以去成为积极公民。如果所有人都成为积极公民,那是一种单调,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成为消极公民,那是另外一种单调,另外一种扼杀。把那些蒙蔽人自然状态的权力机制或者说文化霸权移开,让人们参差不齐的自然状态呈现出来,我觉得那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我觉得中国现在很多所谓的消极公民,对积极公民有怨恨,因为积极公民的存在,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力和逃避,所以对那些人反而特别苛刻,你是不是想出风头啊?想成名啊?你怎么这么喜欢暴露中国的黑暗面啊?这是我不喜欢看到的。至于你做你的消极公民,你不介意别人去做积极公民,那这个没什么,大家都做自己爱做的事。 记者:在中国谈积极公民,消极公民,起码需要先做“公民”啊。 刘瑜:对社会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积极地去关心政治,是需要经济能力、闲暇以及思想资源的,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条件。还有就是搭便车心态,等着别人把这个制度搞好了,别人把秩序搞好了,我搭一个便车。我觉得任何额外在自己私人生活之外去关心公共事务的人,都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搭便车的心态,有点理想主义的情结。 四,拆除禁忌的过程 记者:你怎么看待你的“公共知识分子”荣誉称号? 刘瑜:对我来说,知识和观念传播的效果,影响公众也好,影响政府也好,都是副产品。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智识上的好奇心,这是我最原初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我把自己称为“知识分子”。现在在中国“知识分子”好像成了一个贬义词,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但是我愿意把自己称为知识分子,至少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知识分子。比如说民主化是不是会必然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比如说什么样的选举制度更有利于这种社会,国有企业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搞好,哪个国家有搞好国有企业的案例,民主国家之间是不是一定不会发生战争等等,对着这些问题,我抱有真诚的兴趣。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智识上的好奇心,纯粹出于一种悲情的使命感去做“公共知识分子”的话,会很累,很不开心。 记者:很多人都对知识有好奇心,可是选择路径很不一样,有的人就是对宇宙特别好奇。你对政治的好奇心从哪里来? 刘瑜:有点路径依赖吧。我上大学报专业的时候,父母帮我选了国际政治。那时候我是没有主见的,又在小地方,他们说选国际政治,出来当外交官,外交官听起来很好听,我也就选了国际政治。 记者:你是哪里人? 刘瑜:我是江西人。老家在波阳县,我考大学的时候在上饶市,我们家后来又搬到南昌、石家庄,现在父母都住在石家庄。父母说要你学这个,学就学呗,后来我觉得政治学还挺好玩的。当然一个人的好奇心会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离开英国之前,我去伦敦一家书店,后来我就跟朋友开玩笑说,我是不是彻底变态了,因为我发现自己站在文学、政治学、心理学,甚至摄影这些不同类的书架前的时间是一样长的,因为对这些东西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相通的,它是一个流通器。 记者:什么时候你有意识对政治学产生好奇? 刘瑜:要说发自内心的好奇心,就是对政治本身而不仅仅对关于政治的书的好奇心,其实还挺晚的,可能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也可能再早一点,因为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比如二十五六岁左右开始,我开始上网,泡时政论坛,就像2008年对你的意义似的,上网对我的意义很大。《Trueman Show》那个电影,最后一个镜头,金.凯利划着船往外走,突然走到那张纸跟前,伸手一捅,纸破了,蓝天不是蓝天,白云不是白云,海洋也不是海洋了。对我来说网络的意义也是类似的,突然一天纸捅破了,以前所受到的教育,对现实的认识都被颠覆了,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突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自己的父辈或者自己的祖辈爷爷辈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也都不太清楚了。这激发了我对中国当代史的好奇心,知识这个东西,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得搞清楚十个问题,为了搞清楚十个问题可能要搞清楚一百个问题,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记者:你对政治的兴趣,受到家里人的影响吗? 刘瑜: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很多人会问我,你这么自由主义,家里是不是有被迫害的历史?家里是不是有老右派?不是,我父母都是那种红五类家庭,贫农出身什么的,而且都是得益于***革命的,属于比较主流的家庭。 记者:那你现在跟他们的交流是怎么样的? 刘瑜:不谈政治,没法谈政治,观念有代沟。我既不想正面跟他们冲突,也不可能听他们的,所以就只能是好好好,糊弄过去。 记者:有时候我想,如果中国的政治变革以一种特别激烈的方式去进行,我的父辈也许会受到影响。那时候“我们失去的只有枷锁”这句话我可喊不出来。 刘瑜:我能理解你的这种看法。所以中国的自由派,必须有能力去说服既得利益集团,尤其现在经济发展还比较好的情况下,政治变革不但不会冲击你的利益,甚至是保护你的利益。反而是如果错过了变革的时机,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动荡。既得利益集团并不是指官僚,还包括私营企业主,普通的小白领什么的,他们对自己利益的考虑,对稳定的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 记者:就像1968年的巴黎街头运动,那些学生反对的恰恰是他们的父辈。 刘瑜:近二三十年来的民主化,基本上你放眼看去,无论哪个国家都是中产阶级推动的,而不是工人农民推动的。由工人农民为主体的革命,象法国革命,中国农民起义,它可能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完全重组和利益再分配,带来很大的流血冲突。而中产阶级推动的改革,韩国也好、台湾也好、东欧也好,都相对平和,就像你说的,他和被他推翻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阶层上的,谁也不想大规模流血,因为双方都有很多东西要失去,所以我觉得中产阶级推动的变革,对它的社会后果不用太担心,除非事情失控。 对中国来说,如果体制内的温和派和体制外的温和派,联合推动变革,我觉得一般来说不会带来社会太大的动荡,尤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虽不能说完成吧,但是主体部分已经跨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政治上的变革,单维度的变革,不会带来大的社会动荡。比较大的隐患是台湾和西藏问题。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身上的女性标签,比如女性较少关心政治,女知识分子较少秀美等等,你是不是很烦这些陈词滥调啊? 刘瑜:我不是一个性别意识特别强烈的人,没有那种“因为我是女人,所以我应该……”的思维习惯,说白了我不愿让性别意识成为自己成长的一个障碍。我理解的女权意识,并不意味着要跟男人一样,而是说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中,不让性别意识捆住你的手脚而已。追求卓越应该是一个普世价值,而不应该是一个男性或者女性价值。当然,如果把自己看作一个人的话,女权的含义应该不仅仅是独立于男性,而且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政府。 记者:你这个人如果有一个主题的话,我觉得你努力做回一个人本来该有的样子。 刘瑜:这个说法很好。我没什么传奇故事,是一个从学校到学校,再到学校,再到学校的人。我经常会觉得我非常自然而然地就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就好像一条河流,顺着河道流过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我的自然在别人眼中显得很怪,这并不是因为我刻意要成为什么特立独行的人,而是我比较无视禁忌吧,无论是作为女性的禁忌,还是作为中国人的禁忌,还是作为知识分子的禁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很多人告诉你,因为你是女人所以要怎么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要怎么样,因为我们是知识分子所以要怎么样,我无视这些禁忌,被路边的风景吸引,不蒙住自己的眼睛而已。当你始终有成长愿望的时候,你就愿意推开那些束缚你的禁忌。 来源:困困 链接:http://catnapkun.blog.163.com/blog/static/118408191201112553318619 |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