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作者 墨墨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派点膏不 [M01] [M01] [M01]
引用作者 舞动的猪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M29] [M29] [M29]
为大家的努力喝彩。
引用作者 渔翁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墨墨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派点膏不 [M01] [M01] [M01]
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冬泳迷每月自掏6000元包场冬泳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7-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显仁
大肚腩为陈芝华带来了会长的头衔。![]()
引用作者 eagle_72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孙老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哪 [M01]
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冬泳迷每月自掏6000元包场冬泳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7-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显仁
大肚腩为陈芝华带来了会长的头衔。![]()
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30发表的原文
LS的大唐是不是卖快餐的大唐啊?
引用作者 渔翁 于 2008-7-30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30发表的原文
LS的大唐是不是卖快餐的大唐啊?
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冬泳迷每月自掏6000元包场冬泳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7-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显仁
大肚腩为陈芝华带来了会长的头衔。![]()
“最初成立冬泳会的目的是为了与物管谈判,冬天泳池因为人太少不开放”,“所以我们推选了肚腩大的陈芝华当会长,觉得他镇得住”。骏景冬泳会秘书长黄昕已有12年冬泳史,她向记者讲述了不少冬泳会成立以来的趣事。
她说,由于冬天游泳的人太少,小区物管出于成本考虑关闭了泳池。这让已经游泳上瘾的业主有点憋闷,入住两年后的2004年夏末,黄昕与另一位冬泳爱好者杨刚在泳池游泳时提出成立冬泳协会,以便与小区物管谈判争取冬天也开放泳池。最后,大家推举了肚腩大的陈芝华。陈芝华欣然接受了,利用每天游泳的间隙发展了20多个首批会员。这些冬泳会员接下来就在浅水池开起了“水上会议”,“商议着怎样与物管谈判,争取冬天开放泳池”。
“水上会议”决定“包场”
不过出乎意料,与物管的谈判很顺利。陈芝华说,物管表态支持冬泳会,但是冬天游泳的人实在太少,开放泳池物管会严重亏本。
本身就是广东电脑商会长、人大代表的陈芝华是行商出身,“我当然知道做企业的难处”,“我就问物管开放一个泳池每个月要多少钱保本”,物管最终算出每月要6000多元的冬季泳池开放成本。冬泳会的“水上会议”随后决定由冬泳会20多名会员每人每月平摊300元,让物管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开放一个泳池。
2005年冬泳季节,冬泳的街坊一下增至50多人,“最冷的那几天也有十几人在游泳”,冬泳会会员这一年才不需要再自掏腰包为开放泳池“埋单”。
小小组织藏“大内高手”
黄昕介绍,与其他冬泳会成员主要是老头老太太不一样,骏景冬泳会成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多数是上班族,年龄最大的有73岁的周伯,最小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跟着父母来学习冬泳的”。
虽说是个小区内街坊自发组织,但骏景冬泳会内还有不少高手。如东北人孙教头就是个双料技术型高手,同时持有“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和“中国游泳协会游泳教员”两个资格证。黄昕本人也不谦虚,坦陈前年冬泳会出于安全考虑,特地从香港警署请来一个拯溺教官开培训班,培训冬泳会成员如何在公开水域进行溺水救助,黄昕经培训后顺利拿到了香港(国际)拯溺总会的铜牌,这个铜牌是多个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可以进行专业溺水救助。
在骏景说起社区运动,就不得不提骏景冬泳会,成立才3年多就发展了200多名会员。可别小看这个街坊冬泳协会,它名声在外:曾3次参与横渡珠江,是广州唯一一个由小区住户组成的游泳方阵,去年7月他们组织了一个50人的方阵参与横渡珠江;还多次应邀参与游长江、漓江和西江。昨日,本报记者还发现这个街坊自发组织的冬泳会的趣事有一箩筐之多。
文/记者刘显仁
摄影骆昌威
[本帖由好撒玛利亚人修改于2008-07-29 16:18:35]
引用作者 娟儿 于 2008-7-30发表的原文
喜事哦,有没GG派? [M04]
引用作者 会游泳的黑鲨 于 2008-7-30发表的原文
[quote]引用作者 好撒玛利亚人 于 2008-7-29发表的原文
冬泳迷每月自掏6000元包场冬泳
大洋新闻 时间: 2008-07-2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刘显仁
大肚腩为陈芝华带来了会长的头衔。![]()
“最初成立冬泳会的目的是为了与物管谈判,冬天泳池因为人太少不开放”,“所以我们推选了肚腩大的陈芝华当会长,觉得他镇得住”。骏景冬泳会秘书长黄昕已有12年冬泳史,她向记者讲述了不少冬泳会成立以来的趣事。
她说,由于冬天游泳的人太少,小区物管出于成本考虑关闭了泳池。这让已经游泳上瘾的业主有点憋闷,入住两年后的2004年夏末,黄昕与另一位冬泳爱好者杨刚在泳池游泳时提出成立冬泳协会,以便与小区物管谈判争取冬天也开放泳池。最后,大家推举了肚腩大的陈芝华。陈芝华欣然接受了,利用每天游泳的间隙发展了20多个首批会员。这些冬泳会员接下来就在浅水池开起了“水上会议”,“商议着怎样与物管谈判,争取冬天开放泳池”。
“水上会议”决定“包场”
不过出乎意料,与物管的谈判很顺利。陈芝华说,物管表态支持冬泳会,但是冬天游泳的人实在太少,开放泳池物管会严重亏本。
本身就是广东电脑商会长、人大代表的陈芝华是行商出身,“我当然知道做企业的难处”,“我就问物管开放一个泳池每个月要多少钱保本”,物管最终算出每月要6000多元的冬季泳池开放成本。冬泳会的“水上会议”随后决定由冬泳会20多名会员每人每月平摊300元,让物管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开放一个泳池。
2005年冬泳季节,冬泳的街坊一下增至50多人,“最冷的那几天也有十几人在游泳”,冬泳会会员这一年才不需要再自掏腰包为开放泳池“埋单”。
小小组织藏“大内高手”
黄昕介绍,与其他冬泳会成员主要是老头老太太不一样,骏景冬泳会成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多数是上班族,年龄最大的有73岁的周伯,最小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跟着父母来学习冬泳的”。
虽说是个小区内街坊自发组织,但骏景冬泳会内还有不少高手。如东北人孙教头就是个双料技术型高手,同时持有“中国救生协会救生员”和“中国游泳协会游泳教员”两个资格证。黄昕本人也不谦虚,坦陈前年冬泳会出于安全考虑,特地从香港警署请来一个拯溺教官开培训班,培训冬泳会成员如何在公开水域进行溺水救助,黄昕经培训后顺利拿到了香港(国际)拯溺总会的铜牌,这个铜牌是多个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可以进行专业溺水救助。
在骏景说起社区运动,就不得不提骏景冬泳会,成立才3年多就发展了200多名会员。可别小看这个街坊冬泳协会,它名声在外:曾3次参与横渡珠江,是广州唯一一个由小区住户组成的游泳方阵,去年7月他们组织了一个50人的方阵参与横渡珠江;还多次应邀参与游长江、漓江和西江。昨日,本报记者还发现这个街坊自发组织的冬泳会的趣事有一箩筐之多。
文/记者刘显仁
摄影骆昌威
又看了一遍.
引用作者 妞妞公主 于 2008-8-1发表的原文
我是哪个最小的冬泳人吗?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