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标题: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5 11:49
标题: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每一次,帖子写得稍微长一些,就想着结束。
就像走路,太累了,一块光滑的青石板,坐在上面,只是突然想吹吹风。
每一次,要写一个新的帖子,以此记下点滴,总是回头不断的看背后的书架。
很多喜欢的名字,正对着背脊的就是亦舒的书,什么香雪海,什么她比烟花寂寞,什么圆舞……
于是,再一直往下看,就看到了这本书,这个题目:人淡如菊。
她让我想起一个清澈而又柔和的女人。她坚定淡定的走着,和他。如此幸福。
人淡如菊,戏又如人生。
不管如何,我只一如继往的喜欢看电影,喜欢看自己的书。
作者: amee    时间: 2008-5-5 11:49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sf,继续 [M36]
作者: 相约路过    时间: 2008-5-5 11:50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喜欢看楼主写文章 [M36]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5 11:55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撞车》



此片拿过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大概内容是说,在纽约这个纸醉金迷的城市,三十六个小时以内,一些看上去毫无关连的人,却以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方式,就此纠缠在一起……
《撞车》之前,我看过《通天塔》。若以上映的时间来看,《通天塔》显然是延续或者某种角度抄袭《撞车》的结果。彼此叙述的方式有易曲同工之秒,都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件,描述了看似毫不相连,但却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的一些人。里面牵涉到种族的歧视,心里微妙的距离,不同的命运和人生……而对比以后,我更喜欢《撞车》。
作者: yaya01    时间: 2008-5-5 11:55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上杯茶 [M36]
作者: yaya01    时间: 2008-5-5 11:56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美女,《八月迷情》看过不,里面的音乐挺好听的。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5 11:57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引用作者 amee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sf,继续 [M36]


速度蛮快。 [M03]

引用作者 相约路过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喜欢看楼主写文章 [M36]


呵呵,谢谢。

引用作者 yaya01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上杯茶 [M36]


菊花吧,也是我最喜欢的花。 [M03]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5 11:58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引用作者 yaya01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美女,《八月迷情》看过不,里面的音乐挺好听的。


看过。是挺好听的。
有时会为了里面的音乐不断定格在那一段。
写完这个,我回忆一下你说的电影哈。
每次看电影,看完或者怅惘或者沉默或者豁然开朗……
于是就想记下一些东西。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5 12:06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media]http://daumbgm.nefficient.co.kr/mgbdamu/B0105735/B010573500066407.wma[/media]

[M36] 。。。
作者: Miss Survivor    时间: 2008-5-5 12:17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引用作者 旧雨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撞车》
此片拿过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大概内容是说,在纽约这个纸醉金迷的城市,三十六个小时以内,一些看上去毫无关连的人,却以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方式,就此纠缠在一起……《撞车》之前,我看过《通天塔》。若以上映的时间来看,《通天塔》显然是延续或者某种角度抄袭《撞车》的结果。彼此叙述的方式有易曲同工之秒,都是因为一件偶然的事件,描述了看似毫不相连,但却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的一些人。里面牵涉到种族的歧视,心里微妙的距离,不同的命运和人生……而对比以后,我更喜欢《撞车》。


『羅拉快跑』 『我呼吸的空氣』等都是這樣的,我覺得這不是抄襲。

也許是不同的導演,同時都對這種奇妙又富邏輯的故事/推理感興趣。這也容易拍成一個好故事。

其實我覺得無論中西方,都有對「因果輪回」的思考和不同詮釋

有相當多的電影都暗含這樣一個問號,因為某事,而追溯至淵源,然後又發生其他的糾纏,等等之類,雖然故事的組合環扣有大有小,攪和進漩渦的人也有小有多,但要講的始終都是差不多道理。

跟出家人講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又或暗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之類。這些永遠都是一個很主流的電影小說題材

也許因為未知,也許因為巧合,也許是人類本身喜歡對無解作解釋。

我蠻喜歡看那些值得思考的電影。
作者: DV    时间: 2008-5-5 12:33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撞车不错,看完后感觉很好,不过种族的烙印太强,似乎有些过了。小A盘没记错的话,当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呢。
作者: Miss Survivor    时间: 2008-5-5 12:37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我一直有個構思
不知誰可以寫一個架構奇特但又很有邏輯的故事
不過我覺得那樣要寫得好,真的很難

如果有看漫畫或電影,應該會有看過那種,一層一層跳出來或深入下去的效果,
比如 一個很真實的第一人稱故事》》完結》》小說裡跳回現實,其實是某一個人正在看的故事》》完結》》忽然夢醒,現實,原來又是另一個人的故事》》再。。。

我這樣說有點亂,表達得不知所云,但是我想MM應該會明白

意思是類似嵌套的效果
漫畫比較容易做到,鏡頭一步步拉遠就可以做得很出色
做夢也可以做到,夢中醒來,醒來發現之前是做夢,以為現在是真實的,誰知仍然是在夢中,猛地再醒來...重複。。。

我想做的事是原理一樣。
不過這種故事的關鍵點,除了要讓人看的時候身臨其境,不單在於設定跳回來現實那種真實唏噓感,而且怎麼布置關鍵點的情節,才顯得巧妙讓人拍案叫絕
實在是很難,除了故事本身動人,還得要有點推理細胞。
有心無力,人笨真是沒法醫的。唉

[M07] [M41]
作者: 小野川子    时间: 2008-5-5 13:06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站在通天塔上,府看众人生,A、B、C就完全有可能有关联。
我们平时只是在一个平台,一个视角去看事物。
跳出现有的圈子,或重新选择你的生活,
就会有如上的收获。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9 21:01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引用作者 Miss Survivor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羅拉快跑』 『我呼吸的空氣』等都是這樣的,我覺得這不是抄襲。

也許是不同的導演,同時都對這種奇妙又富邏輯的故事/推理感興趣。這也容易拍成一個好故事。

其實我覺得無論中西方,都有對「因果輪回」的思考和不同詮釋

有相當多的電影都暗含這樣一個問號,因為某事,而追溯至淵源,然後又發生其他的糾纏,等等之類,雖然故事的組合環扣有大有小,攪和進漩渦的人也有小有多,但要講的始終都是差不多道理。

跟出家人講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又或暗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之類。這些永遠都是一個很主流的電影小說題材

也許因為未知,也許因為巧合,也許是人類本身喜歡對無解作解釋。

我蠻喜歡看那些值得思考的電影。


我呼吸的空气,暂时没看过,但罗拉快跑,和撞车,是两种不同的构思手法哈。
撞车,没有那种因果的味道,反而有种禅味的意境。
概括滴说,就是那种:我们看似偶然,我们存在于不同的两个“世界”,但其实,于千丝万缕里面,我们却又彼此紧紧牵连。
嗯,这种味道,我归纳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磁场里面,排斥或者相近,源于彼此的气场。


引用作者 Miss Survivor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我一直有個構思
不知誰可以寫一個架構奇特但又很有邏輯的故事
不過我覺得那樣要寫得好,真的很難

如果有看漫畫或電影,應該會有看過那種,一層一層跳出來或深入下去的效果,
比如 一個很真實的第一人稱故事》》完結》》小說裡跳回現實,其實是某一個人正在看的故事》》完結》》忽然夢醒,現實,原來又是另一個人的故事》》再。。。

我這樣說有點亂,表達得不知所云,但是我想MM應該會明白

意思是類似嵌套的效果
漫畫比較容易做到,鏡頭一步步拉遠就可以做得很出色
做夢也可以做到,夢中醒來,醒來發現之前是做夢,以為現在是真實的,誰知仍然是在夢中,猛地再醒來...重複。。。

我想做的事是原理一樣。
不過這種故事的關鍵點,除了要讓人看的時候身臨其境,不單在於設定跳回來現實那種真實唏噓感,而且怎麼布置關鍵點的情節,才顯得巧妙讓人拍案叫絕
實在是很難,除了故事本身動人,還得要有點推理細胞。
有心無力,人笨真是沒法醫的。唉

[M07] [M41]


嗯,明白。
那天看了你的回帖以后,我就出门,所以未来得及回帖。
在路上,一直在想你这个话题,就像庄生梦蝶,不知是蝴蝶梦庄,还是庄梦蝴蝶……
就像我们觉得我们活着是一种现实,活生生的东西。是否有一日,离开这个世界,才发现原来是大梦一场,另外的一个曾经我们觉得虚拟飘渺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不得得知。时常有这种困惑。
这样的故事和想法,也是奇妙的,你说得对,表现出来这种意境,尤其是需要文字去表达,很难描绘,反而通过镜头的远近的切边,通过制造出来的一种氛围,很容易带进去一种情绪里面。
究竟我们看到的,直观感受到的,也许是最直达人心,最震撼的吧。
又也许,看到的,在后来的不断重复或者另外的一种场景里面,会有一种梦里梦外的感觉。谁知道呢,谁知道究竟梦,是指以前,现在,还是以后。

又,和美女的回帖,一直有一种畅所欲言的感觉,不管是对话,还是回帖,是那种直接就说了,说了又会明白的那种。

[M36]

[本帖由旧雨修改于2008-05-09 21:34:23]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9 21:05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引用作者 DV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撞车不错,看完后感觉很好,不过种族的烙印太强,似乎有些过了。小A盘没记错的话,当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呢。


是呀,就是夺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M36]
同感,种族的烙印太凝重了。不过翻翻美国的简短历史,从南北战争以来,到现在,实际上,种族的争斗和仇视,其实一直存在,亦是一个大难题。
所以,该片,着重从这点去阐述开来,也算是切应美国的历史特点和内在的问题呢。黑人导演夫妇,黑人护士……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和这些牵扯一起。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9 21:08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引用作者 小野川子 于 2008-5-5发表的原文
站在通天塔上,府看众人生,A、B、C就完全有可能有关联。
我们平时只是在一个平台,一个视角去看事物。
跳出现有的圈子,或重新选择你的生活,
就会有如上的收获。


嗯,同感。 [M36]
通天塔,是人类修建并且企图通往天庭的一个塔。速度神速,让耶和华叹为观止。人类在齐心协力的同时,又犯了大忌,过于表现自己,好于争取自己的功劳。于是上帝一怒之下让人类持有不同的语言。
塔,终于搁浅了,因为无法沟通,始终无法逾越并且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于是开始争执,意见分歧……
我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去做,若放下架子,如川子姐姐所说,换个位置去看,风景完全不一样。
沟通,如此重要,却常被漠视。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5-9 21:19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media]http://www.joerlong.com/blue05/diary/2007/07img/0308.mp3[/media]

[M36] 。。。

[本帖由旧雨修改于2008-05-09 21:28:17]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2 22:31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看电影,在看的过程里面,思想与剧情产生的交集会碰撞出火花。
常常是看着看着,就想写下一点什么东西,这时候出来的影评,往往是一气呵成或者流畅的。但亦会因为感触,有些感性的东西掺杂太多,更多的,只是自己一时之感。
今天是一个大晴天,偶有阵雨,例如,在书店里面挑书的那会,因为想着要交的稿件,内心不免有些焦急,然而雨一下,又释然。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写不下去,放一放,也好。
一直对时间这个名词着迷。因为它始终是心底的一个谜题,无始无终。
每一个人的过去的时间都是汪洋大海,标志性的事件,就像岛屿耸立海面。我们看到的只是轮廓……细节淹没在水中。
我一直认为,细节可以折射出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那种神秘的联系。生命的趣味和无奈之一种,就是,明知道时光的不可追,却又忍不住频频的回头张望。
下雨的那会,突然想起“撞车”里面的一个细节。
汽油箱即将爆炸的那一刻,她停止挣扎,紧促的看着她。他明明是伤害了他们的那个人,而这一刻,他可以与她共生死,与爱情无关。他只是想把她救出去。
有些细节,会让我突然想起某一个电影里面的片段,于是,就想记下。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2 22:48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这是一部多线索叙事的电影,如何穿插人物,不必非得像罗伯特·阿尔特曼那样精密如仪器,只要保持节奏,按照电视剧的路数也一样可能把一部电影拍好。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制造事端,连续不断的事端,整部电影由人物作出的反应构成,是事件的编织,完美的编织。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和言之有物的空镜头一样,音乐如同留白,可以在事件流的间隙,缓解观众的压力,并制造遐想。
电影同时穿插的是几个在一天时间内发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的时间首先是在夜晚。
两个黑人街头小混混溜达的途中偶遇正在参加竞选的议员法官夫妇,于是打劫他们并且抢了该车。离去的途中,撞伤了一个白人,并且置之不理。
法官夫妇回家大吵一顿,此时有黑人换锁匠和黑人同事在场,但关于种族的种种非议,两人毫不避嫌,并不理会对方感受。
刚刚在电话里和黑人妇女吵了一架的白人警官瑞恩在街头追查一辆车。他父亲正在忍受病痛的折磨,而黑人妇女并不愿意做多哪怕那么一点事情好减轻病人负担。
一对刚刚参加完颁奖典礼的夫妇,导演丈夫是黑人,妻子是白人。他们在路边亲热的时候,给白人尽管瑞恩截停,出言侮辱,并且恐吓威逼夫妻,双手在妻子身上乱摸,以发泄自己的怨愤。
夫妇回到家,各自忿忿不平,大吵一顿,彼此感情受伤。
居住在危险社区的波斯商人决定去买一把枪,因为这个社区的流氓常常到他的小杂货铺来闹事,这个遇事冲动的老头和枪店老板发生了冲突,被店里的警卫轰了出去,他的女儿替他买了一把手枪,并挑选了一盒特别子弹。杂货铺的门锁坏了,波斯商人打电话请来锁匠,正是刚刚为法官家的门厅换锁的那个肩膀上刺有文身的锁匠。他替波斯人换了一把门锁,并提醒他应该把门也换了,不料波斯人大发雷霆,认为锁匠没有能力修好锁。锁匠一气之下,没收钱就走了。
探长唐·奇度也是个黑人,他正在处理一桩复杂的警察枪击案,他还要同时应付身为同事的白人女友和自己神志不清而且吸毒的母亲,母亲总是把小儿子离家出走的责任算在他的头上。他不知道,自己的弟弟今天晚上刚刚抢了法官的吉普车。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2 22:55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第二天,白天。
电视编导和妻子在片场再次发生了冲突,妻子心神恍惚驾车离去,他自己则开着车在大街上游荡。他的妻子在高速路入口发生车祸,身体被卡在车厢里,一辆巡警车开来,车上坐着的正是昨天晚上“合法猥亵”她的瑞恩警官——瑞恩警官的搭档已经主动调离,他现在有一个新搭档。瑞恩警官爬进翻倒的车厢,试图救这个女人出来,结果女人认出了他,拼命尖叫。情况十分危急,很快,漏出去的汽油着火了。瑞恩警官被同事从车厢里拽出来,他却再次爬进去,终于在汽车爆炸前把这个可怜的女人救了出来。所有人的命运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两个黑人小混混又去抢车,这一回他们碰到了正在火头上的电视编导,电视编导对他们大打出手,正巧来了一辆巡逻警车,一个小混混跳上吉普车就跑,另一个则跳过篱笆逃向社区的深处。电视编导也冲上自己的车,直到警车把他们拦下来。电视编导腰里藏着小混混打劫他的那把手枪下了车,他情绪极为激动,随时可能和警察发生枪战,巧的是,警察里有一个正是头天晚上瑞恩警官的年轻搭档,他认出了眼前的黑人,为他结了围,避免了一次流血事件。小混混躲在车上,目睹着这一切。
波斯商人的杂货铺被洗劫了,所有的东西被抢走或砸烂,墙上还有写着咒骂阿拉伯人的标语,而保险公司认为,锁匠曾提醒他们换门,这次损失是波斯商人疏忽造成的,不予赔偿。波斯商人面对一生心血毁于一旦,怒火中烧,竟失去理智带着新手枪去向锁匠复仇。在锁匠的家门口,波斯老头对着锁匠开了一枪,正巧锁匠的女儿冲过来,那一枪正打在小女孩的背上——然而小女孩没有死,枪里装的是空包弹。波斯商人惊呆了,他认为自己见到了一个真正的天使。
为了前途,探长唐·奇度和法官作了一笔交易,摆平了眼前棘手的案子。他回到家,给母亲买了一些吃的,当时母亲正在熟睡。法官寂寞的妻子独自在家,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去,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她打电话给所有朋友,却突然发现没有人是真正关心她的,除了自己的女管家。
  
最后,夜幕再次降临。
曾经打劫过法官的小混混独自在城外游荡,他同时还是探长离家出走的弟弟。他搭上一辆过路车,巧的是驾车的正是下班回家的年轻警官。两人言语不和,然后警察误以为黑人要掏枪,先发制人开枪打死了对方,等他发现黑人手里只不过是一个天使玩偶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他把黑人的尸体推下车,丢在路边,然后找了一个地方把自己的车烧了。另一个黑人小混混,在路边“捡”到一辆白色卡车,他完全不记得这辆车的司机,其实就是他前晚撞伤的那个亚洲人。他把车开走准备卖掉,却发现车厢里全是来自亚洲的偷渡客(那个被撞伤的亚洲人,原来是个蛇头),黑帮想买这批亚洲人,小混混没同意。他开车到唐人街,把这群人放了,然后开车离开。这时候,十字路口又一起日常交通事故发生了,人们围在一起争吵不休……
洛杉矶突然下起了二十年来,第一场大雪……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2 23:31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这似乎是一部讲述种族仇视题材的电影。
黑人与白人。故事同时讲述,巧合一个接着一个,看似不可思议,娓娓道来却合情合理。有几个细节我尤其留意。
剧情里面,没有直接描述黑人探长的母亲是一个吸毒的人。但针管以及有时甚至不清的表述,却反应了这一个真实。她一直埋怨探长赶走了自己的弟弟,没看好自己的弟弟,让她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但我想,如果不是母亲吸毒,儿子会逃离家里么?不健全的人格培养,如何留得住儿女在身边?母亲一味的指责大儿子,把责任全部要他承担,事实上,可曾想过原因也许在她自身?
但,人,都不愿意面对自己自身的丑陋的缺点。因为不愿意看到,所以看不到。

=

看似猥琐的警官,利用他的职权对那白人妻子性骚扰,只是为了发泄他的情绪。这样的一个人,似乎可恨。但,第二天的白天,他拼死都要救那女人,不顾汽油已经着火,同事已经拖离他离开车子,仍旧折回去。是内疚,还是人性使然?看似不近人情的他,夜晚回家面对生病的父亲,精心照料,面对黑人女护士,恨不得杀死。这样双重的心态如此逼真呈现在他身上,生活的压力和自身的道德感交集,矛盾,又统一。这样的一个警官,居然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面。

=

有着天使般善良面孔的警官同事。
因为看不惯瑞恩晚上的做法,请求调离职位。并且尽自己努力,化解了黑人导演的两次危机。这样的一个善良的人,却在夜晚,因为误会,误开枪打伤探长弟弟,也就是那街头混混其中之一,即而开车弃人不顾而去。最终导致了悲剧结局。

=

所以,我想,好坏善恶,哪里那么容易下定论。生活的压力,亲情的缺失,安全无保障,人格受侮辱,你怎么能指望他们都心平所和,逆来顺受?如果不找一种方式发泄,恐怕剧中的每个人早已经精神崩溃了。只是片中多了些巧合,他们平时撞车后的互相争吵对骂突然就升了级,被命运推着经受了更大的考验,让理性的力量骤然失控。

这电影让我喜欢、打动我的,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普遍的人性困境。我不觉得这是部社会学意义上的现象展示或问题解剖,那不是电影导演的事情,保罗·哈吉斯怕也无力承担。他展示给我的是每个人所面对的生活困局以及它们对他的生活和心灵所造成的影响,这些困境和焦灼及其导致的愤怒和情绪失控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只是电影里借助了美国有色人种这个群体来表现,所以让人们忽略了其心理学上的意义。社会问题不能靠这一个个巧合得以解决,不能靠某一个人的善意举动就引起连锁的改善,心里上的疾患更加难以在一夜之间痊愈。

=

其实还有一个细节的。
波斯老男人对着锁匠开枪,却给飞奔向父亲的小女孩挡住。
他并不知道他开的那一枪是空包弹,小女孩生还的奇迹让他以为那是他的天使。于是,他找到了他的救赎。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明明没有什么天使,善与恶都在自己的心里,只要在这样灰暗的日子里生活,前一天的天使也许就是另外一天的魔鬼,谁能碰得到一个真正如小女孩般的天使而得到彻底的解脱?
  
只是大多数人仍然会让自己感动并相信那个小女孩的故事,总会有些东西是那么美好,有着搭救人心于苦难的力量,否则,我们怎么捱得下去?

[本帖由旧雨修改于2008-06-12 23:31:43]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2 23:39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后续:

有一段话,在影片的开头,就以独白的方式说出。
“你知道,在很多城市里,你走在路上,你和别人擦肩而过,或者偶尔别人撞撞你。可是在洛杉矶没有人会碰到你的身体。我们总是躲在钢筋和玻璃的后面。或许我们太怀念那种触感,以致需要通过剧烈碰撞才能体会那种感觉。”伴着缥缈不安的配乐,是一片泛着光晕的路边灯光。快要下雪的寒冷圣诞夜,一个警官坐在一辆尾部被撞的车中说出上面的一段话。

没有人是孤岛,生活中相互“碰撞”的人们总有一天会找到回家的路。
只是,你愿意去“碰撞”么。
就像影片最后的一场大雪,趋于平静后它应该是温暖的,我却怎么看都感到一阵寂寞,也许人们都急于为自己找到一个位子,才会像现在这样这么地孤寂。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2 23:49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命运里的美丽伤痕

导演: Danis Tanovic(丹尼斯.塔诺维奇)
主演: Emmanuelle Béart(艾曼纽.贝阿) / Karin Viard / Marie Gillain / Guillaume Canet(古约姆.卡内)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2:00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从“冬之心”开始,喜欢上艾曼纽.贝阿。
优雅,迷人,演技精湛。这位评为法国最美丽的女人,一脸雀斑,却无碍她独特的优雅气质,越看越耐看。
在这部影片里,她扮演的角色名字叫做苏菲。

作为波兰大师基耶洛夫斯基遗作“天堂、地狱、炼狱”三部曲中的地狱一章,“命运里的美丽伤痕”这个名字比较忧愁。命运与我们息息相关,伤痕总是在我们不防备的时候突然来袭。在成长里面,有时,一个悲剧,足以影响你的下半辈子。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2:08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悲剧的缘由是,母亲一次带二女儿去学校的时候,发现一一赤裸男孩和父亲独处一室。母亲告发父亲,带着三个女儿独自过日子。
父亲很快出狱,上门请求重头来过,要求未果之际,转而要求见自己女儿一面。母亲不答应,逐引发争执,推挡过程里面,父亲用力把母亲推向玻璃门,导致受重伤,四肢瘫痪。然后父亲跳楼自杀。
在这过程里面,三个女儿失踪在里面呆着不敢出来。当一切突然静止下来同时,大女儿首先跑出,她看见的是母亲躺倒在地,窗户打开,于是奔跑过去,父亲已经跌落地板,自杀身亡。
二女儿其后出来,看见母亲这个惨样,只来得及抱着母亲,紧紧的,仿佛害怕失去。
三女儿是,直接冲出房门口就往地下奔去。因为她知道父亲已经跳下去了……

后来,三个女儿各自长大成人。分别是苏菲,莎莲和安妮。
大女儿过着正常人无异的生活,结婚,生小孩……
二女儿一直未嫁,守护着母亲,对外人排斥保持距离……
三女儿爱上了自己大学的教授,尽管教授比她大了二十多岁,她也一心一意……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2:22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同住一个城市,平日却从来不来往。
家庭的巨变让她们内心受到重创,自有自己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苏菲看起来家庭幸福,丈夫是摄影师。
然而,自觉告诉她,丈夫在外面有一个情人。于是她不断的一次次的试图寻找证据,尽管这些证据可以把她伤得遍体鳞伤。
莎莲睡眠质量一直不好,每个星期她都过去看自己的母亲好几次。只能在火车上安静入眠一会。窗外不断闪烁过去的风景连绵不绝,就像往事慢慢重现,又飞快掠过……检票的人,看起来似乎对莎莲特别的关心。他留意她很多的细节,跟她到酒吧,仿佛一直想接近她。莎莲,洁白当初的女孩,终于可以慢慢打开自己的心扉,却接受一个陌生人了,她以为这就是爱情,于是小心翼翼如害羞草般张开自己的心扉……没想到,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误会。那男人,是当年自己父亲宿舍里的男孩,他接近她,是因为内心的歉疚,他一直想告诉她,当年你们看到的,其实是,他一直暗恋她们的父亲,所以,有一次在冲动之下终于做出了那样的事情,而父亲愕然,手足无措,于是伸手要把他的衣服披上……仅此而已!但是因为害怕,他一直不敢说出真相……
安妮,这个最小的女儿,一直对父亲特别亲近。恋父情节,使她爱上自己的导师。而这个导师,有家有室,在面对抉择的时候偏偏又异常自私。他不理会安妮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伤害着她。
她也曾经以为自己应该最痛恨他。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导师跳楼自杀而死的刹那,消失无影无踪。人都走了,再恨,也找不到人恨,那么,这些恩怨,有这么重要么。
她们姐妹三人在得知当年的误会的时候,终于在多年以后重聚一起,和好如初。并且一起去看自己的母亲,解释整件事情的起因。

=

母亲得知真相以后,一贯凌厉憎恨的眼神逐渐变得平静。
但。
她在纸上写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不后悔我做的任何事情。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2:32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在我们的生命里面。
偶然性和必然性,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你可以说,误会是偶然时态发生的。但因为偶然发生的事情,导致的必然悲剧呢?
爱的本质决定了命运?还是个人的命运决定了爱?
法国人常常喜欢用哲学的眼光看穿这个世界,因为看穿了,所以会让人心生绝望。
为什么就不能把爱停留在开苞的时候?为什么要让它滋长怒放,然后凋零衰败,然后慢慢枯萎,直至死亡?
莎莲的这段故事看起来实在让人同情莫名。长期陪伴在遭受爱的折磨的母亲身边,养成孤独冷僻的个性。但和每个女人一样,心里仍然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被人追求,被挂念被吟诵诗篇诸如此类,本该是件幸福的事情。她从一开始的抗拒,躲避,矜持,到羞涩但却勇敢地接受,甚至终于袒露自己,越过了多少心理障碍。却最终发现,又是一场自作多情,一场误会而已。含羞草似地绽放又闭合,把伤心全部隐藏。
苏菲,似乎是一段妻子发现丈夫外遇的老掉牙的故事。艾曼纽的演技实在是绝顶。偷窥、隐忍、力图挽救。他不再爱你了,他连你的身体都不愿意靠近和亲密,他连你的手都不愿意触摸。他连身体都背叛了你,心更无法挽回。他爱家里的一棵植物都比爱你来得多。你再歇斯底里渴求同情都没有用了。苏菲好像又回到了绝望的童年,一切命运都有如传承。掉进糖水挣扎的蜜蜂最终都能循着吸管得以重生,她的路何在?连上帝的大门都不向她开启。上帝何在?
安妮的故事,一样寻常无奇。她爱上了她的教授,一个有魅力和智慧还有父亲般胸怀的男人。但那个男人却像孩子一样的推卸责任,把所有的痛苦都留给一个女人独自承受。是一朵开败了的凋零的花,再怎么样也回不到初绽的鲜艳啊。安妮做了所有的情人都可能做过的事情,甚至连亲手烧毁所有的照片纪念品,用堕胎来结束这段关系都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但,又如何?情人的忽然去世,安妮始终未尝尝到让人酣快淋漓的报复快感。他突然的离开这个世界,她可以不再怨他了,她把恨意又化成了长长的怀念……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2:40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有几个细节。
母亲的眼神。
这是我看过的最可怕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再有信任,凌厉,怨恨,恶毒,仇视。
这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母亲。
她因为误会告发自己的丈夫,因为误会导致了这个悲剧,她自己,她先生,她的三个女儿。可是,她居然最后说,我不后悔我做的任何事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呐!她的下半辈子,都赔在轮椅上度日了,对待这个世界,她只愿意活着,其他好像无所谓。她封固自己的内心,让它坚硬如岩石。她冷僻,孤独,对待别人的问候总是冷眼对待。
有一个镜头我看了,觉得不寒而栗。
莎莲和一个老头子打招呼,老头子喜欢心地善良的莎莲,每日必打个招呼,关心一下。他让她看万花筒,她凑过去看,原来世界可以是五颜六色的。
而她母亲,只是冷眼带着不耐烦甚至是恶毒的眼神在旁边等待。她如此的认命!如此和自己的命运赌气,她就是要这样的方式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旁人。
丈夫死了,她也会难过的吧,夫妻一场,总会有过快乐的时光,不然不会有三个女儿。她以为丈夫是同性恋者,这是对爱情的最大的欺骗,从此她封固自己的心。她不听任何的解释,结果,要了她自己的下半辈子和丈夫的命。她都认了,固执的不可理喻的用这种方式认了!
这真是一个可怜又可怕的固执女人。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2:52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苏菲的感受。
苏菲是让我最心痛的一个女人。
当年目睹惨剧,苏菲算是基本目睹了事态的最后发展。三个女儿里面,只有她一个人的生活看上去是稍微算正常的。她隐忍丈夫的外遇,渴望回头。她内心挣扎,结果又想知道。她跟踪他们到酒店,丈夫离去以后轻抚那女人熟睡的脸,她始终没有动手。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只是想让自己更加难堪,更加难受!她最后一次努力,浑身湿濡的靠近丈夫,然后推开。
她明白,这真是无法回头了。她用那样的方式让自己难受,只是想让自己难受。因为,这样的难受,才会最后死心的吧,才不会抱有最后的幻想吧。她曾经以为他会回头的,但是,最后的自我伤害以后,她内心明镜一样,她明白,他是不会回头的,即使他回头,她也不想要他了。即使她失去了全世界,她也不想再要他了,就是这种感觉。
她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更换,旧的沙发家私用白色的巨大的布帘铺了起来,每天她置身里面,慢慢舔触伤口,让它好转。她对自己的妹妹说,这样看起来,起码明亮一些,是吗?那时她们一起坐在苍白的布帘中间,苍白的世界,苍白的内心,而她努力成长,慢慢疗伤。
她的两个孩子,最终会知道真相,她也没打算隐瞒。在丈夫回头的那个晚上,她在门背后,拼命顶住不让他进来,那柜子鉻得她生生的疼!但,也就再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就好。就像她和自己的丈夫最后一次对话那样:

你为什么不敢说你不再爱我?
但是我爱你。
你撒谎!

只有人的内心和感觉,会明白告诉你,你的需求,和彼此的感觉,而这些,骗不了自己。

她和孩子们在户外玩,天突然下起大雨,无处可逃,只好在别人的屋檐下闪避。
是旧式的房子,雕刻着圣母玛利亚。
她仰头看着她。
上帝何在。
信仰何在。
只是生活,始终还是要这么走下去。
从前的人,给你带来这样巨大的伤口,只是你仍旧要自己舔着它走下去。
作者: 旧雨    时间: 2008-6-13 13:26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完————————————————
作者: 火凤凰    时间: 2008-6-22 04:03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人生当歌;哎
作者: 黑鲨    时间: 2008-6-22 12:13
标题: Re: 人淡如菊,戏如人生
从头到尾慢慢的看了一遍。

大部分电影俺都没有看过。

喜欢看旧雨的叙事方式。




欢迎光临 骏景花园业主论坛 (http://www.junjing.net/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2