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幼儿园入学难入园贵 科学预见缺位致发展尴尬 [打印本页]

作者: 火火鸟鸟    时间: 2010-8-13 10:27
标题: 幼儿园入学难入园贵 科学预见缺位致发展尴尬





  “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

  今年春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轮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时,没人料到,特别是那些动笔起草《教育规划纲要》的专家学者没有料到,“幼儿园入学难、入园贵”居然成为高过高考、高过择校的突出问题。

  初夏时节,一张新闻照片——北京一高龄老太太为给其重孙争得一个入园名额,不顾年事已高,也搬起躺椅加入了旷日持久的排队大军,似乎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做出了更加形象、更加有力的注释。此事惊动了中央高层领导。6月下旬开始,国务委员刘延东开始了在北京、贵州、浙江等地大范围的专题调研之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入园难、入园贵”是诸多矛盾长时间累积后的集中总爆发。尽管着手解决中国教育一揽子问题的《教育规划纲要》现已正式公布,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必要的反思还是应当的。

  一思,学前教育的属性应该如何定位?

  可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尚处于某个发展阶段的局限性,可能是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阶段,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对国家未来、民族振兴的相关重要性一时还认识不足,国家在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时,把义务教育两端的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交给了市场。把幼儿园像甩包袱一样甩给市场就是一时间最激进的做法。人们依稀记得,在江苏宿迁、云南石林等地,屡屡出现当地政府将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公办幼儿园强行卖掉而引发的风波。

  有数字为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统计资料、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统计资料显示,虽然国家“九五”规划、“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对学前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但实际的结果是国家的财政投入、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一直处于不可遏制的下滑趋势。然而这些信号并没有引起政府应有的警觉,相反,某些地方政府还在继续加大减少公办园的力度,甚至提出了在2012年之前,民办幼儿园的比例要实现90%的“宏伟目标”。

  学前教育到底纯属于老百姓个人的事,还是属于公益性的事业,相信经过了一番曲折探索已经形成共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新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89.6%的公众赞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其中59.1%%的人表示非常赞成。数字显示的民意很清楚:幼儿园应该回归公益本位。

  在从北到南“入园难、入园贵”的一片叫喊声中,惟有上海显得从容平静,波澜不兴。在这个中国的特大城市,3~6岁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8%%以上,只要家长愿意,随时可以在公办园给孩子找到一席学位。

  这一局面的出现归功于上海人可贵的坚持。当初各地在改革的名义下把大批公办幼儿园纷纷推向市场的时候,上海也同样面临着压力。“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应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凭着一种责任和信念,上海不跟风,不赶潮,坚持走到今天。

  我们常说,教育是需要远见的。政府认识的高度不同,采取的决策不同,老百姓获得的幸福感就不同,反馈的声音也自然不同。

  二思,学前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衔接?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的生老病死、工作的万事万物都有计划管,幼儿园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带有福利性的“好事”一夜之间被斩断。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和集体经济的萎缩,使得过去财政资金到达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和集体幼儿园的多个渠道被堵死,原先得到财政支持的公办幼儿园也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索性将公办幼儿园全部改为民办,甚至将其转为企业。

  改革出现了阵痛。这一点在北京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的部委园、高校园、企业园、大院园、单位园一股脑潮水般地撤去,数以万计的孩子完全抛给了社会,而那些本来非常优秀的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沦为需要寻求“再就业”的下岗职工。

  按照正常的逻辑,幼儿园在从企事业单位剥离出来后,应该由教育部门来全面承接。但由于种种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从学前教育的责任中彻底退出,导致衔接的链条中断,这也就为日后的“入园难、入园贵”埋下了伏笔。

  三思,学前教育如何做到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从容应对?

  尽管各种各样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地在制定、在出台,但是“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从某个角度还是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发展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和那些地震、泥石流不可预测的说法应该有所不同,相对而言,中国的人口统计是最有据可查的,何时为峰谷,何时为峰底,有着较为精确的统计和清晰的曲线。学前教育如何根据人口变动的轨迹未雨绸缪,提前做出安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

  还是以北京为例。2008年前后出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人数就高达16万;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由2000年的9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1.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0%%。

  奥运宝宝要来了,我们的幼儿园准备好了吗?大批农民工子女要来了,我们的城市准备好了吗?显然准备不足。尽管政府已经表态,5年内公办幼儿园有望达八成,预计新建118所。未来3年,全市将投入15亿元,新增118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幼儿园300所,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使公办园比例由67%提高到80%,那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多少年轻父母在为孩子的入园问题焦虑啊!

  看来,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还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机制。”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改革30多年以来幼儿教育曲曲折折的发展之路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可喜的是,政府终于重新把责任扛到了肩上,这就为学前教育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作者: zcz636    时间: 2010-8-13 14:14
到时拍脑袋就得啦
作者: mayble    时间: 2010-8-13 14:35
入学难入园贵[M08]
作者: 骏马剑客    时间: 2010-8-13 15:29
各位骏景居民,骏景小学连广州三等的区一级都没评上,原因何在?
作者: chenger    时间: 2010-8-13 19:32
所谓的科学预见应该正正属于城市规划局的工作内容吧,可想而知规划局里的人是吃干饭的~[M35]
作者: 骏马剑客    时间: 2010-8-14 10:04
棠下小学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50年代未,毛主席、周总理以及贺龙元帅先后观察过棠下,朝鲜金正日首相也来到过棠下参观访问。60年代未,毛主席委派中央办公室将两棵巴基斯坦赠送的芒果树赠予棠下小学。近三年,师生获广州市一级以上的各种奖励465人次,教师在省一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40多篇。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骏景小学成立于2002年,据说生本教育很有特色,但目前连区一级的学校还没评上,相当于四等学校。
这样说来,不知道是去读哪个学校更好一点呢???
作者: 老杨同志.    时间: 2010-8-14 17:20
幼儿园贵于上大学已成不争的事实,我更可以说女儿今读了两年幼儿园,所花的费用绝对高于他爸爸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有的学费(如果说是人民币贬值,毕竟几年前,本世纪初她爸爸才从校园走出来,这人民币贬得也太快了吧)。国家有意让幼儿园贵于上大学,本人理解为是有意让人们不敢超生,要不是就是上层决策者的不作为!
作者: 非也    时间: 2010-8-14 19:45
棠下小学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学校,50年代未,毛主席、周总理以及贺龙元帅先后观察过棠 ...
骏马剑客 发表于 2010-8-14 10:04



棠下小学好,那是当然的,土星人都知道。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